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輪下》:諾獎作家黑塞的少年之書,致每一個渴望活得快樂的你
2023/09/20

1891年,德國著名作家黑塞通過「邦試」,考入毛爾布隆修道院。由于不堪忍受經院教育的摧殘,一年后就逃離了學校。由于陷入青春期的抑郁、迷茫中,他曾企圖自盡。父母不得不順從他的意志,沒有再讓他去學校。

1892年至1899年,黑塞獨自外出謀生,他游歷了許多城市,嘗試過多種職業,在工廠當過學徒,在書店當過店員。

最后,他聽從了自己對文學和藝術的喜愛,決心當一名詩人、作家。從此他的一生都在探索自我的心靈,在成為自己、做自己。

而他的一部部作品是他不同時期的心靈傳記,記錄著一個鮮活的靈魂在追尋著自由、愛的路途中留下的腳印。

黑塞一生獲獎無數,諾貝爾獎、歌德獎等等,他的作品迄今被翻譯為53種語言,為全世界的讀者所喜愛。

在這個充滿浮躁、焦慮和壓抑的年代,黑塞的作品更是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治愈內耗的精神食糧。

1906年,29歲的黑塞以自己學生時代的經歷寫就的《在輪下》出版。這本書據說是西方青年幾乎人手一本的孤獨之書。

少年漢斯從乖乖聽話的優等生淪為被學校放棄的不思進取的學生,他唯一的好朋友被學校開除了,而他的行為也得不到家人和老師們的理解,最后在第一次酒醉之夜,在無人知曉之時滑入河中溺亡。

01

漢斯的故事很簡單,一個普通家庭的獨生子學習成績優異,有望實現家人、老師的期望,考入好學校,還是不用交學費的那種,然后獲得一份在社會上得到認可和尊重的體面工作。只是這個過程需要付出越來越多的努力以爭取那條世俗認為的可以出人頭地的狹窄的「人生大道」。

少年漢斯生在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中間商兼經紀人的家庭里,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漢斯從小就顯示出不同于旁人的聰慧和天賦。他生得一副好頭腦,成績優異,得到了老師、同學、鄰居等周邊人的贊賞與認可。

由此他的前途早已確定,對于他這樣出生于不算富裕的家庭又有天賦的孩子 ,等著他的只有一條羊腸小道:通過州試考入神學院,再從那兒進入圖賓根的教會學校。考入這些學校的孩子不需要學費,畢業后要麼站上布道壇,就是走上講台。每一年,這個地區只有三四十個男孩,走上這條平穩的道路。

這一年,漢斯是鎮上選送的唯一可以參加州試的考生。

這聽起來像是很榮幸的事情。但卻是漢斯付出了大部分的精力和時間才換來的。他每天在學校上課上到四點,然后要到校長那里上額外的希臘語課,到了六點,要到牧師復習拉丁文和宗教課。每周還要上兩次數學輔導課。

晚上,在家里,他還要完成一堂堂課累積下來的作業,有時候要進行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完成,有時候甚至更晚。

在所剩無幾的空閑時間里,漢斯被極力建議讀一些學校里沒有讀過的作家作品。

于是,漢斯就連散步的時間里也在學習。他腦子里整天充滿了考試、各種各種各樣的知識。盡管他經常感覺頭疼,卻深陷其中停不下來。

學生們的經歷總是驚人地相似,無論古今,無論中外。

臨到去斯圖加特參加州試的前一天,校長才讓他休息一晚。

當他走出學校,路過鎮上的老橋,才發現自己幾個月來,每天從這里經過四回,卻不曾觀察這周邊的美麗風景:橋邊的哥特式教堂,橋下的河水、水閘,岸邊的垂柳,岸邊的制革場地等等,這些事物的存在多麼美好,而他大部分時候都是視而不見的。

他想起自己兒時曾在這里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他經常在這兒游泳、潛水、劃船、釣魚。

但就在去年,父親為了讓他好好準備考試,不讓他去釣魚了,即使他嚎啕大哭也沒有用。

還有以前喜歡的活動如做水車、修兔鵬,和小伙伴打彈弓、追貓、搭賬篷等等,也很久都不曾玩過了。

取而代之的是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埋頭于語法書、字典、數學習題等等課業里,時而頑強、堅韌、充滿斗志,時而瀕臨絕望、幾近崩潰。而在那幾個取得成就的時刻,他曾在房間里沉醉其中,躊躇滿志,覺得自己超越于同齡人,高人一等了。

考試之前,他父親陪他到斯圖加特城里。考試前后整個過程,充斥著一輪又一輪的緊張、焦慮、恐懼。這讓他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很沒有信心,一考完,就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他竟然以第二名的成績錄取了。

但這表面的幸運竟隱藏著更深的不幸的種子在悄悄萌芽。

古人有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多少曾經靠拼命換來的外在成就,本以為是幸運,甚至以此為傲。這本無可厚非。

蘇軾說:「著力即差」。經歷越多之后,就會懂得所有靠拼命努力換來的成就,都只是暫時的,于是需要不斷地拼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卻不知不覺將自己的生命活成了一場不敢停下來的斗爭。每時每刻都是焦慮、緊張、忙碌,直到身心不堪重負,不得不面對疾病、死亡······

02

漢斯付出了全身心的能力換來了州試的第二名,是該年鎮上唯一可以進入毛爾布隆神學院上學的學生,而他覺得他本應該考個第一名。

他得到了校長、老師、牧師、父親等人的祝賀,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

假期來臨,他終于得到父親的同意,可以去釣魚了。

他終于又享受到了在大自然里釣魚的快樂。當他玩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感到腦袋和四肢都十分疲倦,但這是一種久未有過的舒適的困倦感。和他經常在學習中感到的頭疼是不一樣的。

他本以為這個夏日的假期,它可以自由地享受閑逛、游泳、釣魚的快樂。但當他去到牧師家里,牧師建議他假期到他那提前學習《新約全書》的希臘語,這是進入神學院將要學習的比較難的課程。漢斯不好意思拒絕,也覺得提前學確實可以幫他在學校省下一些精力,這樣可以讓他保持名列前茅。

他知道名列前茅是他想要的,至于為什麼要名列前茅,他自己也不知道。因為他被學習獲得的成就感牢牢地掌控了,而這給予他越來越強烈的上進的渴望。這種上進的欲望伴隨著急躁和不安,在身體上則是不斷的頭疼和疲憊。而他又被上進的還未得到的成果所誘惑,當他覺得自己名列前茅,報同學甩在身后時,就充滿了優越感。

一天晚上,校長來到他家,看到他正在學習,非常高興。校長又苦口婆心和他說那些名次在后面的學生肯定會抓住假期的時間彎道超車,漢斯要想象在這邊學校那樣拿第一名,可就沒那麼輕易了。

于是校長建議他每天增加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漢斯很樂意,還讓校長輔導他。緊接著,校長又說他也很樂意把數學也加進來,只要再多幾個小時。漢斯同意了。

這樣下來,漢斯的心思又撲到了學習上。偶爾他去釣個魚或者散個步,都會覺得良心不安。

直到假期的最后一周,校長和牧師才停了他的課。當他再去釣魚時,卻一直心不在焉,充滿頭疼。因為他已經無法讓自己忙碌的頭腦停下來,享受當下的快樂了。

03

到了神學院,漢斯在新的環境里,接觸了很多新的同學。他決心安分守己地勤奮學習,非常勤奮,也不交朋友。

他的一個室友海爾納是一個另類,對學習一點也不上心,還經常嘲笑漢斯只知道用功學習、求上進、死讀書。他會寫詩,是一個文藝少年,而且往往喜怒形于色,將自己的多愁善感和輕率魯莽都表現在外。

害羞又渴望友誼的漢斯被海爾納吸引了。

海爾納與他是完全相反的性格,他活得任性、自由,奔放不羈,他不喜歡學校的那一套學究式的刻板教育模式,他遵從自己的體驗,喜歡在大自然里吟詩寫作,欣賞古老的圓柱和城墻之美。他很少在學習上花時間,但懂的知識卻很多。他已然是一個聽從自己的天性,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的少年。

但這樣的少年在神學院這樣的旨在培養標準化的順從、上進學生的學校里注定是孤獨的。海爾納連自己的孤獨也不隱藏,他對周邊的一切,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總是充滿不屑和憤怒。

一次,海爾納與同學打架后就在眾多室友面前大哭起來,同學們都覺得一個大男孩哭鼻子太害臊了,而他自己一點都覺得羞恥。

漢斯作為「模范生」和天才般的海爾納成為了好朋友。

這份友誼對漢斯而言,既充滿樂趣,又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負擔。因為他的目標是名列前茅,海爾納總會在他想要用功學習的時間來找他說話,占用他很多時間,這讓很焦慮。他只好在其他時間里加倍努力,珍惜時間,以免耽誤學習。

更讓漢斯煩惱的是,海爾納對漢斯的勤奮非常不屑和不滿。

他非常尖銳地指出漢斯的勤奮是一種自我奴役,他說:「你根本不喜歡這些,也不是自覺自愿地去做這些功課,而純粹只是出于恐懼,害怕老師或是你父親。」

盡管如此,漢斯和海爾納在情感上相互需要,海爾納需要有人信任和欣賞自己,而漢斯本性中與海爾納相同的部分也漸漸被他喚醒。

另一方面,漢斯還是在努力地學習,卻發現努力卻越學不進去了。他的頭疼也越來越強烈了。

任性不羈的海爾納對一個沒有藝術天賦卻每天都在勤奮練習的同學施加了暴力,這事被告到校長那,海爾納受到了重罰,要關禁閉。

這一下,沒有人敢和海爾納做朋友了。漢斯出于恐懼,也沒有去看望自己的朋友,即使他很想去。他知道一旦被別人看到他去看望海爾納,自己的名譽也會受損。漢斯掙扎在朋友道義和榮譽功名的思想斗爭中,最后,還是沒有邁出道義的那一步。海爾納罵他是個「卑鄙的懦夫」。

這件事讓他一直充滿愧疚。過了幾周后,他終于敢面對海爾納,說出自己的反思,向他道歉。兩個人不久又恢復了往日的友誼,甚至比之前更親密。

04

如果兩個人的友誼正常發展下去,可想而知,漢斯會偏離學校和父親期待的樣子。因為漢斯的本性部分會不斷覺醒,想要得到充分的發展,他會想做自己,而不是按照外界的期待不斷地追名逐利,最后從事他們設想的工作,本本分分地規規矩矩地過完這一生。

但神學院學校的老師們不忍心看著那樣聽話、上進的學生在放蕩不羈的海爾納的影響下漸漸變成一個問題學生,成績越來越糟糕。像海爾納這樣天才式的學生太難以管制,這讓他們充滿恐懼,所以絕不能讓自己培養出來的大好成果就這樣被糟蹋了。

于是校長做了一次補救嘗試,他想把漢斯這個學希伯來文最勤奮的學生拉回正軌。他把漢斯叫到辦公室,詢問他為什麼希伯來文成績退步了,讓他不要松懈下來。最后終于讓他讓他遠離海爾納,不要和他交往。

漢斯堅定地說海爾納是他的朋友,他不會拋棄他的。

他又開始努力學習,只是覺得越來越費力才能跟得上。他知道是受到了這份友情的影響,但他這會兒認知完全改變了。他不覺得這是一種損失和阻礙,相反,他覺得這是一種財富和溫暖。他喜歡和海爾納在一起的生活,這比他一味埋頭苦讀的日子有趣多了。

海爾納因上次被罰事件對周圍的一切,越來越不屑,有時他也有意激化與別人的沖突。漢斯的成績不再名列前茅,退出了模范生的行列。他甚至還敢和同學打架了。在一次課堂上,漢斯被叫起來回答問題,但他一直沒有站起來,引起了老師的憤怒。原來漢斯在課堂上沒有完全跟著老師的節奏聽講,他沉浸在自己對作品的幻想場景中,這讓他被提問時還沒有反應過來。

但這件事被老師、校長當成重大的事件,引起相當重視。

校長帶著校醫到他宿舍,對他進行詢問和檢查。校醫認為他有輕微的神經衰弱,讓他每天到戶外走走,并給他開頭痛的藥。

校長規定,漢斯每天飯后必須到戶外活動一小時,而且,不能讓海爾納作陪。

05

漢斯很享受這種散步,只是這讓海爾納很憤怒,但只能服從。

但漢斯讀書和做功課時已經很難集中注意力。他已經無法再學進去這些不感興趣的東西了,他的記憶力不愿意再像機器一樣被動接收那些知識了。

這時候,校長聽說海爾納拿他的的禁令開玩笑,每天都陪漢斯出去散步,便傳喚了海爾納,將他禁閉了幾小時,并嚴令禁止他陪漢斯外出。

第二天海爾納突然逃出學校,流浪去了。學校找了他一天。當他被帶回來時,由于他拒絕學校讓他悔過謝罪的要求,被開除了。

海爾納倒不是很在意自己被開除。但是,他走了之后,他的朋友漢斯,這個受到他的影響,卻還沒有走出自己道路的少年,卻越來越孤獨。他一直思念海爾納,卻沒有再收到他的消息。學校還懷疑他知道海爾納的逃跑計劃,不告知學校。

漢斯做了數次短暫而無力的振作,卻徒勞無功。舊路已經無法再走下去了,成績一退再退,他也不想再做無謂的掙扎。老師們對他的表現非常不滿,他只能以善意、恭順的微笑回應老師們的責備,卻反而讓老師們更憤怒。

沒有人發現漢斯消瘦的臉上,那無助的微笑背后隱藏著一個逐漸沉淪的靈魂,充滿恐懼與絕望,已瀕臨死亡。

最終,漢斯沉淪、虛弱的狀態在課堂上發展到極致,他在黑板前作答題目時,跌倒了一直沒起來。

校醫建議讓他休假,回家修養。漢斯就這樣離開了神學院。

回家之后,他一直處于抑郁、迷茫、恐懼,和現實格格不入的狀態。不久,父親讓他去當機械工學徒。幾天后,在第一次和朋友喝酒大醉后,獨自回家的路上,漢斯溺水身亡。沒有人知道他是死于意外或是有意自盡。

一個本有可能走出自己道路的少年,由于無力面對父親、師長們的期待,最終沉淪到無力走自己的道路。那些壓抑的恐懼、不安、焦慮、迷茫,日復一日,在這個害羞、內向的少年內心,一直得不到排解和釋放,也沒有人理解和傾訴。這個正在開放的年少生命, 卻過早地夭折了。

倘若漢斯一直名列前茅,保持著優秀的成績,沒有再跟海爾納在一起。最后如愿獲得了安穩和體面的工作,他會快樂嗎?人生因此就會更有意義嗎?

或許每一個能夠感同身受漢斯學習過程中的不快樂的人,都知道答案。

黑塞曾經也是漢斯,但他沒有走向死亡,他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為無數想要走自己的路的人帶來了希望和鼓勵。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