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而言,你只是一個人;但對于某些人,你則是整個世界。——瑪格麗特·米切爾
《愛情與靈藥》由美國甜心安妮·海瑟薇和盛世美顏杰克·吉倫哈爾聯袂主演,是一部有笑有淚的浪漫愛情片。男女主角都是神仙顏值,撲面而來的荷爾蒙氣息讓人無法抵擋;他們精湛的演技給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視覺體驗。
這是安妮·海瑟薇和杰克·吉倫哈爾繼《斷背山》之后的再度合作,他們仿佛心有靈犀,配合默契,從眼神到情緒,表演流暢自然、渾然天成。
影片講述了一個悲情卻感人的故事:瑪姬(安妮·海瑟薇飾演)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正值青春年華卻患上了多發于老年群體的帕金森病,她與藥品推銷員杰米(杰克·吉倫哈爾飾演)在一家著名的診所不期而遇,于是,一段奇妙的姻緣開始了。
只是,與一般的美好相遇不同:最初,兩個人都是抱著放浪形骸、游戲人生的態度來接觸對方。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之中,這種情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 杰米中了愛情的ㄉㄨˊ藥,他不可救藥地愛上了瑪姬,而瑪姬對魅力四射的杰米傾心已久。
然而現實殘酷,有一個巨大的障礙橫亙在兩人之間:瑪姬的病。作為一名帕金森癥患者,瑪姬將會逐漸失去運動的能力,未來需要別人無休止地照顧,瑪姬不想拖累杰米,她提出了分手。
分開之后,他們各自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瑪姬再結新歡,杰米的事業再創新高。隱藏在心中的思念與愛在杰米看錄像帶時噴薄而出,杰米幡然醒悟: 他不能失去瑪姬,經歷千里追尋,有情人終成眷屬。
瑪姬和杰米的戀愛經過讓我想起心理學中的愛情三元理論。1986年,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著名的愛情三元理論,他認為愛情包含三個核心成分: 親密、激情和承諾。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和分享等內容,它是愛情關系中親近和溫暖的體驗;
激情是指見到對方,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和對方相處,有一種興奮的體驗;
承諾是指維持關系的決定、期許或擔保,是愛情中最理性的成分。
根據這三種元素的不同組合,斯滕伯格將愛情分為七種類型。在電影《愛情與靈藥》中,瑪姬和杰米的情感之旅經歷了其中的三種:迷戀式愛情、浪漫式愛情和完美愛情。
本文中,我將結合斯滕伯格的愛情三元理論來分析瑪姬和杰米的情感轉變過程,并探究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最后,我將談談關于愛情三點思考。
迷戀式愛情階段:生病的瑪姬想灑脫過人生,風流的杰米把瑪姬當作獵物,他們的愛情停留于表層的短暫歡愉
這個階段的愛情主要是激情,充滿了興奮和新鮮感,戀人間的訴求僅限于對身體的欲望,缺乏親密和承諾,是一種沒有投入真心的感情。因而,這種情感隨時可能土崩瓦解。
杰米和瑪姬剛認識就迅速陷入迷戀式愛情。從第二次見面開始,他們省去了矜持和推脫,帶著對彼此的陌生感和好奇心,專注于滿足各自的[生·理·需·求],這種關系與愛無關,可以稱之為「純潔的肉體關系」。
到底是什麼促成了他們如此魯莽和率性的情感關系呢?可以分別從瑪姬和杰米身上找到原因。
瑪姬罹患帕金森病,產生揮之不去的自卑意識,她認為自己已經失去了戀愛的資格。
在親密關系中,很多人會遭受低價值感的折磨,這就是戀愛中的自卑心理,覺得自己配不上戀人,沒資格擁有美滿的愛情,女主瑪姬就是這樣。
瑪姬對自己的疾病和未來的生活一清二楚,她笑著對杰米說:「誰會愿意找個病人共度余生呢?」可是, 這笑容背后卻是不盡的嘆息和無奈,是不得不對命運妥協和投降。
經歷了一段失敗的戀情:被前任男友拋棄之后,瑪姬不再奢望談戀愛,她只想及時行樂,過瀟灑無負擔的生活。這樣,既可以解除孤獨寂寞的痛苦,又不用擔負情感上的責任。
杰米風流成性,早就掌握了一套撩妹技巧,美貌的瑪姬只是他艷遇對象之一。
影片一開始,杰米因為和電器行老板的女朋友發生不正當關系,而被掃地出門;接著,他和輝瑞藥業總部的培訓師共度良宵,第三個淪陷的則是奈特診所的前臺接待員。
杰米有一種強大的本領和無法抵擋的魅力:只要他愿意,仿佛可以讓任何一個女孩和他約會。
當杰米和瑪姬在奈特診所邂逅,杰米立刻被長相甜美、身材豐滿的瑪姬吸引。當他們在咖啡館相約見面,瑪姬毫不掩飾地說愿意建立一種單純的激情關系時,杰米心里樂開了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
此時,杰米對瑪姬的癡迷無關情感與愛,因為瑪姬只是他日常艷遇的組成部分。
所以,在這一階段,瑪姬和杰米的愛情完全是迷戀所致,他們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猶如一對露水鴛鴦。這種愛情是一種赤裸裸的交易,單純而脆弱。一旦其中的一方失去了激情,迷戀式愛情就會不復存在。而如果在雙方的激情中摻雜進親密,迷戀式愛情就會轉化成為浪漫式愛情。
浪漫式愛情階段:在相處中,瑪姬發覺了杰米的脆弱,而杰米感受到了瑪姬的與眾不同,他們的感情逐漸升溫
浪漫式愛情,是指有激情和親密,但沒有承諾的關系。但親密的加入,已經使之前毫不走心的迷戀變成了關心、理解和分享。
意大利作家薄迦丘說:「真正的愛情能夠鼓舞人,喚醒他內心沉睡著的力量和潛藏著的才能。」
瑪姬和杰米就是這樣,因為彼此的存在,他們發現了真正的自己。
漸漸地,杰米和瑪姬被對方深深吸引,這種變化是從杰米拿著外賣到瑪姬家里吃飯開始的。他們開始隨意聊天,對各自有了更多的了解。
此后,杰米對瑪姬越來越依賴,他在電話中說想聽到瑪姬的聲音;為了早點見到從加拿大返回的瑪姬,他在車上等了她一夜。 杰米對瑪姬的關心和理解讓迷戀式愛情變了味道。
從迷戀式愛情過渡到浪漫式愛情,是由下面的因素促成的。
瑪姬被杰米的真心所感動,她終于能夠放下芥蒂,愿意用真情去待真心。
瑪姬內心豐富,才華橫溢。她擅長攝影,喜歡用鏡頭和照片來表達對世界的情感和認知。她富有愛心,對老年人友好而保持耐心。
她頭腦睿智,說話有趣,對人生有獨到而深刻的見解。盡管身患疾病,但她卻樂觀而堅強。這些杰米怎麼會感覺不到呢?一開始,瑪姬抗拒關系的轉化,她提醒杰米不要越界,擔心自己會愛上杰米。
事實上,杰米的熱情讓她無法抗拒。瑪姬的心理防線一點點崩潰了。
在思想更成熟的瑪姬面前,杰米撕下偽裝的面具,做真實而脆弱的自己。
一直以來,杰米其實在用表面的玩世不恭來掩飾內心的彷徨和空虛。
杰米出生于醫學世家,父親是醫學院的教授,成就卓著,他從小被家人寄予厚望。這在無形之中給了杰米巨大的心理壓力,他自認為達不到父親的期望,就中途休學,靠三寸不爛之舌做起了銷售,并且無所節制地留戀于花叢中。
父母的期望成為壓在杰米心中的大石頭。他將這些煩惱在瑪姬面前表露出來,而不再假裝剛強和不在乎。
當杰米和他媽媽通話時,他刻意拔高了自己的銷售業績,瑪姬感受到了杰米內心的不自信。于是,瑪姬讓杰米說出自己的4個優點,可是杰米卻一個都說不出來。
瑪姬看著杰米的眼睛說:「你英俊,聰明,果斷,有能力。」但是,杰米還是不太確信,「我會變魔術」,他自嘲,瑪姬溫柔地看著他,沒再說話。
泰戈爾說:「愛情是理解和體貼的別名。」
瑪姬對杰米表現出充分的理解和體貼,她有綿綿的話語,亦有真誠的目光。杰米沉淪在那美好的氛圍中。
就在那一刻,杰米的內心被觸碰到了。 這不就是心心相印的感覺嗎?
在那之后不久,杰米生平第一次說出了「我愛你」三個字,是對瑪姬說的。這時,他們的感情已經不是靠激情來維系了,而是加入了溫暖的心靈慰藉。他們真心相愛,激情加上親密,譜寫出一首浪漫的序曲。
完美愛情階段:杰米需要瑪姬,只有瑪姬才能讓他完滿;瑪姬接納了自己的缺陷,也接受了杰米的承諾,他們獲得完美的愛情
當愛情的三個成分:親密、激情和承諾都具備時,就能體驗到完美愛情。在這樣的情感中,戀愛中的人常常被幸福和滿足包圍,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但是,在做出承諾之前,他們的情感經歷了曲折和挫敗。劇情直戳人心:杰米愛上瑪姬,但是瑪姬的病又讓他退卻。
當瑪姬擁抱杰米,對他吐露真心,杰米同時感到了快樂和焦慮。他帶著瑪姬四處求醫,結果卻不盡人意。瑪姬看到了杰米的恐懼和猶豫,她順勢提出分手。
杰米的銷售業績再創輝煌,他被公司委以重任,即將被調到總部。搬家時,杰米偶然發現了瑪姬之前錄制的視訊。影像中的瑪姬眼里含著淚水,深情而知足地說「現在,就這一刻,我很幸福」, 杰米再次感受到只有瑪姬才能帶給他幸福的感覺。
于是,他找到瑪姬,并許下承諾:「我需要你。我只要我和你,只要我們在一起。」
瑪姬淚流滿面,回應了這份誠意滿滿的承諾:杰米和瑪姬擁抱在一起,他們將共赴未來,無論未來是快樂還是艱險。
從激情到理解再到承諾,瑪姬和杰米在情感的道路上,認識自我,成就彼此,已經達到愛情的最高境界。其實,前兩種感情都算不上是徹底的愛情,所以在名稱中多了一個「式」,而只有完美愛情才是人們追求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的愛情。
關于愛情的思考與感悟
瑪姬和杰米的故事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情感課,它讓我們思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愛情,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愛情,對此,我有以下三點感悟。
愛情不是片刻的歡愉,理想的愛情天長地久。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在《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中寫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杰米和瑪姬最初的情感就屬于「人生初見」的乍看歡喜。
一時的歡愉唾手可得,可是,這種來去匆匆的情感從來不是我們追求的。納蘭性德在另一首詞《畫春堂》中表述了自己對愛情的專一和執著:「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而「一生一人」的承諾正是是理想愛情的狀態。
瑪姬和杰米從「初相見」到「一雙人」,對愛情的感受從表面的浮華到靈魂的契合,從游戲人生到鄭重承諾,他們讓觀眾看到了愛情應該有的樣子:天長地久,滄海桑田,健康與否,生死與共。
愛情是奢侈品,遇到心有靈犀的人是一生的幸運。
杰米在認識瑪姬之前,與很多的女孩有過魚水之歡,這些女孩給他身體的慰藉,卻絲毫不能觸及他的靈魂。他們同床異夢,天亮后,一拍兩散,再無瓜葛。
唯獨瑪姬和她們是不同的,瑪姬溫暖了杰米冰冷又脆弱的心靈,讓他體會到愛情的滋味。 杰米和瑪姬心有靈犀,歷經萬千星輝,杰米終得星辰大海。
柳永在《雨霖鈴》中形象地表達出心靈伴侶的難得:「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眼前是美景萬千,沒有你,卻只剩萬念俱灰。就像杰米,即使事業大獲成功,沒有瑪姬與他分享,他心里裝滿失落,功成名就時卻倍感索然無味。
愛情是指南針,它能讓人走出迷茫,成為更好的自己。
高曉松曾在《奇葩說》里說過一段令人回味的話:
「最好的感情,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杰米在愛上瑪姬之前,在情感的漩渦中徘徊了很多年,他有過許多情人,卻不曾體會真正的愛情。他隨心所欲,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中斷了學業,在事業上跌跌撞撞。
在瑪姬的鼓勵下,杰米重拾自信,他不愿再活在父親的陰影里,而是做自己。他重回校園,繼續學習醫學,一個更好的未來在等著他。而有了杰米的陪伴,瑪姬灰色的人生也會變得色彩紛呈、搖曳多姿。瑪姬和杰米都因為愛上對方而變得更好。
瑪姬的疾病在身體,而杰米的病癥卻在心靈的無所依托。兩個不得志的人相遇相知相愛, 他們成為治愈彼此的一劑良藥,開啟一段互相溫暖的旅途。
影片的最后,杰米感慨道:「你每天遇到千萬人,沒有一個真正觸動你的心。然后你遇到一個人,你的人生就永遠改變。」
這不就是愛情的魔力嗎?在我們的一生中,一定會遇到某個人,他打破你的原則,成為你的例外,成就你的幸福。瑪姬就是杰米生命中的例外。
激情是短暫的,愛卻是永恒的。愿我們每個人都能獲得由激情、親密和承諾組成的愛情,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真情至上,吃下愛情的靈藥,治愈身心,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