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孤獨,很多人都認為這個詞是對心境的一種不好的描述,覺得作為人類,群體而居、相互依存才是正常的生活狀態。
然而,孤獨不是孤單。孤單是無人陪伴的形影單只,而孤獨是一種心靈上的獨立。
孤獨的人有著充盈的想法,甚至自身的認知觀念都處于一定的高度。可能身處在熱鬧中,也可能有很多人陪伴,但是他依然孤獨。簡單來說,孤單是無人陪伴,而孤獨是一種敢單槍匹馬的能力。
其實年幼的時候我也一直以為孤獨是個不好的詞,好像在形容人孤僻不合群。
直到有一天讀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我發現,每個人的一生都不一樣,誰也不容易,而孤獨對于人,卻是形影不離的。
打開這本書就能發現,這個人際繁雜的家族實際上人人都有一份不一樣的孤獨,普遍而獨特的孤獨,就像展開了一個又一個現實。
這種孤獨不是少年強說愁的無病[呻·吟],而是每個人在歷史回流中的真實感。
就像人的孤獨并不相通,不是有了伴侶就能消除,只有自己才能生吞下去。
熱播劇《流金歲月》中有一幕是葉謹言送給了朱鎖鎖《百年孤獨》、《圍城》和《梁》這三本書,可以說這三本書都包含著他對她的感情。可是最后朱鎖鎖卻把《百年孤獨》還給了葉謹言。
中學畢業就投身社會,從小職員到大都會舞女再到嫁給富二代,因為婆婆一直看不上她,導致好日子沒過幾天最后不得不又帶著女兒被失婚。
出身貧寒、寄人籬下的朱鎖鎖從小到大無依無靠,得到的一切全憑自己。她深知孤獨的味道,也知道人的自私與欲望。
伴侶再深的愛在自顧不暇的時候也會像扔包袱一樣拋棄自己,只有自身能從生到死不離不棄。
所以她還回了《百年孤獨》,因為她知道,書中講得就是離散和孤獨,不僅是人本身,愛情、親情也都是孤獨的。
因為深知,所以坦然。在朱鎖鎖的人生里,我們看到了遺憾,但也就像書中說的那樣: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
人生本就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修行。不管身處多熱鬧的地方,不管有多幸福的婚姻,能陪伴左右的也不是枕邊人,而是自己。
鮑爾萊說過:「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毫無意義。」
要知道,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不僅是能做眾人的閃光點,也是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其實,要想看一個女人的能力有多強,不是看她能不能把家里打掃得井井有條,而是看她能不能一個人享受孤獨。
就像書中的烏爾蘇拉,她活了一百四十多歲,一直都不愿服輸,一直有活力。
當家里的男人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存活于自己的世界中從不為家庭付出的時候,她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家,甚至在雙目失明后,憑借嗅覺仍假裝正常,使得家里沒人知道她已經失明。
烏爾蘇拉就像如今無數個被家庭忽視的女人一樣,婚姻中只有自己,看起來可憐又可悲。
但她沒有自怨自艾,沒覺得無枝可依,她沒認為自己進入婚姻就應該躲在男人的羽翼之下,她有自己的驕傲,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哪怕死前神志不清她也帶著這份驕傲體面的離開。
這一生雖然拼搏勞累,可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生活,她應該是不悔的。
其實,當我們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越是內心弱小的女人,越喜歡依靠男人,越覺得家庭是最重要的。她們不敢和伴侶「求同存異」,甚至為了婚姻穩定不敢替自己發聲,以為有枕邊人和家庭做靠山,自己的腰桿才是硬的。
整日在「搖搖欲墜」的家中乞求男人關心,試圖維護著表面上的「和諧」。像極了那句老話:繡花枕頭,華而不實。
反觀那些內心和實力都真正強大的女人,不管婚姻還是事業,她們從不將男人當成救命稻草,做什麼事都講一個勢均力敵,能自己帶孩子,敢自己闖蕩,喜歡靠自己說話。
一個人的力量是無限的,這和性別無關,有伴侶依靠也不是真的幸福,千萬別小看一個享受孤獨的女人,婚姻中也好,事業中也罷。
要知道,這樣的人往往擁有很大的能量。她們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能在孤獨中不斷深耕自己,會在孤獨中不斷成就自己,最后活成了最真實,也是自己最想成為模樣。
每個人都要明白,壞的群交不如好的「孤獨」,凡事靠別人不如凡事靠自己。
尤其是感情認知上偏感性的女人,在垃圾社交上花費過多的時間,不僅會阻礙一個人的眼光,還會帶偏一個人的發展方向,使女人失去自己獨屬的魅力和價值。所以不隨波逐流,學會享受孤獨,是一個人成長過程當中要有的魄力。
作家紀伯倫曾說過:「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
再親密的關系也會有畫上句號的那一天。所以,孤獨作為一種能力,在精神層面和每個人都相依相惜,人這一生真正的伴侶只有一個,但不是「枕邊人」,而是自己。
放平自己的心態真的很重要,當你能用最客觀的心態看待愛人和生活的時候,所有的生活都會有獨特性,都會是最適合的樣子。
別覺得生活苦不堪言,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參與者,所有的孤獨都有它的歸屬。女人若是覺得家庭令你沒有歸屬感,伴侶對自己還不夠親密,那就沉下心來讀一讀《百年孤獨》。
看起來是在講拉美的歷史,實際上卻在講每個人的生活理念。當把這本書看懂,你就會越來越明白,這個世界讓你覺得不理解的事情,都在慢慢減少,你會越來越平和,越來越知道該怎樣面對生活。
女人別想著依靠男人,要學會依靠自己。
楊絳先生說過: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人們總是說著「女怕嫁錯郎」,認為嫁給正確的伴侶就能過得幸福美好,所以總有一些人,把尋找伴侶當作生命中的重中之重。
其實,真正的幸福,不是找到一個對的人,不是做可以躲在避風港里的「金絲雀」,而是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
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成為心底最深的救贖。
端正自己的心態,別把枕邊人看得太重,女人這一生最應該尋找的就是自己。人生是個加法,重在積累,愛情不過曇花一現,要知道,再好的枕邊人不過是一時同路人,唯有自己最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