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距離產生美」,但很多人卻不知在工作和生活中,與人相處時怎樣的距離才是最佳。尤其是跟同事相處,這是一門學問,走的太近或者太遠都不是理想的選擇,離得太遠關系就淡了;可靠得太近了,恩恩怨怨也就來了,稍有不慎就會漸行漸遠。
從我這幾十年的職場經歷來看,跟同事相處之道,寧可走的遠一些,也不能走的太近,否則,最終受傷害的肯定是你!
「人生如尺,要有度。」與同事相處,更要把握好度,關系再好也不要走得太近,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更長久,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三個過來人是怎麼說的,聽聽他們的血淚經驗,也許真的有所幫助。
01 25歲小張:跟我關系最好的同事,從她搭我順風車開始,我們感情就終結了
朋友小張說,以前她在前公司有一個關系非常好的同事,宋小霞,但是因為3個月的順風車事件而終結了。
小張跟宋小霞(化名)是一對好朋友,之所以關系好,是因為小張在剛入職那天,與小霞聊天中發現他們竟然是同鄉,而且還是同校校友,這緣分可不一般,于是早進公司2年的小霞,在工作上給了小張不少幫助,還經常在領導面前夸贊她,後來兩人發展到了吃飯一起去,上下班一起走,就連上廁所兩人都經常「組隊」去。
小張和小霞的家離得很近,她們幾乎每天都一起坐捷運、公交、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剛開始那段時間,小張和小霞在一起確實也無話不談,甚至下班以后還會一起八卦公司的同事和領導。
但就在4個月以前,小張家里面為她買了一輛私家車,方便上下班用。小張當然也很大方,并沒忘記好朋友小霞,第一時間告訴小霞以后不用再去擠公交捷運,更不用騎腳踏車吹西北風了,于是從那時候開始,小霞就開始了蹭車上下班的日子。
剛開始的前2個月,小霞還挺不好意思的,還對小張說幾句客氣話,有時候還要送點小禮物給小張,或請小張吃飯以表示感謝,但慢慢的,到第3個月的時候,小霞就把小張的「順風車」當成了習慣,是上出門前要求小張要到她家樓下接她,而且下班以后還必須等著她。
除了正常的上下班以外,還經常下班讓小張帶著她去哪參加個聚會,或者去哪買個東西,完全把小張當成了自己的「私人司機」。
有一次下班前,小張突然接到家里電話,有很急的事要趕回老家,就向上級請假后,匆忙把車開走了,但小霞并不知道這件事,下班后,小霞沒看到小張的「順風車」,落下了一大堆埋怨,最終導致在電話里面吵了起來。
從那以后,小張和小霞的同事關系就劃上了句號,她們再也不是好朋友了,兩人開始在工作中處處針鋒相對。小張感慨說:千萬別跟同事走太近!
02 32歲林女士:隱瞞副業收入的我,因為一個同事,自己竟然被公司開除
林女士跟單位的梅姐以前是好朋友,但因為一件事,林女士卻被公司辭退。
林女士平時的工作比較閑,做完手頭工作之后有很多空余時間來自由支配,她通常都會寫寫文章,看看書。大概從1年前開始,她接觸了自媒體,開始從事起自媒體寫作這個副業,給電商寫文案、給平台寫文章賺錢。
剛開始林女士一直都沒有把這事告訴任何同事,後來一次跟梅姐吃飯的時候,可能是兩個女人在一起喝了一點酒,林女士就把自己做副業的事告訴了梅姐,而且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梅姐自己做副業的細節和收入,還讓梅姐保密。
梅姐信誓旦旦地說肯定保密,可是沒想到,還沒兩天時間,林女士在上班期間做副業的事,就傳遍了公司,有些同事看到她會問一句,今天賺多少啦?有些同事則會直接調侃她,利用上班時間做副業,老闆真的養對人了。
還有些同事知道她有額外收入后,時不時會讓她請客吃下午茶,甚至讓她叫了外賣也不給錢,覺得她有額外賺的錢,就應該這樣。
這件事老闆知道后,老闆把她叫到辦公室,很淡定的給她說:「最近公司接了很多新業務,業務部門那邊都忙不過來了,聽說你平時工作完成得比較快嘛,要不你每天把自己手上事情做完,就去幫業務部門跑跑業務吧」。
林女士那段時間感覺特別難受,因為她性格內向,又不懂任何應酬,壓根兒就不適合做銷售,2個月后,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公司人事部就給林女士下達了辭退通知,說是她的業績沒有達標,讓她在3天內做好工作交接,并辦理離職手續。
劉女士很郁悶,也很悔恨當初,暗自對自己說,以后真的不能和同事走太近了,不能什麼都跟同事談,太危險了!
03 35歲李女士:我與那個摳門的同事絕交了,憑什麼要次次幫她買單
35歲的李女士說,你的同事可以惡心你到令你想象不到的程度。李女士與王素瑩(化名)是同時進的公司,她倆同為新人,且又都是大齡未婚女,這讓她們在公司關系自然比其他人親近了不少,不僅住在同一間宿舍,而且幾乎每次吃飯也都在一起。
後來公司提升了福利,專門建了食堂給員工補貼午餐,員工只需要每天給5元錢,就可以吃到兩葷兩素,而且米飯、菜湯、稀飯等是可以隨便吃的。
然而每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王素瑩總會說自己不餓,然后拿上一碗白飯和一碗菜湯,去跟李女士一起吃,時間長了,李女士也明白了,王素瑩其實是想蹭飯,但讓自己想不通的是,明明王姐家里經濟條件并不差,她的工資也不低,為什麼還要蹭飯呢,但考慮到同事,關系也不錯,每天都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就忍著沒說了。
在公司宿舍里面,王素瑩也是利用和自己的「熟人」關系,更是把便宜占到底了,洗發水一次沒買過,桶裝純凈水也是一次沒付過錢,晚上她們通常也是一起買菜做飯,可是一到菜市場,王素瑩的毛病就又犯了,總是搶著去買面條、豆腐、涼粉等便宜貨,而買菜和肉的時候就不見人影了。
一次,李女士到國外出差,國外當地時間凌晨4點多時,突然就被幾個電話給吵醒了,然后又接連收到了幾條微信。
一個平時摳門又小氣,從來沒有任何付出的王素瑩發來微信,讓李女士給她帶某品牌的化妝品。而且,還提了一堆要求,比如要求去某免稅店,讓售貨員仔細核對,千萬別拿錯,還要求先幫她墊付錢買下來。
當時李女士雖然已經醒了,但是還在睡意很濃的狀態,并沒有回復,但不一會兒就又有一個電話打過來,問她看到發的微信沒有,抓緊時間回復一下!
這時李女士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氣憤地跟王素瑩說要絕交,我又不是你爸,憑什麼次次幫你買單?說完氣憤地掛掉了電話,然后又把上面幾條信息復制下來,給王素瑩發回去:誰會墊幾千塊錢,大半夜去給你跑腿?我可沒那麼賤!半夜發微信連個客氣話沒有,你以為你是誰?
對于非常親近的親人和朋友,當然要坦誠相待。 而對同事,則要謹慎保護自己的隱私,因為不管你的公司是做什麼的,你和同事關系有多好,你的同事多麼善良,你不能否定你和同事之間是競爭關系,就算你們不屬于同個工種或同個業務,你也難保這個同事不會把你的情況透露給你的其它競爭對手,你永遠看不到每個人的陰暗一面。
和同事工作之余,你不需要和他們形同陌路,但一定要注意保持距離和分寸感,有時候別人說什麼,你只需要保持傾聽、點頭微笑即可,不必去附和,更不要去推心置腹或把你想法全盤托出,那樣只會暴露你的弱點。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要想舒服的工作,就要跟同事建立適當的邊界感,別跟同事走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