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2023/08/18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按照常規的解釋,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樊遲問老師什麼是智慧,孔子說要為百姓的利益服務,恭敬鬼神并遠離他們,這就叫做智慧。

這段話中有幾個字很重要,我的理解也許與大家有所不同,在這里說說我的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還請夫子莫怪。

首先是知字。很多人包括書中都解釋為智,就是智慧的意思。什麼是智慧呢?智慧最初是一個佛教名詞,現在的解釋就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種高級創造性思維,由智力、知識、方法、技能、觀念、思想、審美等多個系統構成的復雜體系孕育出來的能力。從這個解釋來看,孔子的回答就有些答非所問了,智慧指的是人自身的思維能力,和百姓、鬼神有什麼關系呢?

知字有多重意思,包括知識、學問、智慧,其中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主管,比如古代官階中的知縣、知府、知州或者知事。所以我認為論語中記載的這句話,樊遲問孔子的不是什麼叫做智慧,而是如何當好一個主管,或者是如何管理好社會、地方和人民。這就和孔子后邊說的什麼是仁統一了,都是在講治國理政的道理。

其次是敬字,我們現在都理解為恭敬。敬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說法各異。西周金文中敬字是個會意字,左邊茍字有口,也有人認為是一只狗或羊,右邊支字是個木棍,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警誡,有戒、慎之義,當初多用于嚴肅、肅敬。

郭沫若經考證,也認為敬是警字的初文。還有一個從敬字衍生出來的儆,有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等成語。至春秋時,敬字才逐漸有了恭敬、尊重、虔誠的供奉禮物的含義。

最后一個遠字,現在文中的翻譯都是遠離。實際上遠字不僅表示空間的長度,還包括時間的距離。比如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里的遠就可以解釋為一部分是不遠萬里來的朋友,還有一部分是穿越千年而來的朋友,這些朋友們都是孔老先生的讀者、學生、知己,他當然會高興的不要不要的。除此之外,遠字還可以解釋為思想和見識的深奧和天長地久的意思。比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還有志存高遠、慎終追遠等。

從上述字義的解讀,我又重新翻譯了一下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更好的執政為民,當一名合格的主管,孔子告訴他一是要全心全意的為人民利益服務,引導他們遵守道德規范;二是對鬼神要心存敬畏,既要誠心誠意的遵守祭祀禮儀,又要因為不了解鬼神之事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刻意猜測和宣傳,以免給社會帶來迷信的風氣。

平時還要時刻警惕、覺察、認識天地帶給我們的深奧的示相與啟示,這就是管理百姓、治理國家的方法。

有人說孔子是不信鬼神的,除了敬鬼神而遠之外,孔子還不語怪力亂神,就是從不談論那些神怪之事。孔子不聊這些,不代表他不信,反而說明了孔子是一位極其有智慧的圣人。中國自上古至殷商之時,都非常相信鬼神,人們除了祭祀天地,就是祭祀鬼神。用什麼祭祀呢?活人。頭條里有一位大神寫過一篇深度雄文,講的就是周滅商的那段歷史。當年商朝的祭祀活動血腥至極,無數的戰俘、奴隸全部用來作為祭祀的貢品,商紂的酒池肉林其實都是用于祭祀的場所。當然還包括貴族,只不過一個貴族等于一百個奴隸。文王周昌的嫡長子伯邑考被紂王烹殺,做成肉羹賜給文王吃掉,其實就是用貴族作為祭祀的獻禮。從這段歷史中可以認識到那時人們把祭祀儀式看的多麼重要,人在天地鬼神面前是沒有任何地位和尊嚴的。就如同歐洲文藝復興之前的壁畫中描繪的一樣,神高高在上,人類在神的腳下極其卑微,呆若木雞,沒有任何表情和存在感。

周滅商以后,武王看到了前朝衰敗的根源在于泯滅人性、奢侈浪費,因此除了善待百姓、發展生產之外,還把祭祀的貢品由活人改為牲畜,并且制定了周禮。孔子按現在的話說,他是文王的粉絲,除了繼續研究文王演繹的易經八卦之外,還把周禮發揚光大,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仁。所以,孔子一方面提出以仁治國,一方面推崇禮,其中就包括祭祀與葬禮。葬禮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體現了我們尊重祖先的信仰。這是因為,生死問題是人類產生哲學思想的起點,人為什麼會死?死后又去了哪里?人有沒有靈魂?這些問題讓人們逐漸開始認識自我,并進行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與研究。

過去古人認為人死后會變為鬼神,祈求鬼神保佑就是求祖先保佑。天地不管人間的事兒,天道無情,以萬物為芻狗,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鬼神是上天的垂相,是天地的臣工,參與人間事物的都是鬼神,但我們不了解鬼神,而鬼神看人間則一目了然。只有圣人能通天地,明白上天垂相的意義,并遵從天意行事,故皇帝稱為天子。

所以,孔子相信有鬼神的存在,這和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和傳統文化認知有密切的關系,他不肯能是一位無神論者。孔子繼承、修改、制定、發揚了祭祀之禮,并且要求人們在祭拜活動之時一定要恭恭敬敬,因為如果心存疑慮或者邪念,鬼神一定會知道,對于祭拜之人會適得其反,遭受惡果。因此,孔子才說敬鬼神而遠之,從距離上遠一點,因為鬼神無處不在,不要輕易沖撞。從內心中也遠一點,沒事兒不要招惹鬼神,不要胡思亂想,不要妄自揣測,你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嗎?不是的,鬼靈精怪,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做的事兒,用的心思老天爺都知道,他們都在看著我們吶。

我寫這篇文章之時,對孔老先生滿懷敬意,他不愧為萬世師表,他的思想是深邃的,他的智慧也遠遠超出我們理解的范疇,直至今天依然適用,依然煥發著人性的光輝。站在圣人的思想高度去理解這段話,你會發現,在孔子心中,理想的和諧社會應該是這樣的:官員以仁義和道德治理天下、服務人民,百姓安居樂業;對祖先和天地鬼神要心存敬畏,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但不迷信、宣傳神怪等不了解的事情,以免影響社會意識形態和執政階級的權威;通過觀察、感悟上天即自然界的變化和啟示,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順應天意、撫慰民心,以此指導社會生產和生活,并時刻反省自身道德修養與執政理念與政策的缺失,從而不斷改善與進步,達到天下大治的良好局面。

衷心希望各位朋友認真研讀論語等國學經典,真正理解圣賢本意,必將有所收獲。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