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還有下一句,說透了人性
2023/09/07

中國人總是喜歡把古人的話奉為金科玉律,我們古代的很多名言就是這麼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并且至今還有人深信不疑,其實,古代的很多名言傳到現代,都或多或少被斷章取義,曲解了本來的意思,比如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以德報怨」,很多人就以為這話的意思是別人對你不好,你要對別人更好,以此來感化別人。

這其實是后人理解錯了,因為都忽視了下一句,其實孔子的原話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意思就是,你對對你不好的人更好,那又拿什麼來報答對你好的人呢?所以了解后大家是不就明白了,以后不要用這句話勸人向善了,孔子的意思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

現在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意思就是,一個人看著可憐,過得很不如意,其實大多都是自己咎由自取,背后有讓人可恨的地方,不值得可憐,這句話說透了人性,其實這句話還有個下句,也很現實,那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見到一些可憐人,有人天天被父母打,看著非常可憐,可是等他出了家門,卻成為父母一樣的人,欺負比他更弱小的人,也有人哭訴兒女不孝,不給錢,不管老人死活,卻不知老人年輕溺愛孩子,對孩子包庇不教養,一手將孩子養成現在這個性子,也有人控訴被人騙,萬貫家財都被騙走,卻不知這人貪圖利益,朋友多次勸導不聽,純屬自作自受,這些人看著可憐,但其實是種「假可憐」。

魯迅評價自己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就說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孔乙己過得很悲慘,吃不起飯,也沒收入來源,別人還總是拿他取樂,也不給他留尊嚴,但是你看他干了什麼,總是偷人家的書,還說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最后他偷到了舉人的家里,被人打斷腿,最后一絲尊嚴也沒了,你說他可憐嗎?可憐是可憐,但也是可恨的,自己不要強,落到那個下場也怨不得別人。

再來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現實中有人一出事,大家就總是喜歡挖掘背后的原因,如一個人殺人,是非常可恨的,但是很多人就想知道為什麼,因為大多數的可恨之人,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苦楚,可能小時候受到不公正對待,可能因為債務糾紛,可能生活不下去等等原因,這是可悲之苦,但也是不值得同情的。

這兩句話其實是告誡人們,關心幫助一個人的時候,要分清這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故意裝可憐博取同情,還是確實是有實際困難,不要濫發善心,因為大多數的可憐人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他們走到這個地步多是自作自受,對待可恨之人,也不要過于同情,因為生活可以主宰你,你也可以主宰生活,就看能不能想開,放下過去,擁抱新生活,而很多可恨之人多數喜歡怨天尤人,可悲也多是咎由自取。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