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語錄精選
職場語錄集
名言佳句
    
《愛因斯坦自述》:我保證,我從未試圖取悅別人,不管在任何場合
2022/11/08

提起愛因斯坦,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他科學家的身份,畢竟世界上會有原子彈這個東西,他居功至偉。

但除了科學家的身份,他還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是一位和平主義者,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由愛好者。

他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說過:

從兒時起,人們所追求的那些庸俗目標,諸如財產、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我都不屑一顧。

他的一生,拋開他那些舉世矚目的科學成就,他就是一個追求自由、熱愛智慧、現身和平的可愛的小老頭。

01

愛因斯坦這個老頭,在六十七歲那年,做了一個簡單的自述,將他人生里值得講的東西講出來,就像一個過來人那樣,將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講出來。

在他的人生中曾困擾他的某些東西,可能也曾困擾著我們。

人生在世,到底應該追求什麼?應該怎樣生活?

在他還很年輕的時候,就深切地意識到一個道理,大多數人為追逐一些毫無價值的東西,花費了自己畢生的時間。這種追逐看似輕松,實則殘酷。

然而,人們卻總喜歡用一些漂亮的字句來修飾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奢侈的享受,外在的成功,豐厚的財產。

這些額追逐不可避免,因為每個人都要吃飯,都要睡覺,為了能吃上飯,不得不參與這種追逐,大多數人滿足于這種追逐的游戲,但感情豐富、思想敏銳的人卻不會滿足于這些東西。

愛因斯坦當然屬于后者,情感充滿,思想敏銳,十二歲之前,他說虔誠的信徒,對圣經的故事深信不疑。

可十二歲那年,他讀了一些科學書籍,開始對圣經故事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他目瞪口呆地發現,國家總是用謊言欺騙年輕人。

從那以后,他就帶著一種懷疑的態度去生活,而真理,往往先從懷疑里面產生,對自己相信的成功觀從不懷疑的人,是不可能看到其他的人生路的。

他帶著懷疑去生活,去探索,路上充滿崎嶇和險阻,當然沒有從不懷疑生活的人那樣活得順遂,但因此也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人生也因此發生轉變。

從此,他扎根于「科學」,想要用理性去理解外部世界的本質,去找到外部世界的秩序。

17歲時,進入蘇黎世大學攻讀數學和物理,因為癡迷物理,所以在物理實驗室度過了大部分時間。

似乎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無所知的,他們所在的環境將某些知識和觀念灌輸給他們,有些人一輩子就遵循這些觀念活著,而有人卻因為看到了別的東西,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路。

路沒有好壞,但不同的路,對應著不同的人生。

02

上大學的時候,愛因斯坦成績中等,但他對這一切都很滿意。

他說自己不是一個好學生,因為好學生的那些標準,他做不到,好學生要遵守紀律,要認真記錄、整理老師的講課內容,自覺完成作業,不惜一切代價學好老師教的東西。

這些條件,愛因斯坦一個也做不到。

他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習很努力,但不感興趣的那些,他都不太在意,除了學校的課程,他還廣泛、自由地自學,考試前夕,他就去借同學的課堂筆記,瘋狂地復習考試內容。

最終成績不上不下,維持中等。

大學畢業后,他先進入瑞士專利局工作,后來又回到蘇黎世大學做老師,一邊工作,一邊研究。

他也發現,和坐享其成的人相比,追尋真理的人,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叔本華曾說過,很多人之所以對藝術和科學心懷向往,是因為他們覺得日常生活沉悶粗俗,使他們感到絕望,厭惡,他們想要擺脫反復無常的欲望,從日常生活中逃離。

愛因斯坦投入研究中,投身科學,有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他提出來相對論,關于宇宙的看法,就多了一種,英國皇家學會評論說: 「這是自從牛頓時代以來所取得的關于萬有引力理論的最重大的成果」,「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人類思想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他提出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他還提出來能量守恒方程,這個方程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改變了世界。

他說:

不需要深思熟慮,也不需要做什麼特別的計劃,每天都充滿熱情地投入其中,這是一種偉大的激情。

03

作為一名老師,愛因斯坦也談過大學教育。

他說:

大學里有很多講座,然而崇高的老師卻很少。

大學里有很大的教室,然而真正渴望求知的年輕人卻很少。

他說學校是知識傳播最主要的途徑,但傳授知識不是學校的唯一作用,知識是ㄙˇ的,學校應該是活的,學校應該避免把學生變成螞蟻或者蜜蜂那樣只知道ㄙˇ板工作的人,不應該只會培養一些缺乏個人意愿和個性的人。

在愛因斯坦看來,學校應該培養的,是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行動的能力。

一個人有個性,有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人,他就不會為博取別人的贊同而做什麼,他所做的事情,皆是自己愿意做的。

「一個人如果強烈地想要獲得同類的贊同,那社會就能在最大程度上約束他。」

「因此,那種世俗的成功觀念不應該被灌輸到年輕人的頭腦中。

因為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在于他獲得了多少,而在于他為自己的生命自由和自我實現貢獻了多少。」

關于學校的教育,愛因斯坦還引用了一句話:

一個人要是將學校里獲得的一切全都忘掉,那他就修成正果了。

他智慧地說:

學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判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獲得專業的知識。

學校利用權威對學生施加影響的行為應該堅決制止。

很不幸的是,今天的教育,和愛因斯坦說的反過來了,都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不是培養他們的自由思想。

不用說很多具體的例子,看看今天的無數大學生就知道,教育都培養出了一些什麼樣的東西,獨立思想自由精神,不說全無,但也寥寥無幾,倒是一大堆人還沒畢業,就開始擔心自己找不到好的動作,得不到好的發展,擔心自己能不能成功。

你看,大學就是一個專業技能培訓所嘛。

一位先生說過:大學之大,不在于校園之大,而在于大師之大。

事實確實,校園越來越大了,大師越來越少了。

04

作為一名人道主義者,愛因斯坦也談道德和感情。

「通過經驗我們可以知道,意識控制著我們所有行動,一切生物都是如此。」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和安樂、逃避ㄙˇ亡和痛苦的本能。」

這些本能人人都有,但有些人一輩子都任由本能沖動支配著自己的行動,而有些人往往能做出更高尚的事情。

他覺得:

「人要是被自己的原始本能俘虜,將生活的目的局限在自身的利益上,焦慮和痛苦也就隨之而來。」

在愛因斯坦看來,假如一個社會是道德的,那麼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潛在天賦,假如一個人是道德的,就應該允許他人發展自己的潛在天賦,允許他人擁有自由。

然而在世上,人們總是很容易用明智而公正的話語勸導別人,可他們對于自己,卻很難做到他們說的那樣。

他覺得,道德的基礎在于關心教育、同情他人和對社會福祉的考量,一個人若是出于ㄙˇ后能進天堂享福、不下地獄遭罪的目的而嚴格要求自己,那麼就算不上有德之人。

他反對核武器的使用,他和大作家和哲學家羅素共同發表了一個反對核武器的宣言。

他一輩子都在追求真理,和印度詩哲泰戈爾還有一場關于真理的討論。

泰戈爾覺得,我們稱之為真理的東西,存在于主觀和客觀兩者的和諧之中,而決定這兩者和諧的,是人。

泰戈爾的宗教,實際上是人的宗教,他的真理,也是人的真理,一切都是人自身決定的。

而愛因斯坦作為科學家,對客觀存在的世界抱有敬畏之心,他的宗教是世界宗教,他的真理,也是世界真理,真理是在人認識世界的時候產生的。

05

他熱愛自由,一輩子都宣揚自由,反對奴役。

他覺得有兩種自由是必須要實現的,第一種是言論自由,任何人都不會因言獲罪。第二種自由是人絕不能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耗在謀生活動中。

很不幸的是,現在很多人,確實一心只在謀生。

他說過:

權力可以消滅一個有尊嚴的人,卻怎麼也無法奴役他。

為了自由,愛因斯坦發表了一個不回德國的聲明,因為他覺得,在德國缺乏自由和寬容。

他說:

只有自由、寬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國家,才是我想要生活的國家。現在都德國,并沒有這些東西。

他移居美國,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他也反對美國制造原子彈,他號召美國人民站起來反抗不平等,因此被美國政府公開斥責為美國的敵人。

1954年11月,他發表聲明說 「不愿在美國做科學家,寧愿做一個工匠或小販」。

因為在美國,不自由了。

愛因斯坦愛自由,所以他說:

只要品嘗過自由的滋味的人,就絕對無法再忍受束縛和局限。

但他也知道,根本不存在哲學意義上那種純粹的自由,那不過是人類最終的仰望罷了,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人數眾多的世界,外界的環境和他人的想法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因此,他喜歡叔本華的那句: 「人雖然能夠做他所想做的,卻無法要他所想要的。」

人能夠做自己想做的,這是自由,但想要的卻未必都能得到,這就是限制。

人所追求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盡管如此,自由依舊很美好呀。

06

愛因斯坦被人熟知的部分,是他科學家的那一部分,但是作為一個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人,他同樣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越是偉大的科學家,在無限面前越是表現得謙卑。

人所知道的越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很喜歡他的那句話:我保證,我從未試圖在任何場合取悅別人。

都是造化小兒的產物,我們對于自己的同類,何必取悅,對于和我們同樣的存在,又何必恐懼和感到自卑,我們的生命,不是拿來和別人比較的,我們有自己的使命,自己努力去完成就好。

帶著這樣的想法去生活,我相信,我們能獲得更多的平靜。

貝多芬:真正的英雄,非靠強力或思想稱雄,而是靠心靈偉大
2024/04/19
《大亨小傳》:基本的道德觀念,并不是人人都有的
2024/04/19
史鐵生《病隙碎筆》:人的命運不由人,但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
2024/04/19
毛姆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人生毫無意義,欲望即是枷鎖
2024/04/19
《沉默50年:一個原慰安婦的自述》:小人物的悲劇,都是無聲的
2024/04/19
馬爾克斯《一個長翅膀的老人》:魔幻故事背后,是現實人性很荒誕
2024/04/19
《月亮與六便士》8句話告訴我們,不忠于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快樂
2024/04/19
楊絳:人生沒有更好的年齡,只有最好的心態
2024/04/18
弘一法師:當你的修為越來越高時,會真正理解所有的人和事
2024/04/18
張愛玲:別炫耀,靜默才能凝聚生命的精華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