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女人忽然走進泥屋。她嚇壞了頭頂的蝙蝠,蝙蝠從泥屋的一頭飛向另一頭,撲動的翅膀像翻動一本書。
屋外,一陣風吹過來,吹得野草波浪般起伏。柳樹枝條沙沙響,在破舊的墻壁上投下彎彎曲曲的影子。
一只烏鴉降落在平坦的屋頂上,「呀呀」叫了幾聲后忽而飛遠。女人轉身走出泥屋,渾然不覺自己已淚流滿面。
這是胡塞尼小說《燦爛千陽》中格外令人動容的一幕。
主人公萊拉回到逝去友人瑪麗雅姆的泥屋,用無聲的告白,追憶瑪麗雅姆平凡卻璀璨的一生。
《燦爛千陽》是一部關于阿富汗30年歷史的真實記錄,也是一部關于家庭、友情、信仰的感人故事。
胡塞尼借助女性的視角,帶我們走進一個殘酷、絕望、苦難的世界,同時又以希望、救贖和愛,來治愈所有傷疤。
瑪麗雅姆是不被認可的「哈拉米」(私生女),她善良勇敢,卻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凄涼一生。
萊拉出身優渥,卻同樣被卷入生活的漩渦,被迫在苦難中成長蛻變。
原本毫不相干的兩個女人,因為一場戰爭,從此有了宿命般的交集。
羅素說:
在一切道德質量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
每個布滿灰塵的面孔背后都有一個靈魂,而善良是棲息于靈魂中的不朽。
縱觀瑪麗雅姆和萊拉的一生,不難發現:
深入骨髓的善意,才是一個人最高貴的體面。
1
苦難,是生活的必修課
瑪麗雅姆的母親娜娜曾是富人扎里勒家里的女傭。因為懷上扎里勒的孩子,娜娜被趕出家門,流離失所,棲居泥屋。
瑪麗雅姆出生后,扎里勒每周四都會來泥屋看望母女二人,并順手為瑪麗雅姆置辦禮物。
父親的到來,成為一束光,照亮瑪麗雅姆混沌的天空。
但卑微的出身,為瑪麗雅姆一生涂上悲涼凄慘的底色。
15歲這一年,瑪麗雅姆決定離開泥屋,追尋扎里勒。
瑪麗雅姆本以為,扎里勒見到女兒會十分喜悅;但等待她的,卻是扎里勒的避而不見。
父親的態度令瑪麗雅姆十分懊喪。盡管不情愿,瑪麗雅姆還是被司機送回泥屋。
那時,瑪麗雅姆還不知道,自己的生活即將天翻地覆。
離開扎里勒,瑪麗雅姆回到泥屋。風吹柳條,瑪麗雅姆一眼就看到了娜娜的尸體。
瑪麗雅姆選擇離開,這讓娜娜崩潰絕望。這個苦命的女人,選擇自刎的方式結束悲慘的一生。
失去母親后,瑪麗雅姆被迫嫁給40多歲的鞋匠拉希德。婚后前幾年的生活,瑪麗雅姆還是覺得幸福美好。
好景不長,接連7次的流產,讓瑪麗雅姆的處境急轉直下。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拉希德對瑪麗雅姆更加怨恨和疏遠。
被打被罵,成了瑪麗雅姆的日常。拉希德經常會找借口來毆打她,甚或辱罵唾棄。
接二連三的遭遇,摧殘瑪麗雅姆的健康,也透支瑪麗雅姆的善良。
扎里勒不管不聞的姿態,更令瑪麗雅姆的處境雪上加霜。
命運的悲愴大抵相同,但瑪麗雅姆的經歷更讓人心疼。
丈夫嫌棄,父親冷漠,母親離故……
生活扼住瑪麗雅姆的咽喉,逼得她退無可退。但堅韌善良如瑪麗雅姆,她在孤獨無依中向下扎根,在寂寞無助中高昂頭顱。
終于,她等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萊拉。
巴夫說:
并非每一個災難都是禍;早臨的逆境常是福。
經過克服的困難,不但給了我教訓,并且對我們未來的奮斗有所激勵。
成年人世界的一個真相,人生無常,苦難經常。
好像剛過了一道坎,又迎來一道高墻。
誰都逃不過這個宿命,但總有人逆風飛翔,絕地反擊。
不論現實多麼殘酷,心懷良善,不屈行進,就抵得住歲月的雨雪風霜。
2
善惡,是人性的抉擇
因為戰爭,萊拉先失去了兩位哥哥,又痛失父母。
拉希德發現萊拉,并把她從廢墟中挖出來接回了家。
一個月后,萊拉從一個男人那里得到噩耗:她的戀人塔里克被炸身亡。
失去一切的萊拉,未來陷入一片黑暗。這時,扎希德開始刻意接近萊拉,頻繁示好。
出于女人天生的警覺,瑪麗雅姆曾在某天深夜勸說萊拉離開。但萊拉決定留下來,她要嫁給扎希德。
萊拉的舉動,深深刺痛瑪麗雅姆,也讓彼此之間的關系降至冰點。
直到有次,她們因為尋找一個攪米飯的長勺而爭吵,存在于兩人之間微薄的窗戶紙,瞬間被捅破。
瑪麗雅姆以為她和萊拉將老死不相往來,但生活總讓人始料未及。
萊拉生下女兒阿茲莎,扎希德變得更加不滿和暴躁。他時常嘲諷兩個女人,對瑪麗雅姆更是變本加厲。
萊拉不像瑪麗雅姆,她每次都要反抗扎希德。扎希德十分不爽,積怨加上怒氣,他把憤怒的火苗遷移到瑪麗雅姆身上。
但這次,就在扎希德抽出皮帶的瞬間,萊拉向他撲過去,成功地拖慢拉希德走向瑪麗雅姆的腳步。
瑪麗雅姆逃過一難,并重新審視和萊拉之間的關系。
兩人的關系日漸升華,從陌生到熟悉,從疏遠到親近,轉變成一種心心相惜的友情。
瑪麗雅姆也從阿茲莎身上,萌生出久違的母愛。她會親切地抱阿茲莎,任憑阿茲莎在自己懷里打滾兒。
直到一場火災,擾亂整個家庭的平靜。
火災之后,拉希德幾乎每天都在家。他打阿茲莎耳光,踢瑪麗雅姆,看萊拉不順眼。
失去生存來源,如何填飽肚子很快成為他們生存的關鍵。
雖然她飽受拉希德的毒打,但萊拉和孩子們,讓瑪麗雅姆看到希望。
為了不讓全家餓死,瑪麗雅姆主動尋求扎里勒的幫助。為了這個家,她選擇放下對父親的憎恨。
作家魯先圣在《善良的報酬》一文中說:
善良的人是不講報酬的,但是,生活對于善行的回報,卻在我們的世界上時刻發生著。
善良,其實很簡單。一次幫忙,一句安慰,一個微笑,都會讓他人如沐春風。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因果輪回,未來某天,你付出的善意,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你身上。
3
最高貴的體面,是心懷善念
日子向前走,人也被裹挾著無法停歇。
塔里克奇跡般地站在門口時,萊拉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
一瞬間,萊拉恍然大悟:原來那場生離死別,只是拉希德導演的一個騙局。
萊拉揭穿了拉希德多年前的一個陰謀,而同時拉希德也撕破了萊拉多年前的一個謎。
阿茲莎,并非拉希德的親生骨肉。萊拉是為了塔里克的孩子,才嫁給了拉希德。
二人爆發激烈的爭吵。
爭執中,拉希德揮起皮帶對著萊拉抽過去,打得萊拉鮮血直流。
萊拉也不服軟,扯著拉希德摔倒在地上,相互扭打。拉希德雙手扼住萊拉的脖子,萊拉的臉色已經變紫。
見狀,瑪麗雅姆鼓起勇氣,沖出屋子,在工具棚屋中抓起了一把鐵鍬。
這一次,瑪麗雅姆使盡渾身力氣,高高舉起鐵鍬,對著扎希德狠狠砸下去。
扎希德死了。
瑪麗雅姆勸說萊拉帶著孩子離開,去投奔塔里克。為了保護孩子,瑪麗雅姆選擇一人承擔所有。
天一亮,瑪麗雅姆主動投案,甘愿淪為階下囚。
直到生命的盡頭,瑪麗雅姆都沒有后悔自己開始的選擇。
她出身低賤,是一根雜草,是「一件人們不想要的東西」。但當她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是一個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的女人。
戰爭結束后,萊拉和塔里克參與了恤孤院的重建。萊拉聽從了瑪麗雅姆的召喚,她拋棄了仇恨,投身到戰后重建的工作。
萊拉又一次懷孕,她和塔里克決定:如果是女兒,就喚她「瑪麗雅姆」。
看過這樣一句話:
在上帝向人類揭示美好未來的那天到來之前,人類的全部智慧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字:等待和希望。
瑪麗雅姆歷經無數磨難,終向死而生,將生的機會留給她愛著的萊拉和孩子們;
萊拉繼承瑪麗雅姆「遺志」,帶著愛和憧憬,奔向燦如千陽的絢爛國度。
瑪麗雅姆的生命,將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
愛,永不消逝。
4
《燦爛千陽》這個名字很美。
它來自于一位名叫賽依伯的詩人的詩句:
人們數不清她的屋頂上有多少輪皎潔的明月,也數不清她的墻壁之后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瑪麗雅姆如流星照亮萊拉的天空,在她的世界短暫停留,稍縱即逝。歷經苦難而活下來的萊拉,選擇將瑪麗雅姆刻進靈魂深處,此生不忘。
兩個同病相憐的女人,即便遭受生活的毒打,依然心懷善念,向陽而生。
人這一生,不是在經歷苦難,就是在去往苦難的路上。
我們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卻能拓展生命的寬度。
積善成德,圣心備焉。
善良,是一個人最高貴的體面。
哪怕歲月染上塵埃,長出苦難的斑駁,我們也要心懷善念,蓬勃地活在此時此刻。
往后余生,愿我們都能與善良結伴,走過寒冬的凜冽,迎來暖春的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