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塞內加說:
「對于幸運的人來說,事事都是如意的。」
誠然,一個人在人生路上能夠順風順水,自然少不了運氣的加持。
現實中,這樣的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似乎很多好事都能夠與他有染,不管是平日的工作,還是偶然的小事件,更或者是遭遇低谷,總能有貴人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相反,一個倒霉的人不管有多努力,最終距離心中的目標往往差上一截,更或者做什麼都感覺沒那麼順暢,磕磕絆絆之余也總是遺憾不斷。
看似運氣看不見、摸不著,有些玄幻、有些難猜,其實往往是有跡可循。
正確來說,一個人不走運,往往是因為身上帶著3樣東西,要引起自己的警惕,不要無視。
《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寫道:
「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每個人的人生路上,從小到大注定著挫折不斷、坎坷叢生,如果自己滿身怨氣來對待,那麼不管這一路上有多麼好的運氣都會悄悄溜走。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個人吃飯時不喜歡吃鹽。
有一天,妻子做飯時因為忙碌忘記了這件事,在飯菜中加了鹽。
這個人吃了一口,頓時火冒三丈,直接將碗筷扔到桌子上,開始大喊大叫。
他指著妻子的鼻子說:
「我給你說過多少次了,我不吃鹽,你是故意不想讓我吃飯嗎?」
妻子聽完,非常委屈地說: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做飯的時候忘記了。」
兩個人爭吵不斷,坐在一旁的孩子開始哇哇大哭起來,妻子見狀,馬上過去安慰孩子,卻不小心將飯菜的湯汁撒到丈夫身上……
他看到之后,更加生氣,一邊擦拭一邊埋怨。
原本今天要去朋友家拜訪,走到半路買禮物時才發現忘記帶錢袋,但是走回家已經來不及了。
最后只能兩手空空回到家,妻子看到他滿身怨氣,心中也非常不高興。
僅僅因為一頓飯,就讓好好的一天一直陰云密布。
其實,他的朋友原本是要介紹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他卻沒有赴約,只能作罷。
活在抱怨的人中,是用負能量包裹了自己,隔絕了生命中的所有好運。
畫家竹久夢二說:
「總是掛在嘴上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人總是很容易被自己說出去的話所催眠,我多怕你總是掛在嘴上的許多抱怨,將會成為你所有的人生。」
命由自己造,福自己求。
只有當你將怨氣收起來,把心態調整好,讓內心住進陽光,才能讓自己好運連連。
《中華圣賢經》中說:
「急則有失,怒中無智。」
一個人在盛怒之下,智商為零,讓自己做出錯誤的事情,遺憾終生。
而且,一個人習慣了渾身怒氣,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就會讓自己自身的好運氣煙消云散,甚至引來災禍。
清人筆記《壺天錄》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張鴻盛在寧波城內開了一個席店,日常生意興隆,讓自己過得越來越不錯。
有一天,一個姓鄭的客戶買了一卷席,但是卻差了四文錢。
張鴻盛頓時火冒三丈,讓對方補足銀兩,對方摸遍全身湊夠了三文錢。
他依然不依不饒,因為微不足道的一文錢,兩個人先是大吵大鬧,而后是拳腳交加。
鄭姓客戶寡不敵眾,被打得遍體鱗傷,含恨而死。
之后,鄭姓客戶的妻子帶著家人穿著孝服來店里大鬧,將所有物品一一砸毀,揚長而去。
張鴻盛最后還被官府判了死刑,一命嗚呼。
僅僅因為一文錢,讓自己身上原本的好運變成厄運,還要了兩個人的性命,真的是可悲可嘆。
如果沒有暴怒,而是息事寧人,絕對不會輕易做出傷人害己的糊涂事。
《格言聯璧》中寫道: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渾身帶著怒氣,就像猛虎出籠,最終會傷人也傷己。
只有當你戒掉了怒氣,就能讓自己保持理智、回歸平靜,才能更好擁有人生路上的好運氣。
漫畫家幾米寫過一句話:
「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情上糾纏太久,糾纏過久,你會煩、會痛、會厭、會累、會神傷、會心碎。實際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當你總是無法丟掉自身的煩惱,而是不停糾纏時,只會導致霉運纏身,好運遠離。
盛唐時期,知名詩人杜甫,出生于顯赫家庭,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等到他成年之后家庭發生變化,自己想要謀一個功名也是坎坷不斷,終究一場空。
落魄后的杜甫與妻子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無計可施他只能將家人安頓在城市的荒涼地區。
即便如此,他也沒有一蹶不振,在好友的幫助下,還搭起了茅屋,自給自足不問朝野,逍遙自在。
妻子縫縫補補,孩子玩玩鬧鬧,一家人其樂融融。
事業上的好運也開始眷顧于他,在這段時光里讓他創作出了上千首流傳至今的佳作。
想象一下,如果杜甫一直忘記不掉心中的煩惱,只會讓自己困擾于身,不要說擁有家庭幸福,事業上的成功也會與自己無緣。
《了凡四訓》中有句話: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人生短暫,區區不過數十載,如果總是將曾經的煩惱記掛在心,只會讓自己平添煩惱,沒有任何益處。
車轱轆向前轉,人要向前看。
過往早已成了定局,與其畫地為牢自成困擾,不如翻篇釋懷輕松上陣,就能看到人生最美的風景。
命運或許無法改變,但是運氣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余生,愿你一言一行疏朗,在每時每刻都能心情舒暢,讓自己好運不斷,福氣連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