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風靡全球后,作者卡勒德·胡賽尼出版了第二部作品《燦爛千陽》。
這本書上市僅僅一周,銷量就突破100萬冊。
甚至部分讀者認為,《燦爛千陽》比《追風箏的人》更勝一籌。
胡賽尼透過兩名阿富汗女孩的眼睛,折射出命運的捉弄與人生的蛻變:
瑪麗雅姆是不被認可的私生女,在懵懂無知時,便見識到人性丑陋與黑暗。
萊拉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原本天真無邪,卻慘遭命運捉弄,被迫接受現實。
命運截然不同的兩個女孩,歷經重重苦難,終褪去稚氣走向成熟。
她們用各自的人生軌跡,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真相: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必須要經歷3次看清。
看清人性的善變
瑪麗雅姆的父親是位富豪,母親是名傭人,自母親懷孕后,她們就被安置在偏遠的泥屋中。
母親認為是瑪麗雅姆造就了自己的悲慘人生,時常責備她,罵她是「哈拉米(私生子)」。
瑪麗雅姆最期待每周四,因為那是父親來探訪的日子。
她總是早早守候在泥屋外等待父親的出現,然后一頭撲進父親懷里。
父親常給她帶來小禮物,還會陪她玩耍、釣魚,給她講城市中的熱鬧與繁華。
相比母親冰冷刺骨的言語,父親偶然的疼愛是炙熱的。
瑪麗雅姆深信父親是愛自己的,并非母親所說視她如草芥。
15歲生日時,父親問瑪麗雅姆想要什麼禮物?
瑪麗雅姆興奮地說:「我要去你的電影院。」
她想去父親生活的城市看看,她想和父親一同走進電影院。
父親的臉色突然凝固,經過軟磨硬泡,瑪麗雅姆獲得父親首肯說明天來接她。
母親勸瑪麗雅姆不要妄想,讓她別離開自己,可瑪麗雅姆一心只想飛到父親的世界。
第二天,她一早就在路口等候,可直到太陽西移父親仍未出現。
瑪麗雅姆以為父親忙,便徒步找到父親的豪宅,卻一直未能敲開大門。
她在豪宅外蹲了一天一夜,不吃不喝只想見父親一面,但最終等來的只是被強行送回泥屋。
瑪麗雅姆一路哭到家門口,剛走下車便看到母親懸掛在一棵樹上。
為了奔向父親,瑪麗雅姆不惜違背母親的意愿,結果卻被父親拒之門外,母親也離她而去。
見識到了父親的善變和無情之后,瑪麗雅姆不再對他抱有任何期望。
母親離世后,父親和三個妻子為了不被拖累,強行把她嫁給45歲的拉希德。
父親送她到車站,承諾說會去看她,瑪麗雅姆頭也沒回就走進了車內。
瑪麗雅姆跟著拉希德來到阿富汗的首都—— 喀布爾。
剛開始,拉希德對瑪麗雅姆呵護備至,給她買冰激凌,帶她到集市和公園游玩。
但當瑪麗雅姆多次流產,無法再生育時,拉希德露出了猙獰的真面目,稍不如意就對她拳ㄉㄚˇ腳踢。
瑪麗雅姆最親近的兩個男人,親手把她推進了煉獄。
人性如天氣變化多端,前一秒還萬里晴空,后一秒就電閃雷鳴。
有句話說得好: 「成熟靠的是經歷,而不是年齡。」
被欺騙過的人,便不會再輕易交付;被無視過的人,便不會再期盼太多。
很多時候,成熟只是一瞬間的事。
看清聚散的無常
拉希德和瑪麗雅姆家附近,住著一個叫萊拉的女孩,她比瑪麗雅姆幸運得多。
萊拉有兩個哥哥,母親雖有些重男輕女,但父親對萊拉疼惜有加,細致地呵護她成長。
萊拉還一個青梅竹馬的玩伴——塔里克,倆人互相傾心,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萊拉對人生充滿期待,她暢想自己未來能和塔里克步入婚姻殿堂。
不料,戰爭的炮火ㄉㄚˇ破了萊拉幸福的生活,先是兩個哥哥被拉上戰場,不幸犧牲。
隨后鄰居朋友紛紛逃出阿富汗,就連塔里克也不得不跟隨父母離開。
塔里克求萊拉一起走,但母親沉浸在喪子之痛中不愿離開,萊拉只能同父母留下。
臨行之前,塔里克許諾一定會回來找她,可沒過幾天,炮彈就無情地墜落到萊拉家。
父母雙雙撒手人寰,只有萊拉僥幸被拉希德救出廢墟。
萊拉在拉希德和瑪麗雅姆的照護下,傷勢終于穩定下來,卻又接到一個噩耗——塔里克因意外去世了。
萊拉的世界瞬間崩塌,愛她的,她愛的人,幾天內都猝然離世。
所有的美好瞬間化作烏有,只留下萊拉獨自面對這殘酷雜亂的世界。
或許是命運憐憫,悲慟之際,萊拉發現腹中正在孕育一個小生命。
為了有處棲身之地,萊拉只能強忍悲痛,委身嫁給拉希德尋求一線生機。
在一次次生ㄙˇ 離別后,萊拉從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瞬間蛻變為勇扛生活的戰士。
生活中,有太多突如其來的離別,總ㄉㄚˇ得人措手不及。
無論有多不舍,有多撕心裂肺,都必須要擦干眼淚接受現實。
看過一句戳心的話:
成長是一生漫長且沒有盡頭的告別,是一程溫柔又殘忍的目送。
人這一生,聚散無常是常態,長久相伴只是偶然。
每個成熟的人,都是在一次次告別后,學會了獨自堅強。
看清人生的曲折
瑪麗雅姆多年飽受拉希德的摧殘,拉希德不僅對她ㄆㄨˋ力相向,還不讓她與外界往來。
就連家中來客人,瑪麗雅姆也必須回房間躲起來。
萊拉的到來給了瑪麗雅姆許多慰藉,每次拉希德對瑪麗雅姆動手,萊拉都會苦苦求情。
漸漸地,瑪麗雅姆和萊拉成為苦澀生活中的戰友。
女兒出生后,拉希德見不是兒子,也開始辱罵萊拉。
萊拉決定帶女兒和瑪麗雅姆一起逃離,但當時的阿富汗,女子出行必須有男人陪同。
在車站,萊拉找到一個面善的男人,希望能與他一同乘車離開。
男人表面爽快地應下,背地里卻偷偷通知了塔利班,她們再次被送回拉希德身邊。
命運無情,萊拉和瑪麗雅姆不得不繼續忍受拉希德的ㄆㄨˋ力,在晦暗的生活里相互扶持。
直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家門口。
塔里克回來了。
原來,塔里克的ㄙˇ 訊,只是拉希德騙取萊拉嫁給他的謊言。
再次見到塔里克,萊拉欣喜若狂,瑪麗雅姆也為她高興。
得知塔里克來過,拉希德ㄆㄨˋ跳如雷,與萊拉扭ㄉㄚˇ成一團,他掐住萊拉的脖子想置其于ㄙˇ 地。
看著萊拉臉色發紫,瑪麗雅姆驚慌失措,抄起鐵鍬就向拉希德砸去。
拉希德ㄙˇ 了,萊拉想帶瑪麗雅姆逃走,瑪麗雅姆知道,一起逃,誰都走不了。
最終,瑪麗雅姆決定扛下所有,讓萊拉和孩子去追尋她們期許的生活。
在瑪麗雅姆的成全下,萊拉帶著孩子和塔里克踏上了幸福之路。
但萊拉從未忘記瑪麗雅姆,戰火停息后,萊拉找到瑪麗雅姆的故鄉,探尋她成長的印記。
萊拉還到恤孤院當老師,盡其所能給孩子們送去溫暖和知識。
萊拉和瑪麗雅姆的一生太過波折,她們在泥坑里趟過,在烈火里灼燒過,唯獨沒有放棄過。
縱使歷盡坎坷,瑪麗雅姆內心依舊保持溫良,終成全他人之美。
縱使嘗盡苦楚和離別后,萊拉從未喪失人生希望,仍堅定炙熱地前行。
很喜歡一句話: 「唯有經歷過大喜大悲,才能感受到世事的溫差和變化。」
每個人的人生都會經歷跌宕起伏,有時甚至會一跌再跌,反復受創。
但所有的苦難終會過去,命運賜予的坎坷,是磨煉,更是成長。
人生如逆旅,唯有嘗盡生活百味,才不會慌張,唯有看清人生曲折,便不會迷茫。
瑪麗雅姆和萊拉的經歷,何嘗又沒有我們的身影。
我們都是在一次次經歷中領悟蛻變,讀懂生活的模樣,看清人生的真相。
恰如作家路內說: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幾口吃不下的隔夜冷飯,必須得咽下去。」
人性的善變,聚散得無常,人生的曲折,都是每個成年人不得不吞下的冷飯。
所謂成長,就是在汗水和淚水的澆灌下,完成自我救贖。
那些受過的傷,終會化成養分,滋養你向陽而生。
往后余生,愿你別再因一時的悲傷而絕望,請努力活出自己的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