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升職意味著加薪,哪怕只升職,不加薪。由于職位的不同,賺錢的效率也存在差異。
晉升這件事,領導的態度決不能被忽視。無論他是否有提拔你的權力,但在你的晉升中,設置點障礙還是可以的。
就連家長都喜歡孩子聽話,更何況是領導呢。所以「聽話」的下屬更容易獲得晉升的機會。
不過,規則是由強制制定,說是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話,一個溫柔的騙局。
只有「擺脫定式」,打破原有規則,才有可能成為規則制定者,否則就像藤蔓一樣,只能依附卻無法成為大樹。
《權力進化論》中提到:「不去期望一個現成的,公平的世界,也決不肯遵循那些把自己置于劣勢的規則。」
所以,「聽話」充其量算是權宜之計,「不聽話」才是發展的核心。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先立」
而「后破」。1.「聽話」是初期最佳選擇
翅膀還沒硬起來,以「聽話」為主。
就像剛進入一個牌局,聽別人給你介紹規則,介紹玩法,先熟悉玩法,再成為高手。
任何游戲都有一套既定的規則,要麼別上場,要麼就先遵守規則。成為這個規則中的高手,才有改變規則的可能性。
否則,憑借一腔熱血,就想改變規則,必然被規則所排斥,也沒人愿意帶你玩。這個世界是依據實力與他人對話的,誰也無法改變。
「聽話」不是失去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初期的最佳選擇,是更快融入其中的方式之一。
2.「聽話」是為了贏得領導的信任
家長喜歡聽話的孩子,老師喜歡聽話的學生,領導自然也不例外,下屬聽話才更容易獲得信任。
在領導的邏輯里,「聽話」的下屬首先是不給自己找麻煩;其次是執行力強的表現;最后也是嘴上不說,但一定在意的事情——忠誠度。
別說什麼自己是為了工作,難道領導不對,也要「聽話」?別搞笑了,好像誰不是為了工作一樣,不過是大家的立場不同而已。
立場跟領導相悖,不可能成為領導的「自己人」,既然不是「自己人」,憑什麼給你晉升的機會?
職場上有句話很深刻:「是因為領導信任而做出成績,而不是因為做出成績領導才信任。」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多數人都無法改變。
3.「聽話」是權宜之計
古人云:甘居人下者鮮。意思是說,甘心屈居人下的人極少。
每個人內心中都有叛逆的種子,并非本身逆來順受,而是「聽話」的人,晉升的效率會更高。
因為任何一級的領導都十分在意自己對權力的控制,站在領導角度講,更愿意提拔「聽話」的下屬,因為是掌控權力的需求。
領導提拔了「不聽話」的下屬,無形中增加管理成本,純屬自找麻煩,想必沒人愿意主動提拔這樣的下屬。
所以,「聽話」的下屬,更容易獲得晉升的機會,哪怕是「演」出來的呢,只要觀眾(領導)愿意看就行了。
1.「不聽話」是實力的外在體現
領導是人不是神,他們也有思維誤區,視覺盲點,不可能總是正確的。
當自己具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可以「不聽話」,并提出合理化建議。當自己實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領導不一定采納建議,但一定會考慮,甚至重視其想法。
實力越強,領導越重視其想法,比如,銷冠的建議,業內專家的建議……。對于有一定實力的人來講,領導更希望他們是「外腦」,而不是「應聲蟲」。
實力永遠是跟世界、人對話的籌碼,實力越強,越有「不聽話」的底氣。
或許領導心里不爽,但創造的價值能安撫他們不爽的情緒。所謂的「向上管理」,引導領導的人,都是有點本事,有點實力的人。
2.「不聽話」是打破原有規則
規則總是更傾向于制定者,所以打破原有規則是從「不聽話」開始。遵循那些讓自己置于劣勢的規則,不會讓自己變得更好,只會與規則制定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如果有「不聽話」的實力,并且能形成向上管理,就是矯正原有規則的過程。
有實力的人矯正規則的過程,同樣在傾向于自己。每打破一點原有規則,就矯正一點,逐漸形成新的平衡。
就像開始上級只是偶爾采納「合理化建議」,但逐漸的提出合理化建議的人會占據一部分主導,形成一種新的微妙平衡。
3.「不聽話」是建立的新規則的前奏
「聽話」是先立,而「不聽話」是后破,也是建立新規則的前奏。
就像繼任領導,經常會否定前任領導制定的規則一樣。要想做出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前任領導的規則就需要打破,用人方面也是如此,于是出現「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況。
「不聽話」就是建立新規則的前奏,因為晉升必定曾經是「聽話」的下屬,等自己羽翼豐滿之后,不需要再「聽話」了。
建立新的規則,實現自己的意志,做出屬于自己的政績,自我價值才會被實現。
存在必然合理,所有的規則沒有對錯,關鍵在誰手里,立場傾向于哪里。
正如《滄浪之水》中提到:「世上的道理可以像捏軟泥一樣,捏成人們愿意的形態,就看誰來捏了。」
客觀的講,「聽話」的下屬晉升更快,「不聽話」的人會發展的更好。「聽話」是為了讓自己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為你遮風擋雨的大樹,同樣會遮擋你的陽光。只有「不聽話」打破原有規則,建立新的規則,才會出現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