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關于史鐵生的紀念活動中,著名哲學學者鄧曉芒說:每個人心靈都有殘障,其實他比我們更健康。
在史鐵生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與殘障作伴,他最初也抱怨命運,跑到地壇里拷問上帝為何如此殘酷地對待他,最后他得到一個答案,上帝讓你來到這個世間,順便也保證了你的結局,這一生要得到和失去什麼,都在上帝的劇本里。
殘障是什麼呢?
比起上帝的無所不能,人所不能就是殘障。
01
鄧曉芒讀史鐵生的作品,從一個哲學家的角度說:
「史鐵生在中國作家中是對哲學問題思考得最全面、最深入的一個,也是以他的文學天賦表現得最生動、最具震撼力的一個。雖然他是不容易讀懂的,但是從未來看,我認為他的作品必將逐漸呈現出思想的前所未有的深度和超前性。」
史鐵生寫了很多小說,也寫了很多散文。
在他的作品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散發著對生命的沉思,充滿了對神性和人性的拷問,他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命運的黑暗。
《務虛筆記》出版后,周國平讀了,贊嘆不已,他說:
在經歷了絕望的掙扎之后,他大難不死,竟然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健康。
此時的史鐵生,雙腿早已癱瘓,身上常有一股尿騷味,上帝也還不輕易放過他,還讓他受各種病痛的折磨,他把人比作一架飛機,兩個腎就是發動機。
可是,他的兩個發動機都出了問題,史鐵生這架飛機,隨時都墜毀的危險,腎上的問題嚴重得只能靠透析活著。
周國平聽說了史鐵生的狀況,擔心他已經沒法繼續寫作了。
他的擔心實在是有道理的,因為那時候的史鐵生,每三天就要透析一次,每次透析要好幾個小時。
透析前后,他都飽受折磨,而透析中,他看著自己的血從身體里流出來,又流回身體里,更加不要說創作了,也就是說,三天時間,史鐵生只有一天會稍微有點精神,但病成這樣,能有啥精神呢?
可是就是這樣,他還是創作了《病隙碎筆》,出版后,周國平見了,驚訝得不行,以為里面難免會有潑婦罵天的抱怨。
讀完后,他發現,竟然沒有一點抱怨,有的都是積極的思考,有的都是積極的對命運和殘障的思考,有的是對信仰的思考。
周國平說:「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經能夠十分自由地離開肉身,靜觀和俯視塵世的一切。」「他看到了信仰的真相」「懂得了真正的信仰」
02
殘障之初,他思考生死,想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最終得到的結果是:
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而在地壇那些人的身上,他又看到了上帝這一出人間戲劇的需要,那對每天在園子里散步的夫妻,從中年變成老年。
還有那個喜歡唱歌,卻唱得不是很好的人,也和史鐵生互相說了「你好,再見」之后再也沒見過。
那個想靠長跑改變命運的人,卻總是陰差陽錯地差之毫厘,幾年后,他和史鐵生相互叮囑「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
後來,這個人去了很遠的地方生活。
他還遇見一個飲者,一個捕鳥的漢子,一個女工程師,還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可是後來他發現這個女孩腦袋并不聰明。。
他也發現,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
多年后,在《病隙碎筆》里,他說: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隨意調換。」
史鐵生扮演的是一個什麼角色呢?
二十歲上下雙腿癱瘓,後來又是各種生病,記者問他的職業,他說是生病,業余寫一點東西。
確實,他寫的東西,都是這樣。
《病隙碎筆》更是如其名,是他透析之余,一點一點寫出來的。
但是他智慧地說:
我們每時每刻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
03
史鐵生講了一件讓他后怕的事。
剛坐上輪椅的時候,大夫擔心他的視神經也會作亂,隔三差五推他去做檢查,但并不把實際情況告訴他,怕他承受不住。
事后才告訴他,說他已經逃過了一場大兇險。
這次經歷讓他后怕不已,因而常常瞑揖默謝。
他說:
人有一種壞習慣,記得住倒霉,記不住幸運,這實在有失厚道,是對神明的不公。
但如果有人勸他去燒香,求神給他好運,還他健康,他總是不干,因為他覺得,滿腹功利不是對佛法的尊敬,就算是去燒香,也不該有那樣的要求,不該以為命運欠了你什麼。
「莫非是佛一時疏忽錯有安排?倒要你這凡夫俗子去提醒一二?」
史鐵生覺得,就算是求,也該是求一份智慧,以醒貪迷。佛門清凈,憑一肚子委屈和一沓賬單,實在算不得什麼朝拜。
人間苦難不斷,所以才需要信仰,但信仰不是滿腹功利的訴求,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做的投資,倘若不是這樣,就只是人間的游戲,而非真正的信心。
周國平說:史鐵生看到了真正的信仰,找到了信仰的真諦。就在于此,信仰后面,是沒有許諾的,但信心就是道路,就是永恒。
04
在信仰這件事上,史鐵生說:約伯的信仰是真正的信仰。
約伯信仰上帝,但上帝給他的,不是福樂,而是接連不斷的苦難。
約伯為人正直,行善離惡,敬畏上帝,他有7個兒子,三個女兒,有7000頭羊,3000個駱駝,還有很多牛。
可是突然有一天,約伯的牲口被人全部搶了去,全部的子女也突遭意外死亡。
這還不算,上帝還拿走了約伯的健康,讓他貧病交加,渾身上下長怪病,受盡折磨,妻子勸他一死了之,但約伯覺得,人可以從神手里得福,也可以從神手里得禍,人都要接受。
約伯也曾動搖過,他質問上帝: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者,為什麼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難?
但上帝仍然沒有給他什麼許諾,只是說約伯不懂苦難的意義,上帝將他的偉大創造指給約伯看,意思就是說,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無比的現實,這就是你不能從中單單拿掉苦難的整個世界。
人這一生,就要接受者威力無比的現實,不能單單拿走福樂,也不會全部都是苦難。
世界就是這樣的世界,就是一個整體,人只是他的一部分,它不會為了單個的人而更改整體的意圖。
史鐵生說:
人不可以逃避苦難,但希望與你同在。
信仰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苦難是無法逃避的,但苦難不僅僅是苦難,苦難之中,神也會告訴你,希望就在前面。
05
史鐵生繼續思考,發現有三類神。
第一類自吹自擂好說瞎話,聲稱萬能,其實是扯淡。
第二類喜歡惡作劇,玩弄偶然性,讓人找不著北。
第三類神博大、仁慈、完美。
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是給路,只要你想走的路,他都會給你,你可以走向任何地方。
說他完美,則是在于人永遠是殘缺的,所以人要走向美,走向善。
在這三類神中,該向誰祈禱呢?
當然是第三類,他把行和路做同一種解釋,保證了與人同在,路沒有盡頭,便是他遙遙地總在前面,保證著希望永不枯竭。
史鐵生說,他尋找這一類神已經多年,才有了一點體會。
對神的思考,史鐵生不是抱怨神的不公平,而是看到了在神的完美的鏡子前,人人都需要懺悔。
「發現他人之丑惡,等于發現了自己之丑惡的可能,因而是已經需要懺悔的理由了。」
一個人,看到他人之問題,就是看到自己之問題的可能性,因而時時警惕。
所以他說:人所不能,就是殘障。
因為他看見的,已然是神的完美。
06
我喜歡讀史鐵生,因為我覺得他是智慧的。
我之所謂智慧,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但看清不是為了厭倦,而是為了理解背后的本質。
我喜歡讀史鐵生,是因為他從人身上看到神性。
人性在世俗中,和世俗融為一體,而神性則上揚著,里面有神的痕跡,博大,完美,慈愛。
我喜歡史鐵生,因為他告訴了我,苦難并不可怕。
苦難并不可怕,而是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存在著,它不是作為幸福的對立面,而是與幸福攜手同行。
就像村上春樹說:死不是作為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存在。
生活艱難的時候,讀史鐵生,你會看到,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內心困惑的時候,讀史鐵生,你會看到,恰恰是神的完美映照了人的殘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