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并無苦海,苦海皆源于執念。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四處去尋找解脫苦惱的方法,有一天他來到一個禪師面前,他就跟禪師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并且向禪師請教解脫人生的辦法。
禪師就問他:「那是誰捆住你了呢?」
這個人說:「沒有」,禪師又說:「既然沒有人捆住你,何談解脫呢。」
其實世間的多數人都是如此,并沒有人真正捆住住你,只是你的心里存在執念,不愿意放開人生應該放開的東西。
世間煩惱之念皆是由心而生,我們看見的事情并不是事實的本來狀態,當一件看似不好的事情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就會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將這個事物過度的惡化,讓一個本來不太糟糕的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因此讓自己更加痛苦,這個時候苦惱便產生了。
所以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很好,世間的很多煩心事其實都是庸人自擾,就像南懷瑾先生說的:「無故尋愁覓恨」。
所以說真正束縛你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情緒,而在這種狀態下,就要有足夠灑脫的覺知狀態,來釋懷這一切執念。
《小窗幽記》之中有一句話,叫:
達人撒手懸崖,俗子沉身苦海。
意思就是說:通達生命之道的人能夠在危險的境地放手離去,而凡夫俗子則沉浸在世間的苦海之中無法自拔。
這個苦海,有的是因為主觀意識的偏見,而有的則是因為自己欲念之中的貪心,不管原因為何,兩者帶來的結果都是讓自己產生一個「心牢」,而渡過苦海的根本智慧,則在于自己是否擁有明智的心性基礎。
「執念」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就在自己看不透世間俗事的表象,而執著于表象之中。所以佛家說:見諸相非相,才能即見如來,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慢慢修煉之后,才有能夠放空和坦然的狀態。
能不以事物表象束縛自身,明白「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道理,才能以此修煉一個真正灑脫釋懷的心胸狀態。
你若不懂因果,則會不甘心于世俗際遇,如果你明白因果,才能夠順應自然,但是當你相信因果的時候,你就會無所謂世俗苦難。
世間因果不虛,萬相背后自然有事物的本質,所有看似糟糕的當下,也就是那個需要你忍耐的過程,并非是糟糕本身,只是你的情緒看不破這表象,突破不了世俗偏見而形成的錯誤結果,所以你無法釋懷。
但是當你懂得背后的因果之理之后,也明白了道家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智慧,體悟到世間萬事皆有因果,也有禍福相依,任何事情都是陰陽兩面共同存在的,也是不斷變換與發展的過程。
當你感受到這一切之后,此時你的概念之中也沒有世俗所謂的好壞了,更不會因為當下的際遇而生出情緒。
《菜根譚》之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飽諳世味,一任覆雨翻云,總慵開眼;會盡人情,隨教呼牛喚馬,只是點頭。
意思就是說:飽嘗人間酸甜苦辣的人任由時間反復無常,總是懶得睜開眼去注意一下;而看透世間人情冷暖,即便被人呼牛喚馬的吆喝,也不過一味點頭。
這句話中所說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嘗遍世間之味之后,再懶得睜開眼去管他翻云覆雨;而另一種人是看透世間滄桑之后,不管身處何種境地之中都能無動于衷,從容處事。
而這就是看透事物背后至理之后,能夠明心見性的智慧狀態。
有一位高僧特別喜愛蘭花,在山中生活三十年,平時就愛種些花花草草,蘭花也是他非常重視的東西。
有一次他有事要下山,臨下山前就囑咐自己的弟子要好好關照蘭花,誰知道弟子給蘭花澆水的時候,不小心將蘭花碰到地上,非常驚恐,擔心師父會來責備。
但是當高僧回來之后,并沒有表現出責備的態度,弟子不解問他為什麼,而師傅就說:「我并不是為了生氣才去種蘭花的。」
如果說情緒不是為了解決問題,執念也不能對事物產生好的影響,那執念本身也就沒有任何有益的作用。
就像高僧的狀態一樣,他并不是強忍著不生氣,而是他覺得這件事情沒必要讓自己生氣,他的目的是體會種植蘭花的快樂,但絕對不是因為打碎一盆蘭花引起的嗔心,這樣的人生狀態,自然能夠擺脫世間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