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97歲楊振寧和43歲翁帆是愛情?網友:結婚15年幸不幸福一看便知
2023/05/19

這些年,楊振寧太紅了。

人紅是非多,自然楊先生也備受爭議。

其實這些爭議,總結下來無非幾點:

1、楊振寧美國讀完博士后,建國之初沒有選擇回國,換言之,他可能「不愛國」 ,他為什麼沒有回國,到底是怎樣的無奈與抉擇?

2、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中國人(獲獎時還是中國國籍), 獲獎后跟當初一起獲獎的李政道分道揚鑣,雙方各執一詞,到底孰是孰非?

3、2004年,在原配杜致禮去世不久,回到中國,娶了年齡相差54歲的小嬌妻翁帆,

「爺孫戀」引起了輿論地震,再次將他推向風口浪尖,他是怎樣想的?

4、楊振寧在物理界的地位到底排第幾?有人說他僅次于愛因斯坦,世界前三,有人說他是研究物理理論的,實用性較差,他的學術成就到底價值幾何?

5、2015年他放棄美國國籍,又成為中國公民,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不在,祖國強大了又跑回來養老?做人太精? 他是不是真的于國無益,只為安享晚年而回歸?

6、2017 年楊振寧遺產分配公布,翁帆15年青春只繼承一套別墅使用權,到底值不值? 「楊翁戀」到底算不算愛情?這讓吃瓜觀眾操碎了心。

「驚世駭俗」的「忘年戀」

2004年,楊振寧和翁帆登記結婚,54歲的婚姻差距,加上楊振寧如雷貫耳的國際地位,當年引起了全國媒體的一場地震,28歲的翁帆嫁82歲的楊振寧圖什麼呀?這段婚姻里面,到底有多少真情?

楊瀾曾問翁帆: 「面對這樣一個男人,你是怎麼區別愛和崇拜的?」

翁帆說: 「一個你崇拜的人,對你表達喜歡或者愛,你是很容易愛上她的。

顯然,翁帆對楊振寧的愛,從崇拜開始,他是她的「人生領路人」。

楊振寧追求翁帆的時候,寫過一首詩,說翁帆是上帝給他最后的禮物。因為翁帆,他又煥發了人生第二春,年輕了至少20歲。他說自己年齡上老了,但是精神上還依然年輕。

在這段婚姻之前,楊振寧和杜致禮在美國有過一段53年的圓滿婚姻,楊瀾問翁帆:

他的上半場她沒有參加,會不會遺憾?

翁帆是這樣回答的: 沒有參與可能會遺憾,但是現在的他經歷了沉淀和閱歷,能陪在我身邊,我很幸福。

其實,翁帆也有過一段2年的短暫婚姻,跟一個普通的香港人,婚姻失敗后,她選擇了繼續讀書,考上了廣東外語貿易大學碩士,她認為象牙塔的生活可以脫離煩惱,而跟楊振寧在一起,她的生活是象牙塔中的象牙塔,她很幸福。

15年前,很少有人信,如今15年過去了,部分吃瓜觀眾信了。2017年,楊振寧公布了遺產分配:妻子翁帆僅有清華大學的一座三層小別墅的居住權,產權仍歸清華大學所有。

表面看起來楊振寧如此冷血,其實他又何嘗不是為了翁帆名聲考慮而公布這件事呢,15年婚姻已經在細節中人盡皆知,他公布沒有任何遺產給翁帆,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不愿意翁帆承受嫁給他是圖名圖錢這個惡名呀。

楊振寧曾說過一句話很出名,關于記者問他是否希望翁帆以后改嫁問題的:

「年老的楊振寧希望她改嫁,年輕的楊振寧不希望她改嫁。」

這個回答既羅曼蒂克又非常理智,楊振寧在訪談中這樣講: 「人生是非常復雜的,感情也非常復雜,不能說簡單的對與錯。」

是的,從愛情完美主義角度講,沒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會再婚,但是現實中,也許就會改變,但是也不能說,這就不算愛情。

沒有翁帆,楊振寧也一定會再娶,但是不能說,這15年的婚姻,不是愛情, 更不能說,一個人因為年紀大了部分器官衰竭了,就不配有愛情。

關于國籍問題和愛國問題

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2015年放棄美國國籍,2017年再次成為中國公民。他曾寫過一篇文章《關于放棄美國國籍》:

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國國籍的, 當時做這個決定曾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1983年在一本書里,我曾經說我父親到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放棄中國國籍。2015年4月1日,我放棄了了美國國籍,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是一個給了我做科學研究非超好的機會的國家。 我感激美國。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國朋友不會贊成我放棄美國國籍。我一直記得我與摯友熊秉明曾經的對話。他說:「你的父親雖已過去,你的身體里還循環著她的血液。」我說:「是的,我的身體里循環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這里面信息量很大,加入美國國籍,很痛苦糾結過, 他痛苦什麼?

這不得不說,解放之后文革之前新中國的情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絕對是中國嚴重困難時期。

國內:1950-1953年土地革命等社會,主義大改造,化私為公,1956年八大之后,進入大躍進時期,隨后1959-1962年,又是「3年自然災害」,期間三反五反等運動,國家在迷茫中探索,來回糾結,很快1965年文革小組開始籌備。

國際:中國和蘇聯親近,蘇美兩極冷戰,中美關系緊張。

而彼時楊振寧在美國,42歲人到中年,有了3個孩子,為人父為人夫,他責任很大。

他從1945年赴美國芝加哥讀書,到1948年博士畢業后,美國第一站是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這里他開始與李政道合作,1957年倆人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倆人徹底分道揚鑣,直到1966年,也就是加入美國國籍后,第一年他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第二年他成為了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物理研究所所長。

于國于家考慮,楊振寧選擇美國國籍是經過真正考慮和一番糾結了。

人們對楊振寧的苛刻,是因為有錢學森和鄧稼先的對比,錢學森1949年新中國誕生后,就籌備早日回國,后遭到美國軍事部門監禁,直到1955年10月,歷經艱險才回到祖國,中間吃了太多苦頭。

鄧稼先1948年至1959年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后,畢業當年就毅然回國。

為什麼楊振寧沒有學成之后立馬回國?因為他是研究前沿物理的,不是應用物理的,回國也造不出原子彈。美國有著最好的科研條件,後來放棄美國國籍,但仍感激美國的情感大概來源如此。 楊振寧確實很西化,但是也沒有忘根。所以,也不能單純地批評他并不愛國。

不過,有一件事,確實滑稽的很,1964年3月,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楊振寧回國探親,問好友鄧稼先: 這是否是中國人自己研制的?

鄧稼先請示周總理后回信告訴他: 「是中國人自己研制的。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報》號外

楊振寧看后淚流滿面,後來他在楊瀾訪談錄中這樣回應當時激動復雜的情感:

有中國人終于能自己研制原子彈的自豪,有自己沒有回國貢獻一份力量的悔恨,有好友鄧稼先成為兩彈元勛的嫉妒。

他毫不避諱自己作為一個人的那份真。

這點,楊振寧是個偉人。如果他說,只因為第一種情感而流淚,聰明的人都會鄙視他,因為沒人信。

遺憾的是,1985年鄧稼先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患了癌癥,1986年7月29日,全身大出血,終年62歲,臨終前他告訴妻子: 「假如生命結束后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

鄧稼先的一生相比,楊振寧確實有些慚愧,鄧稼先小時候外號「鄧老憨」,楊振寧外號「機靈鬼」,誰知道三歲看八十,從小二人的性格就注定了日后的不同命運。

2017年3月,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曾就楊振寧先生放棄美國國籍也進行過討論,其中有人認為楊振寧為人很「精」, 妻子翁帆也寫了一篇文章,證明其實楊振寧很「傻」,例子如下:

1971年夏天,楊振寧回國探親,之后他回美國許多大學和中國城,做介紹新中國的演講,介紹「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他的舉動曾經讓中央情報局多次找他「談話」。1970年后期,他出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強調中美建交的必要性,期間遭到國民黨駐美機構的辱罵,確實承擔了一定政治風險。

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破冰,1979年1月1日,正式建交。

他曾說:很欣慰,多年來,為了幫助建造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友誼橋梁曾做過一些努力。沒有這座橋梁,世界不可能真正的和平與安定。

楊振寧先生,做人確實精,他精致的像個鵝卵石,在那個復雜的世界格局中他游刃有余,在中美關系上他確實錦上添花了一把,但無論如何,這個美國籍的中國人,一直在找機會回報祖國,也是事實。

70年代總后期開始,楊振寧對中國的貢獻確實不小:

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議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

1983你那,在楊振寧建議下,在中科大少年班設立計算機軟件專業。

1997年,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全部捐出,用于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2003年,楊振寧回北京清華園定居。清華大學蓋了三幢「大師邸」,一幢給楊振寧,一幢給姚期智,一幢給林家翹,姚和林都是楊振寧勸回來的。

諾貝爾物理獎地位幾何?

美國物理界評價: 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學全才。

楊振寧被罵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年建國之初,他沒有跟鄧稼先一起回國,這就能說他不愛國嗎?

1951年,楊振寧長子 楊光諾出生。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因為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志在必得

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后,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

取得諾貝爾獎的最大意義,就是幫助一些中國人克服覺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

與李政道的恩恩怨怨:

1946年李政道來到美國,師從著名物理學家費米學習理論物理,楊振寧比李政道高兩個年級,兩人都是西南聯大校友,1949年,在楊振寧幫助下,李政道來到普林斯頓物理研究院,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1952年,兩人還受邀與愛因斯坦見面,院長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曾說:

李政道和楊振寧坐在草地上討論問題的畫面,是普林斯頓最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

后與因為論文署名順序問題,倆人心有芥蒂,楊振寧認為自己比李政道年長,應該排在前面,但是按照國際署名慣例,應該是李政道在先。之后李政道離開普林斯頓去了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直到1956年,他們再次合作發現了「宇稱不守恒」,在「核子物理女王」華人物理學家吳健雄博士三個月的實驗證明,證明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恒。1956年來人公布該理論,1957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即宣布獲諾獎。

兩人前去斯德哥爾摩領獎時,楊振寧提出是,授獎時他希望能按照年齡順序在李政道之前受獎,夫人杜致禮則想在出席晚宴會場時走在楊振寧后面,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大驚,完全不同意。楊振寧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秦惠不想讓國人看不起,不想讓這件事鬧出笑話,勉強同意。

後來,美國記者寫了一篇《宇稱問題測記》,講述了宇稱不守恒的發現始末,楊振寧收到文章校樣后,講文章中又「某些令人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希望他的名字寫在李政道前面,他夫人杜致禮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前面,因為杜致禮也比秦惠年長一歲。

至此,李政道極度失望,兩人停止合作。

2000年,《自然》評選了人類過去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只有20人上榜,楊振寧先生在這個評選之中,名列18位,成為榜單里唯一一個在世的物理學家,名單包括: 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定諤、波爾、海森堡等。

楊振寧曾說,愛因斯坦是物理的黃金時代,他趕上了白銀時代,而現在是青銅時代,青銅的特點是理論物理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有大的發展可能。在這個時代,他只能做探究一些基本的研究,但這沒有停止他的腳步。

看看他的朋友們怎麼說:

日常生活中,楊振寧簡潔之美。

朱邦芬發現,一起吃飯,時間長了之后,點菜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楊振寧點了,因為他愛吃的就那幾樣:辣子雞丁、酸辣蛋湯、加個蔬菜,再來個紅燒肉,他的樂趣在物質享受之外。

物理學家伯恩斯坦曾狐疑普林斯頓時期楊振寧與李政道的合作情景: 他們討論任何物理問題,都是興致昂揚,而且常是用極大的嗓門。

翁帆在2007年出版的楊振寧文集《曙光集》中談到他的一個習慣: 有時半夜起床,繼續準備文稿,往往一寫就是一兩個小時,他總是說,一有好的想法,就睡不下來。他的寫作習慣很有意思,他靜靜地坐著或者躺著,舉一只手,在空中比劃著,我問他:「你在做什麼呢?」他說:「我把正在思考的東西寫下了,這樣就不會忘了。」曾習慣,已經跟隨他幾十年了。

面對他關心的重要問題,他總是忍不住發表意見,動不動就我還是要寫篇文章,我要表明我的觀點。2016你那,他發文反對中國建大型對撞機,再度引起輿論熱議。

翁帆嫌棄他過于直率, 「你何苦 要寫呢?過后又有人要罵你了。」

楊振寧回答: 「我不怕。我講的是真話!」

楊建鄴印象深刻的是他在1996年聽楊振寧演講時的一個細節。當主持人介紹楊振寧于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時,楊振寧立即舉手加了一句

: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

另一個細節也很能反映楊振寧的性格。香港中文大學很早就想授予楊振寧名譽博士學位,但楊振寧一直沒有接受,因為在1997年之前,授予儀式上有一個英國傳統,接受榮譽學位的人要到英國校監面前鞠躬,然后校監拿一根小棍子在接受者頭上敲一下,而楊振寧不愿意對著英國人行這個禮。等香港一回歸,校監是中國人了,他立即接受了。

好友黃昆有個極貼切的評價 :楊振寧是一個最正常的天才。

人無完人,楊振寧是物理界巨人,但是他也是正常的天才,他確實很「精」,但是也不能說「錯」,如今為中國做了這麼多事,對他過于「苛刻」的國人,是不是也應該選擇放下了?

楊絳:人生沒有更好的年齡,只有最好的心態
2024/04/18
弘一法師:當你的修為越來越高時,會真正理解所有的人和事
2024/04/18
張愛玲:別炫耀,靜默才能凝聚生命的精華
2024/04/18
楊絳:嫁人要麼嫁能讓你衣食無憂,要麼嫁疼你入骨的
2024/04/18
讀懂了《挪威的森林》,方知人生沒有永遠的陪伴,只有不斷的離別!
2024/04/18
《簡愛》:懂得取悅自己,是人生最高級的活法
2024/04/18
人生若覺不幸運,不妨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
2024/04/18
《挪威的森林》里這12句話,說出了12個人生的真相,句句戳心
2024/04/18
《牛虻》:不努力變好,怎麼對得起受苦的自己
2024/04/18
蔡康永:人生不是拿來用的,真正有意義的東西,往往都是無用的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