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人物關系譜,讓我讀懂了把握命運的10條鐵律
2023/08/18

1988年,人到中年的陳忠實,決心打磨一部值得「墊棺作枕」的代表作。

他回到家鄉祖屋,深居簡出六年,在無數個孤獨的日夜中,寫出了自己最為得意的《白鹿原》。

書中,他以深沉厚重的筆觸,描繪了半個世紀波瀾壯闊的歷史,也塑造了貪嗔癡愛的眾生相。

白鹿兩家祖孫三代人,因幾兩碎銀勾心斗角,為功名利祿執迷不悟,在恩怨糾葛中互相折磨……

從書中的10個人物身上,我讀懂了人性的復雜,發現了掌控命運的鐵律。

1

白嘉軒:人品,是行走世間最好的底牌。

在《白鹿原》里,白嘉軒堪稱是「仁義」的化身。

身為一族之長,他立得穩行得正,一輩子挺直腰桿做人。

他修祠堂、建學堂、立鄉約,嚴格教化村民,把村子治理得風清氣正。

他還與家中的長工鹿三以兄弟相稱,資助他的兒子黑娃上學讀書。

白鹿原上的對頭鹿子霖,處處找他麻煩,他卻從不往心里去,還在對方入獄時費心搭救。黑娃長大后恩將仇報,打斷了他的腰,他卻并未記恨對方,還在對方落難時四處奔走。

長子白孝文犯了錯,他也鐵面無私地秉公處置,按照族規狠狠懲罰兒子。

憑借寬以待人,嚴于律己的品行,他收獲了族人發自內心的敬重。

清代文人石成金有言:「無愧于事,不如無愧于心身,無愧于身不如無愧于心。」

人這一生,最要緊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德行乃立身之本,真誠是成事之基,人品便是你屹立世間的金字招牌。

坦蕩處事,清白做人,余生的每一段路,你都能暢通無阻。

2

白孝文:欲望面前,人最容易滋生罪惡。

白嘉軒的長子白孝文,曾是最合適的族長繼承人。

他看起來謙恭又可靠,沒有出格言行,更沒有不良嗜好。

但實際上,他只是畏懼父親的管束,極力壓抑著心中的欲念。

當時玩伴黑娃的妻子田小娥,故意引誘他時,他立即屈服于本能,拜倒在對方的石榴裙下。

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便會一步步將人引入罪惡的深淵。

他拋妻棄子,整日跟田小娥廝混,後來還染上了毒癮,半年就敗光了家產。

嘗過放縱的滋味后,他的欲望不斷膨脹,又將手伸向了權勢。

為升官發財,他毫不猶豫地射殺了一手提拔自己的貴人張團長。

為保住地位,他又狠心陷害黑娃,并當眾槍斃了對方。

最終,白孝文坐上了縣長的位置,卻已經在欲望的熏染下,變得面目可憎。

家人們疏遠他,鄉親們唾棄他,他始終是白鹿原上不受待見的敗家子。

有句話說:當欲望失去了枷鎖,前后左右就都成了地獄。

欲望引起貪婪,貪婪滋生惡念,而惡念會吞噬一個人的良知和理智。

一朝淪陷在無邊欲海,便一生都走不出心靈煉獄,只能一口口咽下自己所種的苦果。

3

白孝武:最高級的精明,是老實。

白嘉軒的二兒子白孝武,是白家最為低調老實的孩子。

哥哥墮落后,他從父親手中,接過了繼承族長之位的重任。

族中繁忙時,他會按照父親的安排,積極處理各項事務。

一旦得了空,他便一頭扎進田間,跟最喜歡的莊稼打交道。

在他眼里,什麼高官俸祿、金錢權勢,都不如春種秋收重要。

當哥哥白孝文身敗名裂,被父親趕出家門時,他從容地在田里耕耘;

當妹妹白靈投身愛國運動,整日擔驚受怕時,他面朝黃土,默默干活。

當兒時玩伴黑娃鬧革命、上山當土匪時,他依舊一心鉆研如何把地種好。

白孝武沒有當官發財,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成就,一輩子都只是個平凡的農民。

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正是安分守己的老實,讓他避免了很多麻煩,安穩度過了一生。

正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顯擺高調,只會彰顯你的淺薄;炫耀張揚,則更容易招惹事端。

做人,無需誰稱贊,不必誰羨慕,老老實實做好自己,才是明智的處世之道。

4

鹿子霖:太過聰明的人,沒有好下場。

白鹿原上,鹿家之主鹿子霖,是出了名的精明人。

他自認從家世到才學,樣樣不比白嘉軒差,卻掌握不了族中的話語權。

不甘心的他,爭取到了「鄉約」的官職,發誓要與白嘉軒一爭高下。

多年來,他一次次不擇手段地坑害白家。

他先是給白嘉軒扣上造反的黑鍋,后又指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還趁火打劫,吞了白家的房和地。

可他怎麼也想不到,所有的算計和手段,也是在給他自己設局。

白孝文東山再起后,立即對他展開了打擊報復。

他被關進了監獄,被迫參加批斗大會,還目睹了族人被槍斃的場面。

在血腥和死亡的刺激下,本就心虛的他,嚇得當場精神崩潰。

最后,精明了大半生的他,變得又瘋又傻,活活凍死在了柴房里。

心理學家威廉說: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

天道有常,善惡有報,你對別人的算計,最終都會返回到自己身上。

愛耍陰招,必將招致禍患;德行有虧,終將害人害己。

一個人若精明過了頭,機關算盡之日,便是自我毀滅之時。

5

鹿兆鵬: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人生高度。

在《白鹿原》中,鹿家長子鹿兆鵬是個相當有爭議的人物。

有人認為他志向遠大,不拘泥于雞毛蒜皮,一心拯救貧苦百姓;

有人指責他自私無情,婚后將妻子棄之不顧,對父母也不聞不問。

但實際上,他是接受了新知識和新思想,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年少時,他去省城讀書,開闊了眼界,也見識到了民間疾苦。

在革命熱潮的沖擊下,他視民族興亡為己任,立志要解放底層人民。

哪怕顛沛流離,生活艱苦,他也甘之若飴,從不后悔加入革命隊伍;

即使被人誤解,遭受非議,他也堅守底線,拒絕接受父母之命的婚姻。

心懷天下的格局,讓他與村民格格不入,卻也讓他實現了更遠大的理想。

他冒險策劃起義行動,為白鹿原村民爭取權益,還指揮作戰,保護了千千萬萬的百姓。

曾國藩說:成大事者,首重格局。

有的人越活越局促,一輩子走不出一畝三分地;

有的人卻越活越寬闊,大半生徜徉于浩瀚的大海。

一個人的格局和眼界,決定了他看待問題的高度,以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學會修煉自我,放大胸懷,你的生命注定不會黯淡。

6

鹿兆海: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是學會放手。

鹿子霖的二兒子鹿兆海,與白嘉軒的女兒白靈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

可惜由于時局動蕩,兩人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對立的陣營。

鹿兆海不愿為難白靈,便提出暫時分開,讓彼此重新思考這段感情。

誰知,在兩人分手期間,白靈愛上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鹿兆鵬。

面對戀人與哥哥的雙重背叛,鹿兆海憤怒過,也怨恨過。

但他明白,繼續糾纏下去,只會讓三個人都痛苦。

盡管他還深愛著白靈,卻選擇了放過彼此,不再打擾白靈的生活。

在白靈即將生產時,他還以小叔子的身份,安全護送對方出城。

放下兒女情長后,他一心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成了白鹿原上人人稱頌的英雄。

人活一輩子,誰沒有求而不得的遺憾?

但一味抱怨,苦苦強求,只會讓自己徒增煩惱和苦痛。

最明智的活法,是有緣時惜緣,無緣時隨緣。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放下無意義的執著,余生方能自在安好。

7

田小娥:指望別人的人,終將被辜負。

美艷風情的田小娥,被白鹿原的村民視為「禍水」。

她本是郭舉人的小妾,卻處處遭受虐待,過得連下人都不如。

為了擺脫困境,她勾引了長工黑娃,跟對方一起回了白鹿原。

可好景不長,黑娃因鬧革命被追查,不得已拋下她,逃到山里當了土匪。

無依無靠的她,為活命而攀附上了鹿子霖,還在鹿子霖的指使下勾引白孝文。

白孝文挨了族規處罰,又被父親掃地出門后,干脆破罐破摔地搬進了她的窯洞。

她以為白孝文是真心待自己好,便一心一意地跟對方過起了日子。

誰知,饑荒來臨時,白孝文嫌她拖累自己,毫不留情地離開了她。

直到她被公公鹿三一梭鏢捅死,白孝文都沒有回來看她一眼。

田小娥輾轉于一個又一個男人之間,不過是想尋個依靠,踏實生活。

可她不明白,人生這條路,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

將命運寄托在他人身上,無異于一場豪賭,運氣再好也總有輸掉的可能。

你指望誰,便會處處受制于誰。

人生所有的沼澤灘涂,都得靠自己單槍匹馬地去趟。

趟過去,走下去,你會在不知不覺間,把你自己活成自己的靠山。

8

鹿三:比無知更可怕的,是偏見。

長工鹿三為白家效力多年,為人本分老實,做事也勤快利索。

但他骨子里保守而傳統,一輩子只認死理兒。

當兒子黑娃娶回田小娥時,他不由分說地將田小娥趕出了家門。

起初,田小娥學習種田、養雞、挖野菜,努力爭取獲得公婆的認同。

鹿三卻始終對她心懷偏見,在她最需要幫助時,依舊冷冰冰地與她劃清界限。

看到黑娃在外顛沛流離,少東家白孝文敗光家產,他更加厭惡田小娥,大罵她是「害人精」。

他固執地將一切罪惡的源頭,全都歸咎于田小娥,怪她給白鹿原帶來了厄運。

抱著為民除害的念頭,他深夜潛入田小娥家中,親手用梭鏢殺害了對方。

殺人后的愧疚感,使他變得瘋瘋癲癲,終日惶恐不安。

深植內心的偏見,猶如殺人不見血的刀,能輕易毀掉任何一個人。

佛家有云:去我執,除偏見,萬物通達于心,無量無邊。

以偏概全,先入為主,既暴露自己的狹隘,也是對他人最大的惡意。

人這一生,就是一場不斷走出偏見的修行。

放下心中成見,打破思維藩籬,你才能接納世間的百態。

9

黑娃:讀書,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捷徑。

黑娃是鹿三的長子,自幼性格沖動,行事魯莽。

他當過土匪,砸過祠堂,坐過大牢,干過不少傷天害理的壞事。

鬧革命時,他一心想著出風頭,以殘忍的方式處決了自己的同鄉。

當了土匪后,他還帶著弟兄洗劫白鹿兩家,打折了白嘉軒的腰,害死了鹿子霖的父親。

後來,他金盆洗手,下山加入了保安團,卻始終覺得內心空虛。

他感慨:「我闖蕩半生,混賬半生,糊涂半生,現在想念書求知,活得明白,做個好人。」

于是,他去拜了白鹿原上最博學的朱先生為師,每日讀書、寫字,向先生請教不懂的問題。

書讀得多了,他的內心漸漸覺醒,從粗魯無知的土匪頭子,蛻變成了儒雅穩重的副縣長。

黑娃的脫胎換骨,印證了一個道理:

讀書,不光可以增學問,長見識,修德行,還能讓人在苦海中找到靈魂的棲息地。

一本本書籍,就像潤物無聲的春雨,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一個人的認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

那些升華心靈的思想,豐富生命的字句,足以助你披荊斬棘,穿越所有黑暗。

10

朱先生:真正清醒的人,都過著極簡的生活。

書中最具智慧的人,是白嘉軒的姐夫朱先生。

他學識豐富,博古通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無一不對他敬愛有加。

但他不居功,不求名,一輩子吃粗茶淡飯,穿粗布麻衣。

權貴們爭相邀請他出仕為官,承諾給他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他卻對名利不屑一顧,只想在白鹿書院里,心無旁騖地編撰縣志,教化鄉鄰子弟。

他還讓兩個兒子安心在原上務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遠離外界的紛紛擾擾。

他常說:「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催命鬼。房要小,地要少,養個黃牛慢慢搞。」

鹿子霖、白孝文等人,要麼為謀財算計他人,要麼為求名出賣良心。

他們都迷失在重重誘惑中,丟掉了做人的底線,成了欲望的俘虜。

朱先生卻憑借內心的淡泊與清醒,在亂世中尋得一份安寧。

有句話說: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表面上的光鮮亮麗,遠不如內心活得富足瀟灑。

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剔除生命的冗余,回歸質樸的素與簡。

不被外物所擾,不被世俗所困,身心輕盈愉悅,生活自會從容暢快。

《白鹿原》是一個民族的秘史,也是一幅描繪世態人情的畫卷。

一個個鮮活而生動的小人物,在生與死,愛與恨,權力與欲望間上下求索,苦苦掙扎。

他們在命運風暴里蹣跚前行的身影,像極了于紛繁紅塵中摸爬滾打的你我。

陳忠實說:「世事就是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

人這一輩子,苦是底色,難是常態,總要經歷悲歡與跌宕。

真正的智者,會在認清人性真相后,從容直面大起大落,淡然應對大喜大悲。

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踏實做事,低調做人,活得熱氣騰騰,我們方能無愧此生。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