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利不可獨,謀不可眾
2023/08/21

01. 利可共,而不可獨。

人心趨利避害。有利益好處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著。如果有人獨占了利益而不與大家分享,那麼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帶來后患,結果就是通常說的「獨利則敗」。所以一個人面對利益要懂得權衡取舍,拿自己該得的那份,甚至有時候為了避免后患,舍棄部分自己應該得的利益。

曾國藩早期以道義號召眾人與他一起抵擋太平軍,認為有道義就足夠了,就能感召別人,「振臂一呼,應者云集」,但是他慢慢發現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問幕僚趙烈文:「眾皆出我下,奈何盡歸胡公?」

趙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發不了財,不走還等什麼?)

曾國藩又問:「當如何?」(那該怎麼辦?)趙烈文回答:「集眾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眾人的私心來做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公義!)

曾國藩連連點頭,從此以后對有功的部下大力獎賞,特別是擔任欽差大臣、兩江總督以后,經常利用一切機會保薦幕僚當官。于是曾國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濟濟。

同時曾國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制,注重針對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措施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軍心一統,為最終成就平定太平軍的功業奠定了基礎。

有時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為他們無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會使他們低估最基本的常識,忽略普通人參與事業的本能動機,把道德上的瑕疵視為不可饒恕的過錯,并將別人的付出和犧牲視為職責之內的理所當然。

個體可以在道德上追求無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對群體要寬容普通人的比較庸常的動機。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討生活,畢竟英雄好漢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鹽。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卻要靈活變通。「人以利動」,這是基本的人性事實。道義可以號召少數人,卻不一定能籠絡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讓人尊敬,卻不一定能讓人服從。

韓信這樣評價項羽:「項王對待長輩謙恭,對待弱者仁慈,對待病者體恤,但這不過是婦人的美德。

項王對待立功的健兒吝于賞賜,對待勇武的壯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杰終究要離他而去。」

劉邦問陳平:「我與項王有什麼區別?」陳平回答說:「大王粗野傲慢,項王謙遜有禮。」劉邦又問:「那你為什麼棄項王而歸我?」陳平回答:「對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賜,項王則很少封賞。」

正因為項羽不愿意與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沒有多少人愿意追隨他,最終就是一個「獨利則敗」的結局,而劉邦則把自己的所得利益與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02. 謀可寡而不可眾。

謀劃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見的幾個人一起討論,而不要聽眾人的泛泛之論。正如古人所說,「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也類似于今天的「重大決策專家咨詢論證」。

對個人來說,決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也無法與眾人商量。因為一些人生大的決策關乎個人的世界觀,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恐怕也很難被別人說服。別人的立場不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

集思廣益的前提是對有價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價值的看法往往不會很多。《淮南子·人間訓》:「今萬人調鐘不能比之律,誠得知者,一人而足矣。

」參與決策的人的數量并不等于質量,低層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產生高遠的智慧,所謂「眾謀則泄。」

曹操說:「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有道之人,有真知灼見的人,是完全可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特立獨行的。

另一方面,一些謀劃也不宜讓很多人知道,韓非子說:「事以密成,語以泄敗。」《三國演義》中的董承就是一個例子,董承四處游說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謀。董承自以為「滴水不漏」,誰料他的小妾與家奴秦慶童暗通款曲。秦慶童出于舊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結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殺害。

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決策也不必四處宣揚,唯恐眾人不知,很多事情要低調地去做,不要太張揚,因為只有低調、不張揚地去做,阻力才小,障礙才少,等事情做起來了,有些可能的障礙無形中就消失了。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