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我唯一佩服的古人。
曾國藩祖上,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
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是當地有名的「老童生」。
什麼叫老童生?
就是連考16次,年過40,考到頭髮都花白,還沒能中秀才的讀書人。
曾國藩自己,在求學一事上,也和家里人一樣愚鈍。連考7次,他才終于在而立之年,中了進士。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生性愚鈍的普通人,卻能夠在進入官場后,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建湘軍、平叛亂、挽大廈于將傾,成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被后世稱頌為「千古第一完人」。
從愚鈍的讀書人,到逆天改命、位極人臣,曾國藩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后人為學習他的人生智慧,搜集了他和家人的往來書信,寫成《曾國藩家書》。
在書中,曾國藩認為自己受到命運垂青,是因為做對了以下3件事。
請認真閱讀,仔細學習,從此刻起,邁出改變命運的第一步。
雖然愚笨,但曾國藩懂得,一開始速度快不重要,重要的是長期持續的努力。
既然是笨鳥,那就早點飛;既然飛得慢,那就多撲扇兩下翅膀。
為了精進學業,曾國藩給自己定了做日課的規矩,即:每天一到時間,就要讀《易經》,不止讀,還要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感悟和收獲。
而且,如果這一篇看不懂,他就一直讀,直到完全讀懂,再翻閱下一篇。
有一次,家里進了飛賊。飛賊來時,正趕上曾國藩在做日課。
飛賊沒辦法,就只得躲到梁上,等曾國藩讀完書出門,再下手。
可沒想到曾國藩一頁書讀了7次,都沒記住。
飛賊不耐煩,只得大聲喊道:「你真是太笨了,一頁紙讀7次都沒記住,我都背下了。」
笨拙的人不會在遇到問題時取巧,也不懂得走捷徑,他們只會穩扎穩打,遇佛斬佛,遇山劈山。
雖然這樣做,在很多人眼里是很傻的行為,既費力氣,又無法立即見效,但若是把時間尺度拉長,日復一日的精進和堅持,帶來的效果卻是「脫胎換骨」的。
字節跳動張一鳴說:
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是別人不看好時,在別人不注意時了解它的每一個細節,加深對它的認知,就會在未來某個時間,成為你致勝的關鍵。
過去每一次不起眼的努力,都是未來起舞的原因!
曾國藩名垂青史,離不開一件事—鎮壓太平軍。
雖然在太平軍起義前,曾國藩就已成為二品大員,春風得意。
但真正讓歷史記住他的名字,卻是在太平天國起義后。
當時的曾國藩為官13年,正萌生退意,又趕上母親離世,他便想借此機會,歸隱山林,研究學問。
然而太平天國起義之事令當時的皇帝--咸豐寢食難安,他下令曾國藩出山,興辦「團練」。
曾國藩就出山一事,去信詢問好友郭嵩燾的意見。
郭嵩燾回復他:
你以前總抱怨朝廷按部就班,死氣沉沉,庸碌無為,你沒辦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現在天下大亂,豈不是你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目標的大好時機?
收到肯定答復的曾國藩因此決定出山,建湘軍、平叛亂,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太平軍起義對于曾國藩而言,就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勢」,所謂「勢」,就是在一個特定時間里,不以單個人的意志為改變,不可阻擋的,全民必經的階段。
所有改變命運的人,除了自身格外努力,還有「勢」的推動。
順應勢,則乘風破浪,失去它,則逆水行舟。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每一次來臨的大勢,就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比如,90年代的互聯網,00年的電商,10年的知識付費。
每一個抓住大勢的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很多人只看到了成功人士的風光,卻沒有看到他們背后幾代人的努力。
曾國藩的成就,既離不開自己努力,也離不開爺爺和父親的奮斗。
爺爺曾玉屏是個大字不識的農民,他在被同鄉指點不學無術后,洗心革面,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辛勤十來年,終于讓曾家變成家境殷實的小地主。
父親曾麟書雖然愚笨,但在求學一事上,始終堅持。
兩代人不懈的努力,終于換來曾國藩的大成。
所以逆天改命,本質上是幾代人的長跑和接力。
這就好比爬樓梯,有的人天賦異稟,可以一口氣爬上樓頂;有的人,悟性差點,爬得慢點,但幾代人接力爬,終有到樓頂的那一天。
綜上所述,改變命運既需要自身不懈的努力,還需要趕上大勢,接過幾代人長跑的接力棒。
這是一條少有人跡的路。
需要上路者擁有不放棄的決心、遇難而上的毅力和一點點的好運氣。
改變命運,青史留名,對于很多人來說,可能只是有生之年一個美好的愿望。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要努力過得比上一代好,就是成功。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一生奮斗不已,下一代總有登頂的一天。
正如作家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