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如海,親家之間能成為一家人,更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親家之間,關系經營好了,小夫妻的感情會越來越好。在相處時,要把握適當的分寸感,更有利于感情的經營。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它懂得在人際交往中,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成為親家之后,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明白,彼此是一家人,要做到團結一心。
與親家相處,有三事千萬別做,否則關系將一落千丈。
表姐,最近檢查出抑郁癥,她說自己心里最大的壓力,是來自于婆婆。
表姐生完寶寶要回公司上班了,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天氣熱,她騎電動車上班,太曬了,于是和老公商量著買輛車。
表姐夫賺錢不少,手里有五六百萬,本來已經同意拿出十萬,給表姐買輛車。
這件事她婆婆知道了,把表姐大罵了一頓,說她不懂事,只知道花錢。
她很委屈,覺得這事婆婆不應該管,兩個人大吵了一架。
婆婆讓她好好照顧孩子,賺不了幾個錢,要什麼車,上不上班有什麼要緊的。
還讓她不要總是發脾氣,要學會討好老公,往后才有好日子過。
表姐一氣之下回了娘家,娘家人一起去替表姐出氣。
兩家關系鬧僵了,小兩口的感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父母,不管小兩口之間,發生什麼樣的矛盾,都不要干涉子女的婚姻。
莎士比亞說:「不要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凡事必須三思而行。」
小兩口過日子,錢怎麼花,他們有權利去支配。
兩家的父母,別干涉太多。若是,兩家人都摻和進來,日子會變得一團糟,誰都不能好過。
很多誤會,都是無中生有。生活中,有一些人很喜歡說是非,喜歡議論別人,或者傳謠。
別人對你的親家,有議論時,別隨隨便便信以為真。
莎士比亞說:「謠言是一只憑著推測、猜疑和臆度吹響的笛子。」
若是,喜歡道聽途說,蒙蔽了自己的內心,對親家產生了不好的印象,就以為對方是品行很差的人,就會不利于兩家人的感情經營。
不管聽到別人說了什麼,都要存幾分疑惑,別隨意斷定親家是個什麼樣的人。
要結合親家的所作所為,以及長時間的相處,去考慮對方到底會不會做出違背良心,沒有底線原則的事情。
不管是誰,說了多少關于你親家的壞話,都不要盲目相信。
要記住,你與親家之間是一家人。不要隨便聽信了別人說的話,傷了自己家里的人。
在相處的過程中,兩親家之間,難免其中一方會受些委屈,鬧點不愉快。
出現這種情況,可以把心中的不滿和對方講一講,也可以跟孩子說說。
但不要在人很多的場合,鬧得人盡皆知。
私下里解決,對方會為自己的處事不周感到慚愧,會在其他地方做出補償,也愿意真誠地道歉。
但,一味地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親家只會覺得你更過分,會對你充滿怒氣。你有理也變成了沒理的一方,還會讓外人看笑話。
德謨克利特在《著作殘篇》中寫道:「親人之間的嫌怨比與外人的嫌怨要難堪得多。
」
別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之大聲爭吵,指責批評。
與親家相處,要懂得維護對方的臉面和尊嚴。兩家人的事情,關起門來自己去慢慢解決。
親家之間的關系,也需要以尊重與理解為本。
孩子成家立業,長大成人,日子怎麼過,主動權就交到他們自己手里。
別人說你親家壞話,不論真假,都要警告一下對方,到底有沒有證據,不要惡意揣測,敗壞人家的名聲。
確有其事,也不宜張揚。
與親家相處,多維護對方,少挑刺。多些寬容,就更容易接納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