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富家嫁女,為免被夫家輕視而怠慢女兒,同時也向社會和男家顯示女方的富有,就會在男方所給聘金的基礎上追加資金為女兒置辦日常起居一切所需的傢俱、器皿作為嫁妝,發嫁妝的隊伍排列綿延數里,所以有「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的說法。
民國時期,這種場面壯觀的「發嫁妝」已經很少見,但少數極富貴之家,女兒出嫁時的嫁妝仍然驚人。陸英就是其中之一。
陸英是誰?文學家沈從文之妻張兆和的母親是也。
史學家史景遷的老婆金平在《合肥四姐妹》中,稱其筆下的張家被世人稱為「最后的貴族」。她這樣描述張家風光嫁女:
「一九0六年,揚州人陸英嫁給了合肥人張武齡,給她送嫁妝的隊伍從四牌樓一直延伸到龍門巷,足足排了十條街。陸英的母親為了準備這些嫁妝,花了十年的時間。當一切打點完畢,女兒出閣不久,她也因操勞過度而離開人世。」
01
1885年,陸靜溪迎來了女兒陸英,同時被提升了官職,外派到揚州做鹽務官(這可是個油水頗多的官職)。
揚州自古就是富貴地,把持了全國的鹽運業,陸家為官一方,經過數年經營,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
不管是不是巧合,看著粉雕玉琢般的女兒,反正陸靜溪覺得,這一切好運都是女兒帶來的。因此,家人們都稱小陸英為「小福星」,認為這個女娃天生富貴命,到了哪家就把福氣帶到哪家,將來一定大富大貴,福滿一生。
陸靜溪雖然事務繁忙,但從沒有忽視孩子的教育。他的妻子是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侄孫女,對女兒的教育更是重視。自陸英識字起,夫婦就為她請來了當地有名的先生,專門教授先進的文化知識。
揚州自古出美人。小陸英長相秀美、天資聰慧,不但讀書寫字、管家烹飪、插花描圖等樣樣精通,而且早早便開始幫助母親料理家事,把陸家管理得井井有條,十歲出頭,已經芳名在外。
陸英
這樣的大家閨秀誰家不想迎娶?成年之后,為陸英說媒的人踏破了門檻。可陸靜溪夫婦一方面因為怕陸英早早嫁出去受苦,另一方面也想為女兒精挑細選女婿,遲遲不舍得為女兒定親。
轉眼陸英已經到了二十一歲,卻仍舊待字閨中。在當時,這樣的年齡,陸英是實實在在的老姑娘。
02
都說千里姻緣一線牽。冥冥之中,陸英似在等待命中那個白馬王子。
不久,當地聲名赫赫張姓人家向張家提親,替十七歲的兒子張武齡求娶千金陸英。
張武齡的父親,名叫張樹生,是李鴻章的心腹,曾任淮軍第二將領,官至直隸總督,是清末的封疆大吏。雖然隨著清政府的敗落,張家的權勢受到了影響,但張家已經積累下了豐厚的財富和廣闊的人脈,唯一的遺憾便是膝下無子。
不得已,他將五弟的兒子張武齡過繼到自己的門下。對這根獨苗苗,張樹生從不溺愛。在他的嚴格教導下,張武齡沒有養成紈绔跋扈的性子,為人敦厚溫和、正直有擔當,熱愛讀書頌典。張樹生去世后,張武齡跟隨母親回到了家鄉合肥。
張武齡
一個是風度儒雅的青年才俊,一個是知書達理的美貌才女。二人門當戶對,親事很快便定了下來。1906年,張武齡與陸英正式結為了夫妻。
愛女出嫁,嫁妝馬虎不得。據說,為了女兒可以風光出嫁,陸英的母親光是嫁妝就準備了整整十年。不但為她定制了整套的紫檀傢俱,還有各式精雕細琢的珠寶首飾,成大箱的金銀瓷器,甚至連梳子都是鑲金嵌玉的。
陸英的婚禮轟動了世人。
出嫁那天,送嫁妝的隊伍直接從四牌樓排到了龍門巷,整整占了十條街,還一度造成了交通堵塞。送嫁車隊所過之處,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錦衣玉食地長大的張武齡也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張武齡和陸英的結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這此前,二人從未見過面。本以為嫁妝如此豐厚的妻子定然是個驕縱蠻橫的大小姐,張武齡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他沒有想到自己如此幸運,因為自己的新娘不但有財有貌,還頗具才情。
更讓他驚訝的是,陸英沒用多久就把整個張家及其旁系摸熟了。她記住了家里的每一處土地和產業,記住了家中老小的生日,每個人的生辰都會收到她精心準備的禮物,家庭十分和睦。
在陸英的協助和管理下,張家的產業越做越大,就連下人也都對她尊敬有加,因為她對下人從不頤指氣使,對那些內心不服管教的下人也能溫柔的以理服人。
二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鳴。
03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陸英連續生了三胎都是女兒。後來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竟然又夭折了。本就沒有嫡親兒子的張母自然更重視傳宗接代,媳婦再好,可一直生不出孫子,這怎麼行?她多次暗示陸英,讓她規勸張武齡納妾。
陸英當然不愿意與別的女人分享丈夫,可自己又的確沒有生出兒子,自是有苦說不出。好在張武齡還算體貼。見妻子在家里總是被母親明里暗里地責怪,他索性帶著又有孕在身的陸英搬離了合肥,來到了蘇州。
誰知這一胎又是女兒。陸英心中難受,張武齡絲卻絲毫不介意,對四個女兒寵愛有加。
張武齡和女兒們
陸英是傳統的女子,她覺得自己對不起張家,鐵了心要給丈夫生個兒子,給張家開枝散葉。沒過多久,她又懷了孕,這次終于成功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張宗和。
按理說,此刻的她夫妻恩愛,兒女雙全,家庭和睦,生活富裕,妥妥的人生圓滿。接下來,這個兒時被家人稱作「小福星」的女子該當好好保養身體,享受幸福生活了。
04
有福之人也應當懂得惜福。
但令人不解的是,生下長子之后,陸英又陸陸續續地生下了許多孩子。結婚十六年間,她竟然斷斷續續地懷了十四胎,最終存活下來了四個女兒和五個兒子。
在陸英生完最后一胎時,牙齒突然疼痛難忍,需要緊急拔除掉。
拔個牙原本在平常不過了,誰也沒想到,拔掉牙齒后,陸英突然血流不止,醫生也無力搶救。原來,陸英不知在何時感染了敗血癥。
那個時候人們的衛生意識還不強,陸英又是個要強的,也許是生育后遭到了感染,也許是日夜操勞所致。更重要的是當時醫學不發達,人們對這種疾病的了解并不多,牙醫在手術前根本不知情,一代美人陸英就這樣香消玉損,年僅36歲。真真應了古人常說的「自古紅顏多薄命」。
幸運的是,陸英的幾個兒女都十分爭氣。四個女兒個個貌美如花,都在母親的影響下走上了文學的道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人稱「張家四姐妹」;五個兒子也都各自成就了一番事業。
張氏子女合照:按年齡長幼排序分別是:元、允、兆、充、宗、寅、定、宇、寰、寧(小弟寧和是繼母韋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