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像是跑進鞋子里的小石子,會讓人很不舒服。只有甩出來,腳才不會硌得慌,才能輕松前行。
人生中,總會有些「小人」,時不時就出來給你添堵。
這里說的「小人」,是充滿了負能量,故意算計你,拖你后腿的人。
「小人」經常會打擊你,故意找茬,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給你制造很多的麻煩和危機。
「小人」前來,聰明之舉不是回避,用這幾招很實用。
面對傷害你的人,別被他牽動情緒,也不要一味逃避。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和他溝通,會避免很多沖突,也會讓彼此的相處變得容易。
這讓我想起了《甄嬛傳》中的甄嬛,當她發現身邊的親信浣碧背叛了她。
她三番五次給華妃傳遞消息,幾次差點害甄嬛死無葬身之地。
甄嬛拿出證據與浣碧對質,但并沒有一味懲罰她,而是與之分析利弊:
若甄嬛活著,他們會利用浣碧,浣碧可以得到些好處;甄嬛真的被扳倒,那麼下一個要死的就是浣碧。她在這個深宮中,再無依靠。
浣碧恍然大悟,反應過來誰才是她真正的靠山,對自己做的錯事悔不當初。
從此她一心輔佐甄嬛,彼此扶持,榮辱與共。
王小波說:「一味的勇猛精進,不見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靜思索,倒更能解決問題。」
對待傷害、背叛你的人,一味發泄情緒,會讓對方心中的怨恨情緒更重,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跟他分析利弊,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透整件事情的本質。
徹底說服他,信任支持你,此為上策。
對于喜歡使用鬼魅伎倆,擾亂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人,不要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而是找到他坑害你的證據,抓住他做壞事的把柄,與之正面交鋒。
告訴他,你不是不知道他在背后搗鬼,而是不屑與他計較。
若對方就此罷手,之前的事情可以考慮翻篇。
若對方還是不斷地騷擾,繼續使陰招,那麼你也別對他客氣,讓他的真實嘴臉公布于眾。
對于這種「小人」,要抓住他的弱點。
你越軟弱,他越肆無忌憚。
若看出你不好欺負,他就不敢招惹你,會收斂很多。
讓他明白利弊,給人使絆子,未必能成功,有這個精力和時間不如發展和壯大自己。
對于生命里那些沒有邊界感的人,要時刻提高警惕。
建立只屬于自己的小陣營,明確這是自己的地盤,其他所有人「非請勿入」。
邦達列夫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
不管是誰,都要遵守你的規矩,不該問的別問,不該管的別管。
若能遵守你的規矩,大家可以客客氣氣地相處。
相反,不尊重你的人,你也沒必要尊重他。
不理睬他的請求,不再經營與他的關系。保持距離,漸漸疏遠。
一生中,會碰到太多的人。與之交往的前提,就是相互尊重,禮尚往來。
若只是給你添麻煩,沒有分寸感,讓你的生活有諸多的困擾,那麼這樣的人,就應該狠心拒絕,別給他擾亂你的機會。
對待「小人」,智者不沖突,只是高效處理。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寫道:「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人生路上,保護好自己。遇到消耗你的人,要學會遠離。
同時,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人,越強大,身邊的「好人」就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