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真正獨立的女性,是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2022/12/13

有這樣一部屬于每個女孩的電影,一個不負愛與自由的故事,每個人看完都會笑中帶淚。

這部電影就是橫掃第92屆奧斯卡六項提名的《小婦人》,它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的同名半自傳體小說。

小說出版150多年來,被翻譯成100多種文字,多次搬上銀幕。

書中喬的原型就是路易莎自己。由于家庭貧困,路易莎從小外出做工,一邊工作,一邊靠寫作賺錢。

1868年,出版商建議她寫一部關于「女孩子的書」,她便根據兒時的記憶寫下《小婦人》,一舉成名。

小說用家庭日記的形式,將馬奇家四個女孩的蛻變成長史娓娓道來。

她們從懵懵懂懂的小女孩,成長為獨立勇敢的小婦人。

她們的歸宿各不相同,但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讀懂這個故事,你就會明白:

一個女人真正的獨立,是活出自我。

1

梅格:自由,是自愿的生活

馬奇是一名牧師,因為幫助朋友,讓原本富裕的家庭陷入困頓。

戰爭中,他遠赴戰場,留下妻子和4個女兒在家艱難度日。

梅格是馬奇家的大女兒,美麗溫柔,喜愛演出。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她到富有人家做家庭教師,上流社會的奢華讓她垂涎欲滴。

她夢想著嫁給有錢人,積極參加有錢人的聚會。

即使穿著夾腳的高跟鞋去參加舞會扭傷了腳踝,也樂此不疲。

她盡力模仿有錢人的言行舉止,卻像一只格格不入的丑小鴨,遭到羞辱。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與清貧的家庭教師布魯克相遇之后,一切發生了改變。原來,金錢之外還有更寶貴的東西。

她決定嫁給愛情,而不是金錢。

馬奇姑婆和妹妹喬堅決反對,只有媽媽欣然同意。

她說:

我寧愿你們成為擁有愛情、幸福美滿的窮人家的妻子,也不愿你們做沒有自尊、沒有安寧的皇后。

婚后,梅格逐漸拋棄虛榮,日子艱苦但知足,他們還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

梅格曾經一心向往榮華富貴,但是后來寧愿選擇清貧但有愛情的婚姻。

妹妹喬希望她堅持夢想,不要被婚姻所束縛,而婚姻恰恰就是她的夢想。

夢想不分大小,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喜歡歲月靜好;

有人渴望財富自由,有人崇尚精神豐盈;

有人愿做事業女性,有人甘當賢妻良母。

夢想雖然不同,但對個人的意義同樣重要。

沒有哪一種生活是必須的,不是大家追求的都是好的,我們不必活在別人的眼里和外界的框架里。

自愿即自由。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

喬:獨立,是內心的追求

喬是馬奇家的二女兒,大大咧咧,灑脫不羈,像個假小子。

家庭和寫作是她的兩大夢想。

她一心想為家庭分憂解難。為此,她去陪伴尖酸刻薄的馬奇姑婆,獲得一些報酬。

得知爸爸生病的消息后,她賣掉自己的長發換回二十五美元給爸爸治病。

妹妹貝思生病后,她沒日沒夜地守候于旁。

她立志成為作家,自食其力,用文字賺錢養家。

她見縫插針地閱讀、堅持不懈地寫作,終于如愿以償成了作家,通過寫作賺錢讓家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

鄰居勞里是個富家公子,兩人青梅竹馬,有著相似的性格和愛好,十分投緣。

因為誤以為妹妹貝思喜歡勞里,為了撮合他們,喬遠赴紐約,邂逅了40多歲的巴爾教授,為他的才華和睿智所吸引。

紐約歸來,勞里迫不及待地對喬表達愛意,喬卻理智地拒絕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后來,她遵從內心,嫁給了年長又不富裕的巴爾教授。

馬奇姑婆去世后,將梅園留給了喬。他們辦了一所家庭學校,救濟窮孩子。

無論是夢想還是婚姻,喬都堅持遵從自己的內心。

她勇敢追夢,堅持寫作,憑一己之力解決了家庭的經濟困難;她放棄帥氣多金的勞里,選擇志同道合的巴爾。

喬作為獨立女性的代表,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經濟獨立的人,才有謀生、謀愛的底氣;思想獨立的人,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人格獨立的人,不依附于他人。

只有獨立的人,才真正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結婚與否,職業愛好,都是內心的追求,而不是對外界的屈從。

真正獨立的女性,是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3

貝思:善良,是生命的底色

貝思是馬奇家的第三個女兒,像一株靜靜綻放的山茶花。

因為性格羞怯靦腆,她輟學在家,努力自學。

她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靜悄悄地幫助仆人把家里打理得整潔舒適。

姐妹們忘做的工作,她也一聲不吭地包攬過來。

她彈鋼琴極有天賦,家里卻只有一架破爛不堪的鋼琴。

鄰居勞倫斯先生,即勞里的爺爺,特意邀請她到家里來彈琴。

貝思親手為勞倫斯爺爺做了一雙便鞋,以示感激之情。

老人大為感動,送給她一架鋼琴,兩人結下了忘年之交。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因為照顧貧窮鄰居家的嬰兒,貝思不幸感染了猩紅熱,一度生命垂危。雖然僥幸脫險,身體卻越來越虛弱。

死神即將降臨,她依然想著給他人帶去快樂。

虛弱的手指從不空閑,為路過的孩子們制作手套,投放書形針盒、擦筆尖布、剪貼簿等各種小玩意兒。

她默默地忍受,靜靜地祈禱,安慰最愛的姐姐喬:

離開人世時愛是唯一能帶走的東西。

她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如同她安靜的一生。

貝思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無聞地奉獻一切。

善良是她的生命底色,溫暖他人,自己也得到滿足。愛與被愛,是她追求的生命意義。

善良的人,其實內心是最完整的。

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熱愛這個世界,付出就是幸福,不計得失,不求回報。

因此,他們也不會被他人所左右,打亂自己的節奏。

善良的人,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溫柔,也值得被世界溫柔以待。

4

艾美:幸運,是清醒地爭取

艾美是馬奇家最小的女兒,有著極高的繪畫天賦。

小時候,她有點自私任性,因為和姐姐喬鬧矛盾,就燒掉了喬即將完稿的手稿。

但是她一直努力改正自己的弱點。

自始至終,她的目標清晰而明確,就是要進入上流社會。

知道自己貧窮卑微,她就努力培養才能,提升品味。

優雅得體的表現贏得了馬奇姑婆和卡羅爾嬸嬸的青睞,因此,她被資助去歐洲游學。

她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學習繪畫、練習法語、參加聚會,希望憑借實力擠進上流社會。

但是,她逐漸意識到自己沒有藝術家的天賦,于是果斷放棄了畫家的夢想。

事業無望,嫁給有錢人就成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唯一途徑。

于是,她的目標變成嫁入豪門,讓全家人過得舒適。

一個叫弗雷德的有錢人對她展開熱烈的追求,但是勞里的出現讓她改變了主意,她拒絕了比勞里更富有的弗雷德。

她鼓勵因失戀而萎靡不振的勞里振作起來,兩人逐漸擦出了愛的火花。

嫁給勞里之后,他們設立慈善機構,專門幫助貧窮而有藝術天賦的女人。

許多人覺得艾美很幸運,愛情、財富雙豐收。這與她清醒的人生態度密不可分。

想要進入上流社會,她不是等著天上掉餡餅,而是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而且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凰棲。

她目標明確,自信努力,完善自我,抓住一切機會將夢想變為現實。

所謂的幸運,不過是努力爭取的結果。

一個人想成功,就要對目標和客觀條件有清醒的認識,然后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目標明確,主動爭取,才是清醒的活法。

寫在最后

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孩,活出了四種不同的人生。

有人選擇婚姻,有人選擇夢想,有人選擇奉獻,有人選擇財富。

每個人的結局不同,相同的是她們都善良仁愛,自強自立。

她們的成長軌跡投射出我們每一個人的影子,以及蕓蕓眾生絢爛多姿的人生。

人生,從來沒有標準答案。跟隨自己的內心,堅持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人生。

梭羅說:「每個人應追隨著自己的心,活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女人真正的獨立,就是活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