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覺無作為,愿君讀讀黃公望
2023/08/21

明末年間,有一幅畫傳到了著名的收藏家吳洪裕手上,他把這幅畫看得比命還重。去世前,跟家里人說了句:「這幅畫我得帶走,你們把它燒了吧。」

  家人看著吳洪裕最后一口氣都咽不下去,只好當他的面燒這幅叫《富春山居圖》的畫,侄子吳靜庵趕到,一把將畫從火盆里奪出。畫燒成兩截,前半截為《剩山圖》,后半截為《無用師卷》。

  畫這幅畫的人是一個元朝人,叫黃公望。

  生活里,我們走著走著,覺一生一事無成,便開始抱怨自己碌碌無為。人生若覺無作為,我推薦你讀讀黃公望。

  公元1269年,黃公望出生于江蘇常熟。他是那個時代最大的loser,從小讀遍四書五經,考科舉,到了45歲,才在浙西廉訪司當了一名書吏。官還沒做幾天,他的上司張閭,因貪污舞弊掠奪田產逼死了九條人命,朝廷抓了張閭,順道把黃公望也抓了。

等黃公望出獄時,已經過了50歲。想想這一生,也快走到了盡頭。

  某天,黃公望在屋里寫字,做官的朋友來了。跟他說:「跟我去做書吏吧。」 黃公望把筆一放,說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趕緊回吧,我也要出門了。」

  官場朋友問:「你要去哪兒?」

  黃公望答:「當道士。」

  黃公望門也不鎖,拂身而去,從此浪跡天涯。在古代,50歲已是人生暮年,也許等待黃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剩下死亡了。可死亡從來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時間也會跟著死了。

  對于黃公望來說,他的人生盛宴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黃公望學畫畫,想到了就立馬去學。他來到大畫家王蒙那里,王蒙是大畫家趙孟頫的外甥,棄官隱居于浙江余杭的黃鶴山。王蒙一看黃公望都年過半百了,就擺手說:「你都五十了,還學什麼呢?太晚了,回去吧。」黃公望并不在意,悶頭就學,在任何人看來,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可是黃公望偏偏在紙張上出發了。他每天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盯著對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眼都不眨。

  幾個月過后,黃公望畫畫大有長進。王蒙不解,跟在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黃公望坐在大石頭上紋絲不動,像個死人。

  後來他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你每天都坐在大石頭上,干什麼呢?」黃公望說:「我在看山看水啊,觀察鶯飛草長,江流潺潺,漁人晚歸。

  王蒙說了句:「那你繼續看吧。」之后的29年里,黃公望走遍山川,游歷大江,走哪看哪,極度專注,沒有人知道他去過哪里,好像他的行蹤是一個永恒的謎題。

  但是只要他安靜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是和他無關的。

  元朝至正七年,這一年黃公望79歲。那是一個秋天,落葉繽紛。黃公望和師弟無用,從松江游歷到浙江富陽。只見富春江,江面如練,漁歌唱晚,他跟無用說:「我不走了,我留下來畫畫。」

  無用說:「你自己留下來,沒有人照顧你怎麼辦?」黃公望一個人坐下,氣定神閑。不管無用師弟如何勸他,他也紋絲不動。

  79歲的黃公望在富陽住下,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邊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黃公望來到城東面的鸛山磯頭,坐在富春江邊的礁石上,拿出紙筆,對著江岸開始作畫。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將他推入江中。推他的人是張閭的外甥汪其達。當年黃公望供出了張閭的罪行,汪其達懷恨在心,查到黃公望的行蹤后,就下了毒手,要置黃公望于死地。黃公望掉進江里,差點沒命,正好有一個樵夫路過,把黃公望救了起來。 樵夫古道熱腸,跟他說:「我家住在江邊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黃公望步履蹣跚,跟著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驛道,來到一個叫廟山塢的山溝里。

  黃公望舉目四望,此處山巒起伏,林木蔥蘢,江水如練。整個富春江盡收眼底,景致奇美。黃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

  這四年里,天一亮,黃公望就戴著竹笠,穿著芒鞋出門,沿江走數十里,風雨無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來畫,心隨念走,身隨緣走,在他刪繁就簡的人生里,所到之處皆為風景。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99%的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黃公望就是這樣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關心、傾注的1%的美好事物上。

  周圍的人看著黃公望都說:「這個老人,都快死的年紀了。每天還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對于黃公望來說,死是一件并不著急的事,他每天快要忙死了,忙著做自己該做的事。總是有畫不完的畫,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他除了畫畫,還常常接濟村里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畫,落款「大癡道人」,讓樵夫帶到城里去賣,并囑咐:「沒有十兩銀子不要出手。」樵夫一聽,這張皺巴巴的紙要賣十兩銀子,覺得這老人準是想錢想瘋了。

  當他來到集市,鋪開那張紙。立馬有買家過來,掏出十兩銀子,買了就走。這以后,黃公望每兩三個月就讓樵夫去賣一幅,賣畫所得全部用來接濟村民。

  黃公望80歲那年,開始正式畫《富春山居圖》。 他要在這幅畫中講述一條河流的一生;他要在畫中,講述時代和人類的悲喜。

  對于別人來說,畫如此大畫,本來就是艱難的,更何況是一個80歲耄耋老人呢。

  可對于黃公望來說,他做每件事從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高興,我開心,這就夠了,我就是要在紙上出發。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狀不同,幾百棵樹木,棵棵姿態迥異。黃公望踏遍了富春江兩岸,背著畫卷,帶著干糧一路前行。漁舟唱晚,樵夫晚歸,山林寂靜,流水無痕都變成了他人生的注腳。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用四年,和河流真正地對話。對話中,可以說富春江讀懂了黃公望,黃公望也讀懂了富春江。

  四年之后,黃公望84歲,被后世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全部完成。

  在這幅畫里,有蘇東坡想看的「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纓。」

  黃公望仿佛聽到河流喜悅的聲音,也聽到了河流哭泣的聲音,聽到自己科考時的得意,也同樣聽到了他46歲時坐牢的痛苦。

  畫中,黃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畫里有8個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個。在黃公望看來,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別人看到,領悟與回顧,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600多年前,80歲的黃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

  三毛說:「等待和猶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殺手。」你一直在等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做你想做的事,又一直在猶豫中虛度時光。

  當黃公望將《富春山居圖》畫完,他長舒一口氣,重重將筆扔入江中,長吁——這一生,我完成了。

  這些年,他的師弟無用到處找他,公元1353年,無用師弟終跟隨著賣畫的樵夫找到了黃公望。

  當看到巧奪天工的《富春山居圖》時,無用師弟熱淚縱橫。

  而喜極而泣的黃公望則不發一言,悄然在畫卷題字,舉手將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圖》,贈予無用師弟。

四年的嘔心瀝血,黃公望毫不在意,與其獲取浮名,不如一場君子之交。

  一年后,黃公望長笑而逝。我們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朝的老人離世,在離世時,他臉上一定無比安詳,面帶微笑。他的一生毫無遺憾地走了。

  若你還算年輕,你還敢不敢沸騰一下血液,綁緊鞋帶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點兒去尋覓那些能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然后,此生無憾。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