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包法利夫人》:我們不談尺度多大,就談談欲望和人性

delightW11 2023/01/01 檢舉 我要評論

在《命若琴弦》里,在茫茫荒山之中,老瞎子和小瞎子緩緩前行,老瞎子一直有一個目標,想要治好自己的眼睛,好好看看這個世界。

為了這個目標,他努力拉二胡,感覺生活有了奔頭,因為師傅曾告訴他,只要認認真真拉斷了1000根弦,就能找到治好眼睛的藥方。

當老瞎子好不容易拉斷了第一千根弦,去找藥方的時候,才知道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藥方,他絕望了,生活沒了奔頭,生命之火就漸漸熄滅了,可是他想到小瞎子,他還那麼年輕,都還沒有好好感受過生活,于是又找到小瞎子,他告訴小瞎子,要認真拉斷一千二百根弦,才能找到藥方。

老瞎子死了,小瞎子卻有了希望。

有了這希望,他最起碼能踏踏實實帶著希望活下去,而老瞎子,卻因希望破滅而成了漏氣的氣球,沒多久就死了。

所以史鐵生直接說:「人啊,你的名字就是欲望。」

人就是一團燃燒著的欲望,有生的欲望,愛的欲望,快樂和幸福的欲望,總之,人不管做什麼,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被稱為文學范本的小說《包法利夫人》,講的就是一個為浪漫而生,為欲望而死的人。

01

一百多年前,浪漫之于文學,就像今天的鉆戒之于愛情一樣,深入人心。

浪漫文學對人的毒害,也就像今時今日的鉆戒對人的毒害一樣深。

浪漫文學中描寫的愛情,就要花前月下,總是充滿鮮花和燭光晚餐,在密密麻麻的鮮花中,情人說著甜言蜜語,山盟海誓,然后有精美的生活環境,有精致的燭光晚餐。

總之,生活像詩一樣美麗,讓無數少男少女心向往之。

可是作家福樓拜對這一套,卻深惡痛絕之,因為他發現很多年少無知的少男少女沉迷于浪漫文學構建的浪漫生活中,不顧實際情況,過度消費,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所以,福樓拜打算寫一本很現實的書,讓人們看一看真正的生活,看看那些被浪漫文學荼毒的青年的生活。

他找呀找,剖開「浪漫」的外套,找到一群庸俗不堪的人物,其中就有「包法利夫人」——艾瑪。

艾瑪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靠種地賺了幾個錢,想把艾瑪成一個精致的女孩,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給艾瑪提供最好的教育,不讓艾瑪學農業種地,把她當成公主來培養。

13歲的時候,艾瑪被送進修道院學習,傳道時,她聽牧師說天上的情人和永久的丈夫,她就感到由衷的甜蜜。

多美好啊!后來接觸了文學,她看了一些浪漫小說,又知道了很多浪漫的事情,比如,浪漫小說總是離不開鮮花,所以艾瑪喜歡去教堂,不是因為教堂神圣,惡事因為教堂有很多鮮花。

她喜歡聽音樂,倒不是被美妙的旋律所感動,而是被那浪漫無比的歌詞所吸引。

她熱愛文學,但不是因為文學能豐富她的精神世界,給她提供靈魂的食糧,而是因為熱愛文學,這本身就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小說里就是這樣描寫的。

這些浪漫小說看得多了,艾瑪的心也被「浪漫化」了,她開始討厭修道院清心寡欲的生活,因為,那一點都不浪漫。

她開始期待一場浪漫的愛情,他希望能遇見一個天上的情人,婚后一起過著天底下最浪漫的生活。

渴求浪漫,成了艾瑪內心最大的欲望。

02

艾瑪想浪漫,可浪漫是需要條件的。

她想要遇見天上的情人,可是父親就是一個農民,一身土氣,只會種地,不會辦舞會,不會開party,艾瑪回到家,也就只能呆在家里,和一些經常見到的人打交道。

總而言之,她雖然長得漂亮,跟小說里的主角一樣,但是沒機會認識什麼富家公子,憑她庸俗的頭腦,也沒法去認識什麼藝術天才,但她渴求浪漫的心,卻一直在膨脹。

有一次父親受傷,請來平庸的包法利醫生進行診治,這個平庸的醫生,竟然踩狗屎運一樣,極為巧合地治好了父親的傷。

這讓艾瑪好感大生,而喪妻的醫生,也喜歡上了美麗漂亮的艾瑪。

艾瑪覺得,「電閃雷鳴」般的愛情來了,前一段婚姻不幸的成功男子,娶了年輕漂亮的姑娘,堪稱佳話啊。

就這樣,艾瑪成了包法利夫人。

可嫁過去沒多久,問題就來了,艾瑪發現,生活一點都不浪漫,曾經那一點點初嘗愛情的浪漫,在平淡的婚后生活中,消失得一干二凈。

她也才發現,丈夫就是一個平庸的醫生,醫術平庸,膽小懦弱,沒有名氣,也賺不到大錢。

雖然包法利對這個年輕漂亮的妻子,可謂是百依百順,含在口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壞了。

可艾瑪想浪漫呀,這樣的生活,怎麼能浪漫起來?

為了成了名醫生的妻子,艾瑪慫恿醫生兵行險招,可是丈夫實在太無能,把人治死了。

艾瑪對包法利也死了心,不再期望他出名。

一開始,艾瑪沒見過大的世面,覺得浪漫就是一起讀讀詩,一起談談鋼琴,可是有一次,艾瑪參加了貴族的舞會,見到了她從未見過的奢華生活。

艾瑪驚嘆,這才是真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才真正浪漫呀,一經比較,她覺得自己的生活,簡直難以忍受。

一經奢華的熏陶,艾瑪的欲望越來越大,美麗的田野 她不屑一顧,淳樸的小市民她心里充滿鄙視,連同鄙視自己的丈夫,因為他毫無野心,膽小怕事,而且舉止「粗魯」。

可是艾瑪還太年輕,她不知道,任何一種生活,都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你沒有付出,就是別人幫你付出。

現在的包法利夫人,只想到浪漫的生活,沒想到浪漫的代價。

03

叔本華說:人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欲望得不到滿足,就痛苦,欲望滿足了,就開始無聊。

艾瑪討厭自己那平平無奇的生活環境,可是她越是討厭這樣的生活,就越渴望有奇跡發生。

她抱怨命運,覺得上天不公,看看舞會上的那些貴族太太,臉蛋沒自己漂亮,身材沒自己好,有些還那麼老,她哪里比不上那些人?

憑什麼人家的生活那麼美好,而自己的生活卻這麼無聊。

當然,艾瑪也不是特別沒腦,也不是特別不切實際的空想主義,她也會反省自己,可是反省來反省去,結果都是,之所以活得這麼「窩囊」,就是因為錢太少,生活太平庸,丈夫又太無能,愛情缺乏刺激感。

所以她越反省,抱怨越多。懷孕后,兩人搬了新家,她遇見了能說會道、多才多藝、能寫會畫的萊昂,和丈夫一比,艾瑪發現,萊昂真浪漫。

艾瑪被這種浪漫吸引了,兩人暗生情愫,可是萊昂卻離開了,留給艾瑪的,只有后悔和遺憾,她后悔自己過于保守,沒有邁出一步,錯失浪漫的情人。

就在這時,一個有錢的土豪羅多夫又出現在她的生活里,這個人家里有礦,嘴巴又摸了蜜一樣甜,花言巧語,說得艾瑪心花亂墜。

羅多夫是一個情場浪子,風流成性,剛見到艾瑪,就將她看穿了:

她一定早就對他感到厭倦了,只要三句情話,她就會服服帖帖。但事成以后,又怎樣擺脫她呢?

羅多夫太懂艾瑪了,他和艾瑪談人生理想,談浪漫生活,讓艾瑪覺得,自己的生活,跟浪漫簡直屁關系都沒有。

他又開始進行言語進攻:

「艾瑪,您這名字充滿我的靈魂,可是脫口而出,您又禁止」,「不知道什麼力量把我朝您推過來,人斗不過天,人拗不過天使們的微笑,人不由自主,就跟著美麗、愉快、值得熱愛的事物走。」

多好聽的情話啊,可是這一切,就一個目的,把艾瑪騙到手,但艾瑪喜歡這一套浪漫啊。

在羅多夫的浪漫攻勢下,艾瑪淪陷了,她將自己獻給了浪漫,背叛了自己的丈夫,和羅多夫難分難舍。

茨威格說:「命運所有的饋贈,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你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用同等的代價去償還。

04

一有浪漫,艾瑪就活了,她不厭其煩地自言自語,「我有了一個情人!一個情人!」

兩人偷情幽會,又多了一層浪漫和刺激,她一邊說謊騙丈夫,一邊享受著浪漫又刺激的愛情。

羅多夫是有錢人,生活當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但在他的影響下,艾瑪的物質欲望越來越大,她不僅要又貴又漂亮的衣服,還要又豪華又舒服的生活。

可她自己呢?啥本事也沒有,沒錢了,她就在丈夫面前抱怨,她知道,只要她抱怨,那個滿心愛著她的丈夫,一定會盡量滿足她。

所以,她把抱怨當成武器,從丈夫的血肉里搞出錢,花巨資購進那些她認為「該有」的物品,壓根不管自己是不是用得上,也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

買東西不看價格,這也是她的浪漫。她是 想要什麼就要有什麼,而不是需要什麼才有什麼。

這種過度消費的奢侈,給她的生活買下了巨大的禍根。

就在她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在「變好」時,羅多夫卻給了她一封分手信,他玩夠了,不想繼續玩了,然后去遠方旅行去了。

艾瑪悲傷得大病一場。

而生活的代價,也漸漸浮出水面,她越來越奢侈,欲望卻是難填之壑,越放縱越大,艾瑪開始負債了。

可她并沒有因此而有所收斂,有所改變,她依舊我行我素,追求著她壓根就支付不起的浪漫的代價。

包法利太愛她了,壓根就不忍心說什麼,只要太太開口抱怨,他總是默默買單,卻不知道,太太的欲望大得他已經無力支付了。

他想方設法討好妻子,讓妻子開心,可是在妻子眼里,不管他怎麼做,都是小丑,不會有情人的刺激和浪漫。

很多時候,生活就是這樣,一個人的眼里只看得見她愿意看見的東西,其他的不管別人做得怎麼好,她都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05

羅多夫的欺騙,讓艾瑪痛苦了好長一段時間。

可艾瑪這樣的人,要的浪漫,而不是某個人,當萊昂再次出現的時候,艾瑪又感受到浪漫了。

浪漫一滋潤,她就活過來了。

她和萊昂約會,一起看電影,在賓館度過美好的一天,把丈夫辛苦賺來的錢給情人花,還怪丈夫賺錢太少。

花錢越來越多,負債越來越多,欠款到期還不了,就用丈夫繼承過來的房產去抵押,她還慫恿丈夫去向母親爭取財產。

一個人有欲望,這很正常,悲劇的是,一個人無法為自己的欲望買單,還要別人一起承擔這種欲望帶來的苦難。

人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但有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有人被欲望控制,成了欲望的奴隸。

收到法院催款的傳票,艾瑪看也不堪,依然去化裝舞會,跟著喇叭的瘋狂響聲跳一整夜舞,人們圍著她轉,就像她是世界的中心。

可是,欠人的總是要還的,

她收到法院的「判決」書,要求她二十四小時內還完欠款,如若不然,就扣押家具和衣物,而此時,她已經欠了8000發廊的巨額。

她去找債主,請求寬限幾天,可債主只認錢,不認人,她低聲下氣求人,可得到一句:關我屁事。

她去找了自己知道名字的銀行家,可是這些人不是下鄉,就是旅行去了,凡是能見到的,她都開口借錢,可是個個不借。

她找到情人萊昂,她說起自己的窘境,可是沒用。

她找到有錢的情人羅多夫,差點就重新獻出自己的身體,結果也無用,羅多夫是大財主,有幾個莊園,隨便賣一個,就足夠償還她所有的債務,可是羅多夫告訴她,沒錢。

艾瑪絕望了。

超過自身能力的享受,終究迎來惡果,只是這結果,需要她用性命去支付。

艾瑪買了砒霜,吞了下去。

她死后,醫生才知道艾瑪移情了,還有兩個情人。

沒多久,包法利就死了,他死后,全部家當僅僅賣了十二法郎,其他的都在之前賣完了,他們的女兒,在祖母去世后,跟外祖父一起生活,可是外祖父很快就癱瘓在床,無力照顧孩子,孩子被一個遠房姨媽收養,八九歲的時候,就被送去做了童工。

艾瑪一個人的欲望,自己沒了命也還不完,還要丈夫的命償還,要女兒一生的幸福來償還。

06

人這一生所得到的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不是自己付出,就是別人為你付出,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你連做夢都夢不到。

艾瑪一生追求浪漫,想要奢華的生活,想要浪漫又刺激的愛情,可是她就是一個平庸的女人,除了長得好看點,活得天真點,一無是處。

她自己沒有賺錢的能力,卻毫無忌憚地透支著那個可憐的醫生的心血,她連連移情,不顧家人孩子。

到后來,她被欲望吞噬了,用生命去償還欲望的代價,更可怕的是,她不僅毀了自己,更毀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所有人都因為她,而毀了。

作家福樓拜在寫到包法利夫人吞砒霜死亡的時候,仿佛虛脫了一般,抱頭痛哭,朋友問他哭什麼?

他說,包法利夫人死了。

那時書還沒寫完,還沒出版,朋友根本不知道包法利夫人是誰。

福樓拜對朋友說:「是我新寫的小說里的一個角色。」

朋友說,既然是你寫的小說,那你可以不讓她死啊。

福樓拜說:「不行,她不得不死」。

是的,包法利夫人必須得死,而且還要死得恐怖和凄慘,否則她的存在就沒有意義。

只有她死了,才能起到教育的意義。

只有她死了,才能告訴人們,人這一生,都是為自己的欲望買單,但被欲望控制的人生,可憐、可悲、可惡。

07

作家蘇童說:

「福樓拜先生描寫的是在適當的社會條件下,所有人性之花都在盡情開放,包括惡之花,它也可以盡情開放。所以說, 包法利夫人這個形象最令人震撼之處在于,我們看見了一棵尋常的人性之樹,這樹上卻開出了不尋常的惡之花!」

這本小說后來更是被稱為文學范本,但剛出版的時候,卻幾經波折。

1857年,《包法利夫人》經過反復修改,終于可以出版了,可是出版后,福樓拜就遭到起訴,理由是《包法利夫人》不道德,里面含有[性.愛]描寫,檢察官還將一些比較[色.情]的章節當眾讀出來。

辯護律師說:

「這些情節為小說所必需,且小說的總體道德傾向還是好的,雖然包法利夫人的行為比較放蕩,但她最后還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

法官采納了辯護律師的看法,最后宣判福樓拜等人無罪。

福樓拜也因此聲名大噪,他也在很多場合宣稱:「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對于包法利夫人,福樓拜沒有譴責,他去探索包法利夫人悲劇的原因,想讓人們看到造成這種悲劇的因素,如此才能避免悲劇的誕生。

然而,直到今天位置,這樣的悲劇也還會以各種方式重演,很多人被欲望控制,成了欲望的奴隸,最后慘淡收場。

所以,即便我們這一生都是在為欲望買單,但我們一定要做欲望的主人,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控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