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今年55歲,曾經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在晉升之路被徹底封殺之后,歷經內心的糾結與掙扎,自己終于與自己和解了,徹底放下、解脫了,成功地活成了單位的「邊緣人」,活成了讓領導也害怕的「老江湖」。
我曾經也是意氣風發的優秀青年,懷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的信念,一直在基層崗位上默默打拼,始終相信領導會發現我的努力和成績。有些老同志也奉勸我:不跑不送、原地踏步,可我偏偏彎不下腰、張不開嘴,眼睜睜看著那些比我資歷淺、貢獻小但能跑會送的人越過我被提拔,心里的火焰慢慢熄滅。
領導每次都鼓勵我好好干,下一次就輪到我了,可每次提拔晉升的結果都是「新郎不是我」。體系內職場有一個可怕的「公交車效應」:提拔晉升就像趕「末班車」,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歷經幾次「年輕化」浪潮,我和其他老同事一樣,分別錯過35歲、39歲、45歲的「年齡線」,年滿50歲就被徹底「淘汰出局」。
單位里,年滿55歲的領導可以退居二線,拿著豐厚待遇回家休養,而我們這一批非領導的老同志還要繼續上班,拿著普通職員的收入,干著毫無晉升希望的工作,無論你干得再好、水平再高、貢獻再大,提拔晉升也不可能有你,這是職場人感到最絕望的悲哀。
哀莫大于心死。我們這一批55歲的老同志都主動選擇了邊緣化,當然了,這也是領導和年輕同事所希望的,對單位和年輕同事都沒有威脅了,用領導私下的話說:單位「養」你們就行了,上不上班無所謂,只要不惹事不拆台不打反對票就OK了。你們「躺平」,不與年輕人爭職位、不給領導添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為單位做貢獻。
我們這一批55歲的老同志主動躺平,主要有10個特征,人一旦做到無欲無求,則會變得無欲則剛,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領導見到「佛系」的老同志也要敬畏三分。
【1】主動讓出實權崗位,調整到清閑崗位,從事一些可有可無的「軟性」工作,做也行,不做也可,干好干孬一個樣,有些工作不做比做還好,比如一些活動,我們不干反而受到歡迎,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2】嚴格劃清工作邊界,而且邊界感特別強,是我份內的工作,我肯定做到位,當然也不要指望能出彩,基本保證不扣分、不惹事、不被抓反面典型,但不是我份內的工作一律拒絕,不要給我們灌「顧全大局」之類的雞湯,要「灌雞湯」就灌給年輕人吧,又讓老同志跑又不給喂草,老同志不會上當。
【3】嚴格區分工作時間,該上班就上班,早一分鐘不來,該下班就下班,晚一分鐘不干,以不讓領導抓住把柄、揪住小辮子為原則。加班加點,那是不存在的,反正也沒有加班費,誰愿意表現誰去表現,老同志已經不需要這樣裝模作樣了。
【4】原則上不主動去領導的辦公室,也不知領導的家庭住址,逢年過節最多發一個拜年的短信,堅決不花自己的錢給他們送禮。能不照面就不照面,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基本不跟領導說工作以外的話。
【5】選擇性耳聾,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假裝聽不見,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與己無關高高掛起,裝聾作啞就能省去90%的雜事。尤其對單位里的人事變遷、是是非非,就當沒看見、沒聽見,眼不見心不煩。
【6】婉拒一切不想參加的應酬,即使參加飯局,也就是當一名「干飯人」,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怎麼高興怎麼來,絕不可能為了討好上級、檢查組、考核團而多喝酒,也不會倚老賣老,強迫別人喝酒,永遠不會說出「你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這類話,早就把「面子」二字扔進了太平洋。
【7】主動選擇「隱身」,努力當好一名合格的「透明人」,堅決不刷存在感,恨不能讓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零。大會不發言,小會不發言,非要說兩句,永遠只說對對對、好好好、認真貫徹、堅決執行。
【8】堅決不主動招惹領導,領導咋說都是正確的,哪怕領導說1+1=5也舉雙手贊成。領導讓咋干就咋干,堅決不唱反對調,永遠不當出頭鳥,反正現在的口號震天響,其實也沒幾件事能落地的,隨大溜、不出頭,這就是最好的自我保護。
【9】只要不侵犯我的利益,也不給單位惹麻煩。上級的檢查、調研、考核,進行個別談話,能說也懶得說,都用「不清楚、不知道」來糊弄他們。領導尊重我們,我們該畫勾就畫勾,該填滿意就填滿意,若是惹我們不高興,我們就打幾個叉叉,讓領導的臉上也掛不住。
【10】在嘴上加掛了一把鎖,鎖住自己想表達的欲望,不給領導提意見,哪怕明知道領導做錯了也看破不說破;不給同事提建議,不好為人師,絕不神神叨叨、嘮嘮叨叨,哪怕看同事要跳坑也沉默不語,終于明白教育他們的是南墻而不是你的好心提醒,別人的路讓別人自己走,自己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沒有義務說三道四。
人到中年萬事休,船到碼頭車到站。既然單位拋棄了自己,那麼,主動邊緣化也是一種選擇。堅守自己的奶酪,誰敢動就跟他沒完。對其他的名利,不爭不搶,但也不拒絕,順其自然、泰然處之。遇到好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