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蘇格拉底安排三個弟子,去麥田里尋找最大的麥穗。
尋找之前,他說了一個規則:期間只能采摘一次,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
第一個弟子,總是想,后面會有更大的麥穗,因此一路走下去,一無所獲。
第二個弟子,急著要得到最大的麥穗,因此摘下眼前的較大的麥穗,卻錯過了後來的大麥穗。
第三個弟子,觀察了很久,然后動身,朝著最大的麥穗走去。
這就是著名的「麥穗效應」。
再看我們70一代人,在生活中,誰都會猶豫不決,也會因為急于求成,導致失敗。但是不管怎樣,跌跌撞撞地走出去了。
人生的規則就是,不管你收獲多少,是否滿意,都沒有回頭的機會。若是你強制自己回來,重復走某段路,但今非昔比——今天的路,不是昨天的路。
正如佛理中的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當我們來到五十歲,回頭看走過的路,再看看未來,和「尋最大的麥穗」,異曲同工之妙。
01
年輕時:外出求生,頭也不回。
小時候,我們多半出生在農村,有著種地的經歷。
也許沒有種過麥子,但是有種稻子、玉米等。
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最大的「麥穗」,還嫌棄眼下的收獲不夠。哪能和祖輩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輩子呢?
國中或者高中畢業,就外出打工,頭也不回。那一刻,真的有「仗劍走天涯」的豪氣。
當年的項羽,破釜沉舟,因此打敗了強大的秦軍,一舉成名天下。
我們開啟漂泊,到了異地,也沒有電話機,能隨時隨地和父母聯系。因而,厚著臉皮找工作,到處詢問:「還要人嗎?」
記得我第一次到深圳龍崗的時候,身上只有幾十元錢了。為了不至于挨餓,夜里我不住店,而是在橋洞過夜。還隨時聽一聽外面的動靜,擔心有人來為難自己。
去了好幾家職介所,要麼是文憑太低,要麼是沒有工作經驗,被拒絕成為了常態。
外面混不好,就回老家?反正我沒有想過。
帶著一股子韌勁,我在一家電子廠做了保安,然后持續跳槽,謀求更好的工作。
每到過年,村里的年輕人回來了,個個光鮮亮麗,但是內心的苦,卻沒有幾個人說。
有多少70后,是白手起家的?應該很多吧。
動畫片《神隱少女》里有句名言
:「一直往前走,別回頭。」因為回頭,就會前功盡棄,就會打回原形。咬牙走下去,工作會有的,面包也會有,總比在老家待著強一些。
02
中年時:富不還鄉,異地安家。
走出校門十多年,同齡人的層次就拉開了。
有人在工廠里,混到了中層管理;有人自己開店鋪,還有人開工廠;在老家混的人,也有,但是數量不多。
總有人,富起來了,然后在城里買房。就是混得一般般的人,也在縣城落腳了。
城里買房,一方面是考慮到自己的養老,一方面是孩子要讀書。
我們已經吃過翻山越嶺去讀書的苦,我們的子孫就不要如此了。
想一想,小時候背米、帶菜上學,住在漏風的教室和宿舍。冬天,宿舍的玻璃破了,就用薄膜堵住。寒風吹過,噼噼【啪☆啪】作響。
到了四五十歲,我們開始有積蓄。
曾經在村里,有萬元戶。現在的我們,有十萬元都不奇怪。
但是我們走得越遠,越有錢,越發現一個現實——故鄉,回不去了。
我們手里的「麥穗」,就是一粒種子,在異地播種,或者做成一日三餐。
不回故鄉,有好幾種理由。
其一,富不還鄉的古訓,我們有體會。
帶著錢回到家鄉投資,往往因為轉型太難,不能重新融入農村,因而血本無歸。半輩子的積蓄沒有了,余生就難了。
再說了,小農意識長期存在,也會阻礙我們到農村「大干一場」
。其二,在異地已經安家了,早已習慣。
外地待的時間長了,和周圍的人混熟了,環境也適應了,慢慢就減少了對故鄉的依戀。
其三,故鄉面目全非,回去也是凄涼。
總有一些地方,農村變成城鎮;老屋敗了,看不到年輕人了,玩伴都不見了。交通偏遠的鄉村,不太適合未來的發展。
別說故鄉已經不能回去了,就是故鄉的親戚朋友,都弄丟了。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03
老年時:淡定前行,隨遇而安。
當我們六十歲,退休了,還要走回頭路嗎?
有人認為,退休了,去老家養老,種地看風景。門口就是小橋流水。
養一條狗,跟著自己走,還有雞鴨在增加煙火氣。
現實卻給出了另一種答案:我們老了,子女就長大了。家庭在輪回。
不工作的老人,就得去帶孫輩。
走不動的老人,不能招呼子女都來陪伴自己,而是自己被送到子女的身邊,便于子女照顧。
子女進入中年,我們是不忍心讓子女太麻煩的。
現在,越發明白一個詞語——隨遷。
也就是說,很多老年人,要跟隨子女一起漂泊。子女在哪里工作,父母就在哪里扎根。
退休,可能是普通人的人生中最大的「麥穗」。但是不能因為退休,就隨心所欲,還得顧著大家庭的安排。
再說了,不是所有人的故鄉,都適合養老。在城里養老,熱鬧,醫療條件等,都不錯,也是首選。
04
大概是明朝時,太原有一個叫孟敏的人。
他扛著瓦罐去上街。
半路上,搖晃一下,瓦罐就摔下來。他頭也不回,繼續上街。
路人見狀,就喊:「瓦罐碎了,也不回頭看看......」
孟敏說:「已經碎了,看它有什麼用?我前面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詩人顧璘明知道孟敏的典故后,作詩一句:「生涯嗟蓬飄,世事付甑破。」
回頭看,人生破破爛爛;往前看,還要修修補補。
五十歲之后,我們都要何去何從?往前走就對了,重走來時路,也是另辟蹊徑。
一片麥地里,麥穗黃澄澄的,麥穗有大有小,抓牢了,就是收獲。
一段人生路,腳印有深有淺,但都代表過去,出發吧,前路漫漫。
昨天已經過去,別遺憾,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