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又催又管,學習還老上不去,家長做好4件事,從此省心又省力

happy 2023/02/10 檢舉 我要評論

讓孩子做到主動學習,對很多家長來說,是一件既費力又費神的事情。

當我們看到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好,自覺又上進時,我們難免很納悶:為什麼自家孩子每天又催又管,學習還老是上不去,別人家孩子怎麼就那麼省心又省力呢?

想要在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實現省心又省力的願望,家長不妨從下面這四件事入手:

01 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這是實現自律的關鍵

培養孩子的自律,本質上就是在培養良好習慣。

年齡越小的孩子,就越是容易養成好的習慣。

培養習慣的時機一般是在學齡前及學齡後一兩年之內。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等到孩子年齡大了之後,我們再去培養他們的好習慣,往往很難實現。即使有幸能實現,也要付出非常大的時間和精力。

這里特別要提到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對他們來說,他們在這個階段中最重要的任務,並不是去刷多少道題,而是重點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了,孩子的自主學習也就成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家長從此就基本不用再管孩子的學習。

在前期培養孩子習慣的階段,家長可能要付出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等到孩子養成習慣之後,就能實現自我管理的目標,家長在後期反而輕鬆了許多,實現省心又省力的目的。

當我們看到孩子努力養成好習慣,一定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這能鞏固和強化孩子的好習慣。

02 不過度干預孩子的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

學習到底是孩子的事情,還是家長的事情?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