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卷首語
人生如花期,美麗且短暫。
每個人的人生,不過短短幾十年,想完成所有的心愿,有些太難。
走到五十歲,人生過半,要學會總結、反省。
聰明的人,會接受教訓,摒棄之前的壞習慣,讓未來的日子能更加平順。
若不知分寸,肆意妄為,老去的日子,會充滿悲涼和孤獨感。
人到五十歲,還在做這些事的人,六十歲后大多會過得很糟糕。
02、對子女太溺愛,什麼苦也舍不得他吃
我有個鄰居,夫妻二人多年無子,好不容易迎來屬于他們的一個孩子,特別嬌寵。
對孩子,平時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在兒子成長的路上,他們恨不能什麼事情都幫他安排好。
慣得這個孩子沒有一點規矩,動不動就任性發脾氣,還愛砸東西。
他在家父母忍讓他,可是他成年后,到了社會上,外人可不慣著他的脾氣。
在外三天兩頭惹是生非,老兩口都五十多歲的年紀,天天擔驚受怕,經常為兒子收拾殘局。
前兩天,兒子與人在街上因為一點小事發生了口角,一怒之下把人家價值百萬的車砸了,光修車費就要十幾萬。
老兩口愁眉不展,好不容易湊齊這筆錢,可兒子還跟沒事人一般,連個錯都不認。
得子如此,苦日子沒有盡頭。
清代學者吳楚材講道:「寵子未有不驕,驕子未有不敗。」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給予他良好的教育,讓他有好的品性。獨立、自強,變得越來越優秀。
若是,太溺愛孩子,什麼苦也舍不得讓他吃,會扼殺掉孩子的天賦,磨滅他的靈氣,讓他們難以學會獨立。自然,老了,也會替他們負重前行,日子難熬。
03、為賺錢,做著付出健康為代價的工作
有人形容自己的工作,就像是一輛列車。
一旦開始,就必須馬不停蹄地往前奔波。就算你自己想要停下來,也有很多的顧慮,讓你身不由己。
哪怕已經很累了,也要咬牙堅持。
有時候你代表的并不是個人的利益,你一旦停下,會影響到很多的人。為了賺錢,讓身體不斷地敲響警鐘。
到了五十歲,要學會慢下來了,不再為了賺到更多的錢,而過度消耗健康。
培根在《隨筆集》中寫道:「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
當你進入醫院,花大把的錢也買不回來健康的時候,才明白,什麼都不如自己的身體重要。
守護自己的健康,在晚年才能自理,才能活得精彩。
04、揮霍家里的錢,依然花錢大手大腳
人到晚年,要學會守住家里的積蓄,別再隨意消耗掉自己的錢。
沒有錢,到了晚年,生活充滿了心酸。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
老了,賺錢的渠道少了,花錢就要知道收斂,學會合理地管自己的錢。
若是,花錢大手大腳,胡亂買東西,經常花大價錢去買那些昂貴卻沒什麼用的保健品,請一些低質量的朋友胡吃海喝……
消耗了太多的金錢,讓自己晚年的生活越來越拮據。
人老了,為自己攢下一些積蓄,晚年會活得更有底氣。
05、沾染婚外的感情,導致夫妻不和睦
人到五十,要學會守住自己的家。
越老,越會發現,兒女是靠不住的,他們總有一天會離開你;親戚是靠不住的,他們有自己的家庭要顧著……
真正可靠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枕邊人。
到了五十歲,有些人,不知道疼愛伴侶,還是會對婚外的感情產生好奇。
不珍惜溫馨的家庭,不好好經營夫妻之間的感情,背叛婚姻。
愛與不愛,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伴侶可以感覺出你的背叛,會痛徹心扉。一顆心被你狠狠撕碎,不會再為了你付出更多的愛。
失去伴侶的信任與愛,是晚年最大的損失。
夫妻之間的信任被破壞,便意味著,家就要散了。到了五十歲,別再做糊涂事,弄丟了自己的愛人,弄丟了自己的家。
06、總結
人這一輩子,重要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活得踏實自在。
有人可依,有處可去,有錢可以傍身,內心安寧祥和。
人到五十,要為往后的日子做更多的打算。身邊的人,手里的錢,才是最該好好珍惜的資源。
經營好自我,安排好人生計劃,未來會有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