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從大學畢業,走出校園那會,因為涉世未深,社會經驗少,也不懂得人際關系的處理,因此在職場上吃了很多虧,也受到過不少傷害。
後來我回老家過春季的時候,跟家里的老人提起自己在外面的經歷,長輩們都說我還是太單純了。若是我不肯學會為人處世的一些智慧,早晚還是會吃大虧的。
我想不明白,以前我一直都是對人熱心腸,為何有些人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卻一副冷漠的態度。我明明掏心掏肺待他們,有的人卻在背地里為了一點小利益背叛我。
因為是自己家族里的老人,我也沒什麼可戒備的,就把自己心里的這些糾結和苦悶一一說給了他們聽。
家里的老人們聽了我的話之后,連連嘆氣。他們說我不會識人,是遇到了不懂感恩的人。老人說: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征,遇到了要敬而遠之。
沒有感恩之心,甚至落井下石。
雨果曾經說過:「卑鄙小人總是忘恩負義的,忘恩負義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不知感恩的人有多可怕?他們心里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到別人的善意。如果我們幫這種人,不要指望能夠感動他,甚至他會覺得我們幫他是理所應當。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人最基本的素養,一個人有沒有感恩之心,決定他的人生寬度。如果一個人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系越來越差。
沒有感恩心態的人,他們總是心安理得地消耗著別人的善意,甚至還會對幫助過他的人落井下石,這是最卑鄙的行為。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有這個特征,遇到了不要深交。
見利忘義,唯利是圖。
你唯利是圖,別人就會看清你的嘴臉,然后與你絕交。所以,與人打交道義要在利先。
家里的老人說:唯利是圖的人,擦肩即可,無需深交。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這種人的身上,不但最后沒有任何回報,甚至還會給我們帶來麻煩。
總有些人唯利是圖,當利益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們根本不會去顧及親情道義,你直接被忘得一干二凈。
家里的老人對我說:是見利忘義,還是舍利求義,是經常用來衡量一個人品行的標準。見利忘義的人只要涉及到自己利益,完全不顧朋友情義,翻臉比翻書都快。
有些人的人心變了,為了利益不擇手段,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可以為了錢財出賣了親朋好友,遇到這樣的人,要趁早敬而遠之。
只知道索取,不肯付出。
關系都是相互的,你為別人付出,別人自然也就會去回報你,沒有付出哪里來的回報。
家里的老人說,大部分不懂感恩額的人,都不明白這樣的做人道理:只知索取不懂付出,永遠交不到真心朋友。
有些人毫無感恩,你給他付出可以,可是你有求于他,他卻連連拒絕。而且還是得寸進尺地向你索取,在你這里得到過一次好處,肯定不會只索取一次,下次就會變本加厲。
如果一個人只知道索取你的好處,而不給你幫助,那麼這份友情又怎麼能夠不讓人心寒呢。一味索取,不懂付出,你身邊有這種人嗎?遇到了這樣的人,不要深交,應該拉黑要趁早。
青曼寄語:遠離不懂感恩的人,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遠離不懂珍惜,不懂感恩的人,這樣的人心是冰冷的,你根本捂不熱。
忘恩負義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征,遇到了不要深交。這樣的人眼里看到的只有自己,不懂得珍惜別人對他的好,也不懂得友情的可貴。
做人一定懂感恩,更要有良心。很多不懂感恩的人都是被別人的付出給慣的。每次得到別人的幫助,都覺得是別人應該做的。一旦別人不再給了,就會心生不滿和怨恨。
對于那些不懂感恩的人,你做得再多也沒有用處,因為在他們那自私自利的邏輯里,從沒有感恩這一選項。
付出,若換不來感恩,就要學會量力而行。別讓真心變成傷心,別讓珍惜成了可惜。因此,對于不懂感恩的人請遠離,這是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