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永不服輸的人生,究竟能有多燃?
2023/08/18

1.

高適第一次參加工作的時候,就已經50歲了。

孔子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意思是你都五十歲了還沒有成就,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共識。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狂熱地吹捧那些少年天才,7歲詠鵝的駱賓王,10歲寫論文的王勃,18歲聞名天下的王維。

年少成名,一個多麼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詞,相對來說,大器晚成則總是讓人讀出一絲遺憾,一聲嘆息。

高適當然也知道出名要趁早這個道理,年輕的時候,他比很多人要自負,比很多人要自信,根本不相信自己會泯然眾人,更不曾想過自己會混得像後來那麼差。

高適的自負不是沒來由的。

他的父親官居刺史,相當于地方市長,而他的祖父更牛,乃是正三品的開國大將,還封了平原郡公。

高適妥妥的官三代,將門虎子啊!

任何人有這樣的出身,都難免不可一世。

可惜富不過三代,到了高適這一代,祖上的榮耀和顯赫早已成了過往云煙,再加上父親早逝,留給他的,唯有不多的家產和骨子里的傲氣。

高適自信非凡,當別人都在為科舉考試頭懸梁、錐刺股,通宵苦讀的時候,高適同學在干嘛呢?

人家要麼隱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學書劍,要麼就在四處漫游。

聽起來似乎跟李白同學有點像。

你別說,高適和李白還真蠻像的。

李白的愛好:才術信縱橫,世途自輕擲。

高適: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

縱橫術是啥呢?

就是經營天下的謀略。

史書記載高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義。

李白也自稱: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普通人的夢想不過是清華北大,當畫家當科學家,可人家的夢想是輔佐皇帝治理天下,你就說狂不狂?

正是因為志向高遠、性格自負,高適和李白一樣,不愿意走尋常路,不屑于升級打怪擠破頭沖刺科舉,而是四處漫游,結交權貴,希望可以快速進入仕途。

可惜現實總讓人撞得頭破血流。

2.

公元720年,20歲出頭的高適帶著書劍和不多的盤纏來到帝都長安,準備大展身手。

盛世的長安,車如流水馬如龍,壯觀的城墻連綿不斷,精致的屋宇鱗次櫛比,衣著華麗的官員和異域風情的面孔往來不息,高適看得兩眼放出金光。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這房子真不錯,待我年薪百萬,回來買你可好。」

站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公卿府邸門前,高適暗暗發誓。

在青年高適的眼里,憑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混個公卿當當,那不是跟找個保安的工作一樣容易。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來到人才市場,坐在面試官面前,面試官看了他一眼,冷冷地問道:你有進士文憑嗎?

高適:沒有。

面試官:之前干啥工作的?

高適:之前主要在河南鄉下種地為生。

面試官:家里有啥背景沒?

高適:我家里背靠大山,山上還種了點兒土豆……

面試官:你的求職意向是啥?

高適:皇帝家里卻缺家教不?我覺得我挺適合。

面試官:你這條件,也就勉強能當個保安。

諾大的長安,富二代官三代世代公侯的子弟一抓一大把,像他這樣要錢沒錢,要關系沒關系,要學歷沒學歷的無名小卒,在求職市場上顯然沒有任何優勢。

他才發現,近在眼前的大明宮,竟是那樣高高在上,觸不可及。

行路難

長安少年不少錢,能騎駿馬鳴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邊, 美人弦管爭留連。

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靈台私自憐。

在繁華的長安大道上游蕩,高適看到那些囂張跋扈的長安貴族少年一身名牌,騎著堪比移動豪宅的高頭大馬,連手中的鞭子都價值不菲。

他們趾高氣揚地穿街過巷,在聲色犬馬中揮金如土。

他也看到那些才華橫溢的讀書人,窮得流落街頭,和老鼠作伴。

諾大的長安,富者是那樣瀟灑,而窮者卻是那樣可憐,觸目驚心的對比讓他氣憤難平。

就像後來杜甫感嘆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他滿腹牢騷地對朋友韋參軍吐槽:權貴當道,我們這種平民想跟皇上喝茶聊天是不可能的了。

韋參軍嘆息一聲:哎,世風日下,雖是盛世,貧者依舊難以出頭。接下去你有何打算?

高適苦笑:想去洛陽吧,那兒沒有我的地盤,回到梁宋又不是我的故鄉,哎,回去種田沒多少收成,呆在家釣魚等別人發現我又很焦慮,我心里苦啊……

韋參軍:不如繼續留在長安,等等機會?

高適:長安房租太貴,我還是回農村吧。

別韋參軍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于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有交態,未嘗一日辭家貧。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

就這樣,高適回到宋中,一邊種菜養雞,一邊等待機會。

這一等,就是十年

3.

公元730年,契丹聯合突厥頻繁騷擾東北邊境,戰事在即,安王幕府急需人才。

高適激動得一顆心砰砰直跳:不需要進士文憑,工資高福利好,垂直管理,發展前景廣闊,這麼完美的工作不正適合我嗎?

高適滿腔熱血,扛著行李直奔前線。

但是或許是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或許是競爭太激烈,他沒有得到安王的青睞。

兩年多來,高適天天去安王家門口蹲點,希望能抱到這根大腿。

可惜興致勃勃跑到燕趙,給安王投了幾封簡歷,最終卻石沉大海。

而他在邊境的所見所聞,更是將他的一腔熱血澆成了冰棍。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賬下猶歌舞。

——《燕歌行》

戰士們浴血奮戰,主帥卻在賬篷里看歌舞表演,將領無能、戰士白白犧牲。

戰爭屢屢失敗,生靈涂炭,這還是那個大唐盛世嗎?

「還是繼續回家種田吧。」這第二次求職,依舊以失敗告終。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自薊北歸》

接下來的十幾年,高適依舊鍥而不舍地想盡辦法進入仕途。

他參加朝廷制科考試,無果。

他給炙手可熱的權貴如李林甫、楊國忠寫自薦信、拍馬屁,無果。

他四處漫游,廣交朋友,頻繁出現在王之渙、王昌齡、杜甫、岑參等人的朋友圈里,希望這些狐朋狗友們哪天出人頭地了可以拉自己一把。

誰曾想,這些人一個個混得都不咋樣。

種種努力沒有換來任何結果,他依舊只能灰頭土臉地回到家里,在家人關心而失望的眼神中慚愧地關上房門。

世路黑暗,路在何方?

那幾年,朋友們總能看到他不無失意的朋友圈:

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長策竟不用,高才徒見稱。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唉,我這顆99K純金的大金條,到底啥時候才能發光啊。

4.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詩與其說是送別詩,不如說是心靈雞湯,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

但其實在寫這首詩的時候,高適已經窮得掏不出錢請老朋友喝酒了。

有詩為證: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那一天這兩位落魄的中年男子在街頭重逢,又驚又喜。

高適拍著老友的肩頭:走啊,哥請你哈啤酒。

走到酒吧門口,他突然想起來:自己壓根沒錢請客。

高適不好意思地跟朋友坦誠:對不住了兄弟,十年前是個窮光蛋,今日依舊窮得掉渣,實在沒錢請你喝酒。

朋友心領神會:沒事,喝酒對身體不好,咱去你家喝茶去。

原來,那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既是對朋友的寬慰,亦是對自己的激勵。

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有名有姓的人物,那時候全世界的人都會爭著來跟我們干杯。

如果說二十多歲囊中羞澀,還可以驕傲地說:「莫欺少年窮。」「今日你對我愛搭不理,明日我讓你高攀不起。」

但如果三十多歲了還窮得揭不開鍋,難免磨損一個人的志氣和信心。

但高適卻有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即使窮困潦倒到這種地步,他也沒有抱怨,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一如既往,自信總有一天能飛黃騰達:

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云霄萬里人。

江山到處堪乘興,楊柳青青哪足悲。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5.

唐代的詩人,沒事就喜歡聚會,這些聚會我將之稱為「混得差詩人聯誼會」,因為混得好的時候要麼就在陪皇帝,要麼就在花天酒地,哪兒有空和你們聚。

很不幸,高適多次參加這樣的聚會

一次是和王之渙、王昌齡的旗亭畫壁,一次是和杜甫、岑參等人的慈恩塔登高,還有一次則是和李白、杜甫。

時間來到公元744 年,這是中國文學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

這一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拿了一筆遣散費黯然離職,來到洛陽。

杜甫剛剛娶了媳婦,定居洛陽。

高適則還在宋州汗流浹背地耕地、等工作機會。

命運奇跡般地將這三位文壇巨星湊在一起。

在當時的人看來,這三個年紀加起來100來歲的大齡無業青年,也不去賺錢,也不準備科舉考試,成天沒心沒肺地騎馬打獵,喝酒吹牛,看著實在沒個正形。

三人好到「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在杜甫眼里,李白瀟灑風流,仙氣飄飄,高適則一身正氣,氣度不凡。能和這倆大哥混,自己屁顛屁顛當個拎包小弟也樂意。

沒心沒肺地玩了大半年,賬戶余額很快就顯示不足了,三個情投意合的朋友只得依依惜別。

高適再次加入求職大軍。

50歲這年,在張九齡弟弟張九皋的推薦下,高適終于獲得一次考試機會,并且順利考上,分配了工作。

原以為咸魚就要翻身了,誰曾想,翻過身依舊是條咸魚。

期盼已久的機會竟是一份封丘縣縣尉的工作,高適拿著錄用通知,心里五味雜陳。

很多大詩人都干過縣尉,而且對這個崗位差評如潮。

杜甫說:不做河西威,凄涼為折腰。

這種低三下四的工作不要也罷。

李商隱說:

黃昏封印點刑徒,愧負荊山入座隅。卻羨卞和雙刖足,一生無復沒階趨。

寧愿雙腿殘廢,也不想干這種下作的崗位。

每天加班,日常996也就算了,還要拍領導馬屁,昧著良心欺壓百姓,簡直是在打讀書人的臉。

高適苦不堪言。

此時他不由得懷念從前躬耕宋中的日子,雖然勞累,雖然掙扎在貧困線,但好歹人是自由的,有尊嚴的。

如今呢?活得像個走狗,像個蟲豸,唯獨不像個人。

他想起了偶像陶淵明,或許像他那樣一輩子與世無爭也挺好,可問題是:陶淵明有地,自己沒有啊!

一腔怨憤,只能寄托于詩歌:

封丘作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歸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回。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這樣的工作,他忍了兩年半,終于再也忍不下去,一怒之下裸辭了。

人生很多時候,選擇和機遇比努力更重要。

53歲那年,高適人生的轉折點來了,這一次,歷盡滄桑的他將緊緊抓住命運的船舵,再不隨波逐流。

6.

「達~達~達…」

紅日高懸,山川連綿,高適攜著書劍,騎著高頭大馬走在人跡稀少的土路上。

濤濤的流水聲如泣如訴,不絕于耳,路似乎遙遠得沒有盡頭。

「遙望秦川,肝腸斷絕。」

這是通往大唐西域哥舒翰幕府的路,沿著河西走廊西行,一路盡是無窮無盡的戈壁和連綿不絕的山川,遠離中原,景色單調而乏味,古人到此往往思鄉情切,傷感落淚。

高適已經趕了好幾天的路,卻依舊神采奕奕,在馬上慷慨悲歌:

登隴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他那意氣風發的神態和風采,像極了一位初次闖蕩社會,天真而無畏的少年俠客。

然而他顯然已不年輕。

他的頭髮已經星星點點,灰白夾雜,一張紫膛的臉上盡是風霜之色,兩只眸子卻精光四射,神采奕奕。

這是他第一次進入幕府擔任掌書記。

雖說是他孜孜以求渴望已久的工作,但擺在他面前的,依舊是不可測的前途和命運。

畢竟,他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了,他想起臨行前妻子的嘮叨:老伴兒啊,你就不能學學隔壁老李,安心在家種菜養雞帶孫子嗎?一大把年紀還折騰啥呢?

是啊,都一大把年紀了,還不遠萬里去那鳥不拉屎的地方上班,何必呢?

可是,為啥年輕時候的激情和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依舊在心中燃燒不已呢?

事實證明,高適這一次的選擇沒有錯,哥舒翰是個有勇有謀的將帥,也是個能賞識賢能的好領導,高適在他的手下工作心情還是不錯的,甚至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都回來了。

騎著高頭大馬隨軍出征,戰場雷鼓震天,旌旗蔽空,戰斗激烈得太陽都抖三抖。

追隨有勇有謀的主將出征,戰士們各個斗志昂揚,不惜性命,夢想著一戰成名,封侯拜相。

這才是男子漢該干的事兒,讀書有啥用?讀到老眼昏花也不見得有人欣賞。

塞下曲

結束浮云駿,翩翩出從戎。

且憑天子怒,復倚將軍雄。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青海陣云匝,黑山兵氣沖。戰酣太白高,戰罷旄頭空。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7.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亂爆發。

在這場毀滅級別的災難中,幾乎所有大唐詩人的命運都被改變,高適也不例外,只是,這一次他得到了命運的青睞。

唐玄宗命令已經中風偏癱的哥舒翰鎮守潼關,半年后潼關淪陷,哥舒翰軍中幾乎全軍覆沒。

唐玄宗逃出長安,高適從軍中逃出抄近路追上唐玄宗,向玄宗表忠心、獻計策。

當時局勢大亂,玄宗卻命令諸王分鎮天下,高適眼光獨到,直言進諫,認為諸王分鎮只會加重局勢的不安,玄宗不聽。

唐玄宗逃往四川的同時,太子卻悄悄地在甘肅自立為王,準備平叛戰亂,不少大臣都擁立他。

高適再次展現出極高的政治敏感度,果斷投奔太子,并向太子出謀劃策,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

不得人心的唐玄宗也只得承認。

這下受到玄宗命令分鎮江南的永王就慘了,一夕之間成了叛軍,而自以為跟著永王可以飛黃騰達的李白還渾然不覺。

高適和李白怎麼也想不到,再次重逢,竟是以這樣的方式。

昔日同游梁宋的一對朋友如今一個身處叛軍,而一個則被任命為平定永王之亂的主帥。

永王的叛軍很快就分崩離析了,貴為皇子的永王被部下殘忍殺害,李白狼狽出逃,很快被抓捕。

在獄中,李白給高適寫信求救,然而一向仗義果敢,不怕得罪人的高適卻沒有回信,這讓人匪夷所思。

事實上,高適此時也自顧不暇,新任皇帝固然重用他,然而宦官李輔國權勢滔天,高適多次直言進諫,直接得罪了他,很快就被調到東都洛陽,擔任了個有名無實的閑職。

他氣憤不已,破口大罵:

小人胡不仁,讒我成死灰。

後來高適又調到四川擔任刺史,長達六年。

雖說遠離京城,但作為一方要員,高適展現出非凡的才干,他在四川平定叛亂,理財整軍,成為百姓眼中的好官。

剛到四川,他打聽到昔日好友杜甫正在蜀中,窮到吃土,他立即寫信慰問,并送來了食物。

又一年正月初七,人日佳節,蜀地張燈結彩。

草堂中的杜甫收到高適的來信,他們都老了,卻還天涯淪落,離家萬里,這種滋味只有同鄉才能體會。

今年公務在身,不得相聚,明年這時候又不知彼此身在何處。

亂世中的友情倍加珍貴,杜甫讀后淚流不止。

人日寄杜二拾遺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遠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一臥東山三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

廣德二年,高適被召回京,升任刑部侍郎,封渤海縣侯。

他年輕時「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的夢想終于在去世前一年實現,中間的心酸和艱難只有自己能體會,但相比一生坎坷的杜甫、李白等人,他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永不服輸,百折不撓是高適一生的寫照,他從來不是李白那種浪漫得不著邊際的詩人,就算在現實中碰得頭破血流,他也從不躲進虛幻的夢境,而是縱酒高歌,與慘淡的人生把酒言歡。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

他是直面現實的勇士,他是真正的硬漢!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