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王寶釧挖野菜」的梗,火遍全網,頻登熱搜。
網友們忽然扒出10年前的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把王寶釧挖野菜、吃野菜的劇照做成各種動圖、表情包,玩得不亦樂乎。
恐婚族拿她做擋箭牌,一被催婚,就反問道:「結婚有什麼好?吃18年野菜嗎?」
混職場的打工族說:「你看,沒份工作,被甩了,只能去挖野菜。」
就連偶像劇的彈幕上,都被一句句「想戀愛了?去看看王寶釧挖野菜冷靜一下」刷屏 ……
不懂就問,這個梗到底怎麼來的?
王寶釧、薛平貴是傳統戲曲《紅鬃烈馬》中的人物形象。
王寶釧本是宰相之女,因愛上窮小子薛平貴,不顧父母阻攔,在寒窯中與薛平貴成婚。
后來,薛平貴隨軍出征,救下了公主,做了駙馬。
而毫不知情的王寶釧仍望夫守節,獨居寒窯十八載。
在這十八年中,王寶釧不得不靠挖野菜充饑。
曾經,王寶釧是賢良的化身,可在當下的時代語境下,卻被網友戲稱為「戀愛腦鼻祖」,成了「傻女人」的代名詞。
乍一看,也覺得女人不該活成王寶釧,可細想之下不免思索:
對愛情的向往乃人之常情,對婚姻的渴望也不是什麼錯,感情世界錯綜復雜,不是一句「戀愛腦」可以囊括;
平衡婚姻與工作向來是生活的難題,謀生與謀愛難說孰輕孰重;終其一生,是為了別人還是自己,在很多人那里,也尚無定論。
但不管怎麼樣,想要活得幸福,總要保持清醒,分辨是非,為自己負責。
如果你有女兒,又希望她美滿一生,一定要告訴她這4句話。
1、愛情,是生活的花束,需要兩個人一起澆灌
前幾天看書,看到了企業家李開復講他父母的愛情故事。
當年,他父親李天民留學歸來,投身于救國救民的革命事業,以進步青年的身份,四處宣講。
一次露天演講時,站台下一個名叫王雅清的女學生,深受鼓舞,被李天民的慷慨激昂深深吸引。
演講結束后,王雅清立刻拜托朋友介紹,結識了李天民。幾番相處下來,二人墜入愛河,步入婚姻。
之后,生兒育女,攜手走過了幾十載的風風雨雨。
及至晚年,王雅清談起她與丈夫的初遇,仍會臉紅害羞,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其實,對他們而言,熱戀后的生活也是一地雞毛。
時代動蕩,命運顛簸,既要保全性命,又要養活一家老小。
李天民在外奔波,王雅清顧好家庭,他們像一對配合默契的挑山工,一起挑起家庭的重擔。
感情上雙向奔赴,生活上舉案齊眉,讓這對夫妻有了美滿的婚姻,也給孩子們創造了健康的成長環境。
他們不僅成全了自己,還培養出包括李開復在內的六個優秀子女。
王小波曾說:
在我一生的黃金年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愛,想吃,還想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這其中,愛是最大的向往,因為愛情的滋味,令人癡迷陶醉。
不可發否認,愛情萌生的那一瞬間,生活仿佛被打進無數陽光,枯燥的日常,頓時明亮起來。
但愛情就像泡騰片,入水沸騰一會兒,就會陷入平靜,波瀾不驚。
戀愛過后的婚姻,最需要兩個人以更成熟的心態對待。
所以,女孩們啊,愛情是生活里的花束,但這束花需要兩個人一起澆灌,才可保鮮。
我們之所以為王寶釧的苦守憤憤不平,多半在于薛平貴的不管不顧。
美滿的婚姻,需要互擔的義氣;幸福的愛情,也必然是相互對等的。
如果一段關系令你委曲求全、受盡磋磨,最好的做法,莫過于轉身離開,及時止損。
2、人這輩子,先謀生再謀愛
王寶釧的梗火了后,有人說:「她是宰相之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為什麼不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難不成,她就是喜歡挖野菜?」
玩笑之后,不免思索,人這輩子,到底是先謀生還是先謀愛?
我比較認可這樣一句話:越有經濟能力的女人越自由,喜歡一個人時不用因為錢而離開,不愛一個人時也不用因為錢而留下。
錢不是萬能的,但卻可以給我們想留就留的底氣,說走就走的能力。
熱播劇《玫瑰之戰》中,袁泉飾演的全職太太顧念,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她本是名校畢業的法律系高材生,嫁人后信了老公那句「我養你」,便放棄事業,回歸家庭。
十幾年后,當她完全脫離社會之時,卻等來了老公出軌的消息。
后來,老公因經濟紛爭被抓進警局,她只能硬著頭皮出去打工。
重回職場的她千難萬難,領導輕視她,客戶刁難她,但咬牙堅持下來后,顧念才恍然明白: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才有談情說愛的資格。
有獨立生存的技能,才有選擇命運的權力。
經濟上的獨立,讓我們有尊嚴地活著;精神上的獨立,令我們內心強大。
努力去工作,不管未來你身邊站著什麼樣的人,你都能挺直脊梁。
加倍地愛自己,不管這個人能陪你多久,你總有自己可以依賴。
他富有,你不會覺得高攀;他落魄,你也不會失去安全感。
所以,女孩們啊,愛情固然重要,但比起生存,仍要排在后面。
3、三分愛別人,七分愛自己
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中,曾有人勸王寶釧為自己活一次,但她卻說:「我這輩子,就是為薛平貴活的,他不回來,我就一直等。」
為了和薛平貴在一起,王寶釧拋棄了錦衣玉食的生活,斷絕了與親朋好友的往來,放棄了她的追求與愛好。
如果我身邊真有這樣一個女人,我很難嘲笑她,只會心疼。
心疼她不知道愛自己,心疼她錯失了很多美好,心疼她辜負了活著的意義。
微博超話#愛自己是了不起#中,網友@默默分享過她自己的故事。
她說,從結婚那一刻起,她就明白,不管嫁給誰,都是和自己過。
任何社會關系中,只有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日常生活中,帶娃干家務她和老公有分工,她總要留出屬于自己的時間,看看書、逛逛街,和好友聚聚會。
她堅持鍛煉身體,非常注重保養;她舍得為自己花錢,報了好幾個興趣班。
她把自己哄得開心,對家人也和顏悅色,女兒視她為榜樣,老公也欣賞她的活力四射。
當別人都在抱怨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時,她卻在婚姻里過得如魚得水。
畢淑敏在《愿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中說:「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愛自己。」
人生這趟征途,誰也不能陪你一輩子,做你一輩子的靠山。
父母,有老去的一天;愛人,有靠不住的時刻;朋友,會走散于人海。
所以,女孩們啊,一定要學會呵護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一個人成熟的標準。
4、任何時候,別放棄自我成長
關于王寶釧的故事,還有人感慨:「她不是不知道薛平貴攀了高枝,卻還執迷不悟?18年的苦白受了,一點長進沒有。」
我們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像王寶釧一樣,困死在一段關系里,拒絕成長,放棄突圍。
一下班就想葛優躺,什麼考職稱學技能,統統拋在腦后;每天圍著老公孩子轉,給自己一萬個不奮斗的理由。
并不是強加責任在女性身上,而是自我成長,是所有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桑德伯格曾有句話,送給全天下的女性:「不要過早地踩下剎車,不要過早退出賽道。」
周旋于家庭與工作,本身就是極大的挑戰,很容易讓人無暇顧及自己,放松對自己的培養。
可是,女孩們啊,如果不刻意提升自己,就只能原地踏步,看著別人蒸蒸日上。
自媒體作家@劉娜,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士,為了支持老公事業,像前文中的顧念一樣,做起了全職太太。
幾年過去后,老公倒是安分地很,沒沾花惹草的,她卻沒了朋友,沒了社交,接觸不到什麼新鮮事,像個一問三不知的老太婆。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這位女士決定改變。
她先找了份兼職,讓自己平穩過渡到職場;后又重拾起讀書寫作的愛好,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把時間一一切割,用學習把碎片化的時間填滿。
看著越來越棒的自己,這位女士由衷地對大家說:逼自己進步很累,但卻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
不為任何人,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們都應成為更好的自己。
寫在最后
網路上有人問:什麼樣的女孩容易幸福?
數千條留言總結成一句話:有賺錢的本事,有自愛的覺悟,有清醒的頭腦,有逼自己一把的勇氣。
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好,你若盛開,胡蝶自來,向往的愛情會有,期待的好運會來。
我們既不能因為網上的一個搞笑段子,就盲目地排斥愛情,仇視一切心動;也不能神化愛情,癡迷于虛幻的承諾。
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為自己的生活找尋亮光,把自己活成明媚的小太陽。
如果你有女兒,一定告訴她:愛情很美好,生活很美好,都因為你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