《悉達多》這本書的作者赫爾曼·黑塞,出生于德國。因為他從小在非常濃重的宗教氛圍當中長大,所以他的文學里總是融入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寫作風格也是非常多元。
我們都知道黑賽他獲過很多獎,比如諾貝爾獎,歌德獎等。
他在1946年的時候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當時的諾貝爾這樣評價他的作品:「由于他的賦予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范例」。他的作品深受大家喜愛,比如《德米安:彷徨少年時》,《荒原狼》,《玻璃球游戲》,還有要介紹的這本《悉達多》。
據我查閱的資料記載,《悉達多》創作于1919年,當時那一年黑塞發生了很多事。因為生活的拮據,妻子出現精神問題,自己的精神也出現了問題。他找到了一位和他一樣喜歡東方文化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尋求心理治療。當時他們進行了非常多次積極的心理治療和分析,在榮格的幫助下,黑塞的心理癥狀得以緩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創作了《悉達多》。
榮格
《悉達多》其實是一個非常短的小說,它只有7萬多字。但是在讀的過程中,大家就會感受到一種智慧或者是主人公希達多他自己的成長歷程。這本書在發售之后就獲得了非常多的認可,在60年代的美國甚至掀起了一場閱讀熱潮。
《悉達多》講述了主人公古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為了追求內心的平靜和真正的自我,從此告別貴族的奢侈生活,開始了尋找自我的道路。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黑塞用優美的語言,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希達多這個人從開始的迷茫,尋找到最后的安靜平和。
因為作者創作這本書時,和心理學家榮格經歷過多次的心理分析,所以他在寫《悉達多》的時候,能夠非常細膩的描述出主人公的心理變化和內心感受。
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當中感受到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所經歷的一切。每個人在讀《悉達多》的時候,都是在經歷一次尋找自我的過程。如果你有時間,推薦你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