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過世後,兄弟姐妹的關係會變差嗎?過來人講出實話

yoki 2023/04/19 檢舉 我要評論

兄弟姐妹對一個人來說,是很特別的存在。

他們同齡,或者年紀上要差幾歲,雖說一起長大,卻不一定發展出像朋友那樣知己、掏心掏肺的情誼。

他們往往是這樣的存在,在他們面前,自己可以卸下偽裝不顧形象、可以任意妄為、可以肆無忌憚,是互相相害的存在,和朋友最大的差別在于,和朋友大吵過裂痕總是存在,可是和兄弟姐妹就算吵到動手動腳了,也可以完全放下這種傷害。

到了在異鄉奮鬥漂泊的時候,心裡的有委屈、過得有點難受,不好向父母開口的時候,兄弟姐妹可以分擔這種憂傷,一旦有困難缺錢了,兄弟姐妹也是第一尋求説明的物件,在外面社會上無論多麼地像個成熟的人,回到家回到了兄弟姐妹身邊,總能在吵吵鬧鬧間又找到童年純真的感覺。

50歲的梁女士剛剛經歷了痛失雙親之後,之後又經歷兄妹姐妹冷酷無情,對陷入困境的自己袖手旁觀,心寒之至發現,隨著父母的離世,和兄弟姐妹越來越不親了,也許就是因為以下這些原因吧。

兄弟姐妹也有自己的家庭:

兄弟姐妹後來都各自組建家庭了,都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家庭上,大大小小的有一堆事情要處理,身體忙碌、心理也很忙碌,不是說想見就有空見,想聚就能聚在一起了,見得少了、聯絡少了、感情也就淡了。

況且,父母去世後兄弟姐妹更像是親戚關係了,要考慮人情、禮尚往來,這種交往如果沒有處理好,只會惡化手足間的感情。

而且現在獨生子女很多,我們更傾向于教會小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卻很少教他們維護手足間感情的方法,手足之情也一直被人們忽略不受重視。

父母才是原生家庭的核心:

父母是各自離開後的兄弟姐妹再次相聚最大的緣由,父母有力量有權力把自己的孩子再次召在一起,他們才是原生家庭的核心。

原生家庭只有父母在才算是家,因為家的感覺就是來源于「被養育」,兄弟姐妹只是成長的夥伴。

何況,也只有父母還在的時候,自己才知道回家的意義,才知道回家要做些什麼。

一旦父母過世,想回去都不知道回哪裡去,和兄弟姐妹突然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不要因為父母的離去,就把自己原來的家弄丟了,重組的家庭和原生家庭是兩種感覺,兄弟姐妹懷念追憶父母親,就要和自己的手足更加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盡力保留那種感覺,相信你們在熟悉的日常互動中,會恍惚地以為自己的父母親似乎在旁邊笑著看你們打鬧。

沒有一對父母想看到自己離開後,這個家就散了、沒了,說白了,父母的遺產不是錢不是房子,而是你們,況且假如人死後有靈魂,你讓父母親的靈魂回到哪裡去呢?

茫茫人海,與你能產生感情聯繫的只有那麼多,除了父母,就是朋友,而有兄弟姐妹多麼幸運,在他們面前,可以完完全全地做自己,這是金錢、學識都無法交換的體驗,多少獨生子女除了父母之外就只能戴上面具做人、需要營造人設,所以請好好珍惜自己的兄弟姐妹吧。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