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輛車,人的頭腦和眼光,就像是導航,會指引你去到某一個地方。
若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強,高瞻遠矚,穩定前行,一定可以到達勝利的彼岸。
但很多人,生活了大半輩子,但內心沒有真正長大,思考問題還是很幼稚,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會把自己引向深淵。
五十歲后沒眼光的人,還在做兩件愚蠢的事。漸漸地,讓自己的福氣都溜走了。
徐特立說:「一個人的身體,決不是個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凡是有志為社會出力,為國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很多人,擁有健康的時候,感覺不到它的珍貴。
總是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工作,每天不停地熬夜加班,透支精力和體力。
晝夜顛倒,每天都處在一個缺乏睡眠的狀態。
不好好吃飯,每天都是對付一口,就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
精神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頭暈眼花,面色憔悴。
或許當時感覺沒什麼,可是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下,身體的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
過了五十歲,才發現,與你同齡的人依然精神抖擻,身體健壯,而你心臟、大腦血管脆弱,不堪一擊。
人,要想開,別對自己要求太高。
到了五十歲,要清醒地認知自己的能力,年紀大了,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就不要再逼自己了。
別再過度操勞,多保重身體。
為了錢,拼命工作。加班加點,耗盡自己的全部精力。以為年紀不算大,身體挺強壯,累點沒關系。
透支健康,就會欠債,晚年一定會用痛苦加倍償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自己健康,才能保證生活質量。
五十歲之后,可以積蓄少一點,但是,一定不要過快消耗掉自己的積蓄。
《流金歲月》中蔣南孫的爸爸,一輩子沒有受過苦,也沒受過窮。平時在家吃飯,都講究十多個菜的席面,住著洋房,日子過得很愜意。
他總想證明自己有本事,這一生不是碌碌無為,想在母親面前直起腰桿,也想讓妻子能瞧得起他。
但他選擇錯了方向,沉迷投資。
他從未認真研究過,想利用大筆資金,狠狠地賺一筆。
他不僅把自己的錢都投了進去,還把母親的全部積蓄都哄了來,一股腦地放了進去。
以為能大賺一把,可沒有把握好時機,錢都賠了進去,打了水漂。
後來,母親把洋房賣了,替他還債。他羞愧不已,潦草地選擇了輕生,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的年紀大了,不適合再冒險投資,而是應該保持生活的穩定。
不要幻想著能賺大錢,保住本金,保護自己手里擁有的資源。不要隨意投資,不要追求短期利益。
人過五十歲,不要再那麼莽撞,你沒有了青春,積蓄應該用來養老,而不是「賭明天」。
人的年紀越來越大,在下注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你是否賭得起。
人到晚年,應慎重選擇,善待自己。
人過五十歲,就要改一下側重點。
別再對錢財名利有太多的執念,別再為了追求這些東西而忽視了健康。
不要盲目地把積蓄都用來投資,尤其是那些看似有很高收益的項目。
高收益必定會伴隨著高風險,不貪心,你的生活會很平穩。
若抱有賭一把的心思,很有可能輸得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