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財氣,就藏在六個細節里

小柚子 2023/09/11 檢舉 我要評論

世人忙忙碌碌,不過是為了幾兩碎銀。

毫無懸念,誰都希望發大財,可是財富總是和我們捉迷藏,在我們找不到的地方,才有金礦。

古話說:「命里一尺,難求一丈。

有多少人,苦苦追求發財,沒有結果,然后感慨萬千,放棄了折騰。

其實,任何事情都有因果,財富也是如此。一個人的財運如何,看似來無影去無蹤,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就在以下幾個細節里。希望你能抓住,積財成福。

01

第一,學有方法,學有所獲。

我們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因而我們要努力學習,提升認知。

可是同樣一本書,為什麼有人讀了之后,馬上就領悟了做人的道理,找到了捷徑,有人讀了之后,啥用都沒有。這就是讀書的方法不同。

「理論聯系實際」,這是最好的讀書方法。就是同一個班級的人,誰能盡快用知識指導實踐,誰就更快成功。

魯巴金說過:「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把書讀薄了,把人生的厚度增加了,財氣就慢慢浮現了。一開口,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02

第二,行有章法,有條不紊。

《初刻拍案驚奇》里,有一個叫文若虛的人,聽朋友的建議,去北方買扇子。他到了北京之后,連續幾個月都是下雨,扇子都霉變了,虧得血本無歸。

《聚寶盆》里,沈萬三聽從朋友的建議,去北方賣傘,結果三個月都沒有下雨,連路費都沒有賺到。

都說,心動不如行動。可是毫無章法的行動,還不如「靜止不動」。

真正有財氣的人,行動之前會去考察,然后做好規劃。成功或者失敗,都能及時應對,終極會成功。

行動是有效的,因而賺錢是必然的。比方說,下雨就賣傘,天晴就賣草帽;身無分文的人,可以去打工。

03

第三,難有辦法,扭轉乾坤。

在清代的《太平春市圖》里,有一個貨郎,夾雜在一群小販之中。顯然,貨郎和本地人不熟,生意難以做成功。

可是貨郎有自己的辦法——在貨架上,掛著一只風箏。

迎風飄揚的風箏,迅速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孩子拉著父母,圍過來,很快就被花花綠綠的東西吸引了,成交量不小。

熟悉貨郎的人,都會聽到「撥浪鼓」的聲音,還會聽到吆喝聲。

我小時候,遇到一個賣糖的貨郎,他說:「去尋找廢舊涼鞋,也能換一小塊糖。」

貨郎把糖換成了舊涼鞋,然后去了城里,變成了現金。生意經不一般。

困難總是有的,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你不動腦筋,不標新立異,不另辟蹊徑,是賺不到錢的。

04

第四,情有禮法,互幫互助。

古時候,一個孩童遇到了長輩,于是彎腰,對長輩行禮。

長輩也趕緊彎腰,表示答禮。

不過,孩童的姿態更低一些,體現了尊卑。

古人說:「來而不往,非禮也。」

生活在禮儀的國度,我們應該尊重風土人情,要講禮貌。你對別人行禮了,說明你和人的關系融洽了,并且以后可以互幫互助,一起合作。

不要總是活成獨行俠的樣子,你要依靠周圍的人,一起賺錢。要這樣想,一群人,每個人給你十元,就是萬元。

人氣越旺盛的人,財氣越會高漲,這是相輔相成的。被孤立的人,要賺錢,難得顯然很大。

05

第五,吃有省法,日日有余。

一對夫妻,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五十元以內。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當然,稍微放松一些,開支可以達到兩三百元,甚至更多。

有句諺語說得好:「節儉本身就是一個大財源。」

當你學會了省錢之后,錢財就不愁了。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節儉的功課做得越好,會越幸福。

吃飯,是一輩子的事情。并且每天都需要做。如果你省一省,那麼每天都能有剩余,這就是財氣漲上來的重要方式。

06

第六,心有律法,人有底線。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

你若是常常做違法亂紀的事情,還很缺德,就不要談什麼財氣了。

你罵人的時候,財氣從嘴邊溜走了;你偷盜的時候,財氣從手心漏掉了;你拋棄父母的時候,家庭的財氣就沒有了;你做了奸商,就是把做生意的路堵死了......但凡種種,都是要避免的。

按照規則辦事,按照時令種地,按照科學養殖,按照道德待人,你的財氣一定會變好。

要這樣想,一個人賺的錢,都是問心無愧的,不可能帶來災禍,本身就是「富貴」的征兆。

一個家庭,沒有敗家子出現,就是狠狠地賺了一筆錢。

正如老人們說的:「安分貧一時,本分終不貧。」

07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

財運是機緣巧合,也是自己親手創造的。

多觀察生活的細節,尋找社會上的財路,活人哪能窮死呢?

如果你實在沒轍了,把老家的土地翻一翻,就能悟出一點道理,并有可能變成「地主」;去外地打工,從流水線開始,也能學到什麼,然后慢慢改變生活狀況。

當然,你更要抓住改變命運的機遇,讓財氣「一躍而起」,既要有膽量,還要有膽識。

多讀幾本書,多想一想辦法,每天都省一省,做好人生規劃,待人彬彬有禮,掌握律法,財運自然就涌入了生命。

記住,遍地是黃金,一分本事一份銀。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