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像是一間房子,若什麼都藏,就會變得雜亂不堪。越往前走,積累得越多,身上的壓力就會越大,若不定時清理,腳步會越來越沉重。
一個人,什麼都舍不得扔,并非一件好事。
莊子說:「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什麼東西都舍不得扔的人,往往會有這樣的命運。
心理學中,曾指出:「一個人,什麼都舍不得扔,大抵是因為什麼都想要。
什麼都想要的人,很容易抓不住重點。」
就像是點了一大桌子菜,但吃不了那麼多,最后都壞掉,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什麼都舍不得扔的人,喜歡家里堆得滿滿的樣子,覺得這樣才會有安全感。
可是放眼過去,一片雜亂,想做點什麼卻不知從何做起,找點東西要浪費很多時間。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也會出現不果斷,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情況。抓不住重點的人,往往很容易活得迷茫。
因為,他無法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走什麼樣的路。
無法讓自己輕松,不知道什麼才是最該珍惜的東西。人來人往,道路四通八達,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斷舍離,善于舍棄自己不喜歡的、沒用的東西,給自己創造出自己喜歡的生活空間,給自己節省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什麼都舍不得扔掉的人,往往很戀舊,喜歡沉溺在過去。
總覺得,一個物件,有了特別的回憶,有了特別的意義,舍不得扔掉。
《老閨蜜》中的梅姨,一直守著咖啡店,就算精力有些跟不上,服務生招不上來的情況下,也不愿意關店。
只因為這個店是兒子在世時經營的,她無法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
墻上有兒子的照片,或許與兒子相關的人會來到這里,給她講一講關于兒子之前做過的事情。
痛苦反復侵襲,看似開朗樂觀的梅姨,其實內心的傷痛沒有辦法治愈。在朋友的幫助下,她放下心結,離開了咖啡店,選擇了一種嶄新的生活。
走出來,她之前的傷口才能慢慢愈合,內心會感受到更多的美好和快樂。
什麼都舍不得扔的人,往往是因為被回憶困住了。如若,一個人與眼淚與愧疚、悔恨為伴,人生將變成苦海,看不到上岸的路。
舍不得扔掉過往,就無法過好當下的生活。
托·富勒說:「記憶就像一只錢夾,裝得太多就會合不上,里面的東西還會全部掉出來。」
人這輩子,真正好的活法,是對過去的事情,學會放下。即便再難,也要努力嘗試著讓自己解脫。沖破回憶的枷鎖,才能看到新的希望。
做人沒有主見,什麼都舍不得扔,總覺得清理掉什麼都很可惜。不破不立,若不肯「去舊」,就沒有辦法「納新」。
《斷舍離》這本書中寫道:「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去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盡管放手。」
什麼都舍不得扔掉的人,很優柔寡斷,做決定總是想得很多。
什麼都舍不得扔掉,什麼都不想放棄,就無法向前。一直停留在原地,才是件最可怕的事情。
就像你的人生,找到一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全心全意為其付出即可。
其他的都可以「斷舍離」,讓自己變得專注一些,會有更好的結果。
當你不再被往昔的一些事情束縛,可以沖破慣性思維,提升自己的層次,那麼命運也會隨之改變。
人的精力有限,再優秀的人也不可能樣樣在行,什麼都能做到最出色。
抓住自己最想做好的一件事,并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專注去做好這一件事,人生會有更好的出路。
不把自己困在回憶里,在心里快速劃上句號,開始新的征程。
懂得舍,才會有得。不要因小失大,做出本末倒置的事情。
做一個有主見的人,累了就要懂得放手,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輕裝上陣。學會斷舍離,生活才能變得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