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電影。這,不只是一部電影。
如果你的眼光只是隨著鏡頭運轉,那它只是一部電影。如果你的思緒也跟著畫面躍動,那它就不只是一部電影。
《天堂電影院》,一部童年和青春的回憶錄,一首親情、友情、愛情和事業的交響曲,一場夢想和現實、歡樂和孤獨、希望和失望的人生戲劇。
意大利的小鎮姜卡爾多,中心有一片廣場,廣場上一有座電影院,名字就叫天堂。
是的,那是人間的天堂!在這里,一張張老膠片,能讓人們找到快樂,能給人們單調貧乏的生活,帶來精神上的慰藉。
然而,人們對快樂的追求,總是因為腐朽思想的禁錮,而得不到酣暢淋漓的滿足。一幕幕接吻的鏡頭,在神父的審查下,都被強制剪掉了。當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剛要擦出火花的時候,人們卻看不到火花迸發出的光亮和溫馨,留下的唯有唏噓和不滿。
這就是現實,愚昧的陰霾籠罩下的現實。
多多(又譯「托托」,下同),一個天真的小男孩,正是電影,讓他的生活不再乏味。他和放映師艾費多成為忘年交,自己也學會了放映電影。
艾費多十分善良。為了讓更多人能免票看到電影,他把投影折射到了廣場的露天墻壁上。然而膠片著火,令他身陷火窟,托托救了他,他卻雙目失明了。
艾費多雖是文盲,卻是一個智者。艾佛特雖是瞎子,卻有獨到的思想和遠見。
多多接替了放映師的工作,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他長大了。他愛上了一個漂亮的金發女生——艾琳娜,她是銀行家的女兒。
他是那麼地愛她,正如同他是那麼地愛電影一樣。可是,他卻沒勇氣表白。
老朋友艾費多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姑娘對追求自己的男孩說,只要他能堅持在她的窗下守候一百天,她心靈的窗戶就會為他打開。于是這個男孩天天晚上去姑娘的窗下守望,一直守了九十九個夜晚,眼看只剩最后一個晚上了,他卻沒有再現身。
這個故事有沒有答案?沒有!有時候,愛情可以靠堅持換來;有時候,堅持并不能換來愛情。有時候,戀愛的失敗是因為放棄;有時候,戀愛的成功也不是因為堅持。
多多像故事中的男孩一樣,也去那麼做了。他失敗了,因為他堅持了那麼久,艾琳娜仍然沒有向他敞開心扉。他成功了,因為她畢竟又來找他了。但他最終還是失敗了,因為她父親并不愿意接納他。
多多去服兵役,而艾琳娜去念大學。初戀的感覺總是鐫刻在一個人一生的記憶中。然而,人的一生卻不只為愛情。
未來在哪里?多多并不清楚。在他的心底里,也許小鎮就是世界的中心,他可以在這里窮其一生,就像老朋友艾費多那樣。
然而,老朋友卻不這麼認為。他勉勵托托一定要走出去,走得越遠越好,去到外面的世界中尋求自己精彩的人生,永遠不要回頭。
當你看到他在車站為多多送行,說出這番父親般感人的話語時,你是否會眼眶濕潤,淚水止不住流?
這一走,就是三十年。這一別,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后,艾費多ㄙˇ了。多多的母親打了無數個電話,費盡周折,才聯系到這個兒子。
他,也已銀絲縷縷。但他,已經成為一名蜚聲國際的電影導演。
他終于回到了家鄉,來為那個他一生中最該感謝的朋友,做最后的送別。
社會的變革,科技的進步,生活的巨變,那座天堂電影院早已沒有人光顧,淪為時代的廢墟,要被拆除了。于任何人,這又是何曾相似的情景?
在舒緩的音樂聲伴奏下,回憶著小時候在家鄉的一切,托托眼光中流露出的是溫情,是迷離,是感恩,還有無限的傷感和失落!
也許,他正在心底考問自己:「現在的我,幸福嗎?」
兒子經常更換情婦——母親已經從電話那頭每次不同的聲音聽出來了。的確!他從未再像對艾琳娜的初戀一樣,找到愛的感覺了。
多多感覺自己拋棄了母親,拋棄了這里的一切。事業的成功,卻讓他失去了親情、愛情和友情,這是成功的人生嗎?
人生是一部自導自演的電影,完全不能剪輯,有什麼樣的人生,就有什麼樣的電影;每個人都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每個人也都在用一輩子的光陰解讀人生。電影可以隨意演繹,人生卻不能重來。
當多多坐在豪華的現代影院里,觀看艾費多臨終送給他的禮物——那些被剪掉的接吻戲合輯時,他思索的是什麼,他又明白了什麼?
艾費多曾經告誡他:「人生與電影不同,人生難多了。」也許他此時終于明白,什麼電影,都沒人生這部大戲難以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