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挪威的森林》:才懂,渡邊選擇了綠子,就是選擇新生的希望
2023/08/21

直子兩手插在口袋里,目光游移地沉思著說: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待過。

可是,20年后,渡邊乘坐波音747飛機降落漢堡機場,降落時飛機廣播開始播放披頭士的樂曲《挪威的森林》。瞬間,憂傷而靜謐的樂曲讓渡邊打開了記憶的閘門,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里。這時他想起了直子,想起了當年直子跟他說過的這句話。

可是他卻悲哀地發現,有很多記憶再也想不起來了,甚至已經記不起直子的臉。

37歲的渡邊這才恍然領悟到直子之所以求他別忘記她的原因。因為直子知道自己在渡邊心目中的記憶遲早要被沖淡。正因為如此,她才強調說:希望渡邊能記住自己,記住她曾這樣存在過。

想到這里,渡邊悲哀得難以自禁:因為直子從沒愛過自己。

記得上大學時看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我那時只看到他寫得是初戀,以為渡邊之所以記住直子,只不過是因為得不到的就是好的,永遠得不到那就是最好的,而直子死了。如今時隔多年,重溫這個小說,我才頓悟,原來作者是想告訴我們,如何通過愛來讓自己成長,以及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能是什麼。

在這個小說中,渡邊的成長主要是通過他和幾個女人的交往中體現出來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渡邊在和直子、綠子、玲子的交往過程中,不停蛻變,最終成長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男子漢。

01 渡邊的故事

今年37歲的渡邊乘坐波音747飛機降落漢堡機場時,廣播里開始播放樂曲《挪威的森林》。那旋律搖撼了他的身心,使他難以自已,無限惆悵,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的世界。

18歲時,渡邊第一次離開父母,只身一人來到東京求學,結識了兩個寄宿校友:一個是同宿的地理專業有潔癖的「敢死隊」,另一個是相傳和100個女孩睡過覺的東大法學部學生永澤。

因為高中好友木月的自盡,渡邊決定從此對任何事物都不想得過于深刻,對任何事物都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再輕易對人打開心扉。

直子是死去好友木月的女友。通過木月,渡邊和直子相識。木月死后,渡邊和直子不再見面。高中畢業后,他申請考取了東京一個大學,逃離了家鄉。沒想到,來東京一年后,渡邊在捷運站上重逢直子。

他鄉遇故知。渡邊和直子開始每周見面,然后他漸漸喜歡上直子。

直子20歲生日這晚,渡邊和直子睡了。結果他發現直子是CH女。

一周后,直子不再打電話來,于是渡邊跑去找直子,結果發現她早已搬離。

三個月后,直子從一個叫阿美寮的療養院寫來信,渡邊這才知道直子的身心狀況,她早已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渡邊一下子陷入悲傷和沮喪。

從此,直子缺席了渡邊的生活。

另一位同班女孩綠子走近了渡邊。跟直子的文靜內向不同,綠子是一個開朗、外向的女孩,她一出現就吸引了渡邊的注意。

渡邊和綠子開始約會,然后兩人漸漸熟悉。渡邊陪著綠子去吃便當,去她的高中學校轉悠,去醫院一起照顧她生病的父親,在綠子家里品嘗她做的料理。

飯后兩人在露天陽台上一邊喝酒一邊唱歌,在曖昧的氣氛中,渡邊吻了綠子的嘴唇,但是兩人并沒有突破防線。

直子住療養院期間,渡邊曾兩次去看望她。并和直子的室友、比自己大19歲的玲子相識。後來,因為直子在療養院的情況一天天好起來,渡邊就向直子提出一起生活的想法,并在返回東京后找了合適的公寓并花費大量心思進行裝修。

當然,渡邊并沒有等來直子的回歸,最終等來的卻是直子自盡身亡的噩耗。

一時間,渡邊陷入了無邊的絕望與無措。他開始昏天黑地看電影,然后出去徒步旅行。

渡邊陷入自己抑郁的情緒中,長期忽視綠子,結果就收到了綠子的絕交信。

就這樣,渡邊同時失去了直子和綠子。

直子死后,玲子出院了,去北海道途中來看望渡邊。兩人一起吃了火鍋,一起睡了覺。

送走玲子后,渡邊在電話亭中給綠子打電話,告訴她,無論如何都想跟她說話,整個世界上除了她外別無他求。兩人一切從頭開始。

渡邊在哪里也不是的場所的中央,不斷呼喚著綠子。

02 嫻雅嫻靜的直子

七月,「敢死隊」送給了渡邊一只螢火蟲。后渡邊把它放生了。

原著中這樣寫道:螢火蟲剛被放出時,爬上螺絲帽,僵僵地蹲在那里,此后便木然不動,像斷了氣。……過了很長時間,螢火蟲才起身飛去。

消失之后,那光的軌跡仍久久地印在我的腦際。那微弱淺淡的光點,仿佛迷失方向的魂靈,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仿徨。我幾次朝夜幕伸出手去,指尖毫無所觸,那小小的光點總是同指尖保持著一點不可觸及的距離。

透過這只螢火蟲,我似乎看見了直子,在木月死后,幾乎也是僵僵地活著,勉強自己活了一段時間。最后頓有所悟般,終于離去。螢火蟲生命短暫,簡直就是直子靈魂的化身,象征著直子的愛情以及她那為愛而死的靈魂。

37歲的渡邊,最忘不了的戀人就是已經死去多年的直子。

高中時期,渡邊通過木月和直子相識,三人組成小集團,一起度過了一段比較愉快的高中時光。木月是三人中的核心人物,連接起渡邊和直子。渡邊是後來者,是另兩人通向外界的通道。要是木月不在,渡邊和直子基本沒有話可說。三人除了另外兩人外都沒有其他朋友。

木月和直子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兩人從3歲就在一起玩,很早就確立了戀愛關系。但是,木月和直子之間的愛情是類似于小孩子的一種愛情,是一種不含性的清純愛情,是一種干干凈凈、純潔無瑕的愛。當然,隨著兩人即將長大成人,這也是很詭異的一種愛情。

一般來說,人類性的禁忌都發生在近親之間,這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生出畸形后代而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那麼木業和直子就好像是親兄妹,兩人之間沒有性沖動,類似于性禁忌。

所以,面對直子,木月一直處于一種性無能的狀態。

木月死后一年多,渡邊和直子開始交往,在直子20歲生日這晚,兩人發生了關系,渡邊驚訝地發現直子還是個CHU女。

渡邊詢問直子以前為什麼不跟木月睡。可是,直子不再說話。其實,渡邊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直子內部,正因為他是個外來者。而[性.愛]的激情是需要一點陌生感和神秘感的。太熟悉的人則不容易引發性沖動。正像我們有一句粗話說得那樣:太熟了,下不了手。

直子後來也向渡邊坦承:和渡邊確實是第一次。以前和木月相處時從來沒有性沖動,幾次嘗試都不能進入,太干太痛。當然我們知道,和渡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為在後來兩人的交往中,性沖動也不再來了。

不能否認,渡邊和直子是相愛的,直子和木月也是相愛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愛。

直子和木月之間屬于沒有性沖動的純凈的幼童之愛;而渡邊和直子之間則是一種正常的男女[兩.性]之愛。

直子在臨死之前跟玲子說過這次[性.愛]的感受:那實在是太美妙了,整個腦袋都像要融化似的,真想就那樣在他懷抱里一生都干那事。

玲子說:既然這樣,你何不就和渡邊一起生活?直子卻說不行:那東西倏忽而來,倏忽而去,而且一去不復返。一生中碰巧來那麼一次,那以前和以后我都毫無所感。既無沖動,又沒濕過。

渡邊表白說會永遠愛直子,并且表達了想永遠跟她在一起生活的愿望。為此,他搬出了寄宿宿舍,租到了合適的公寓,并且花費很多心思進行了裝修。但是直子一直不肯答應。她的理由是,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守護另一個人。而且時間長了,她擔心渡邊對自己厭煩。

直子一直拒絕長大,拒絕進入成人世界。她不想被外界破壞自己內部的寧靜和自洽。

她是這麼說的:我只是不希望任何人進到我的里邊,不想讓任何人擾亂我。

因此,盡管直子在渡邊那里享受到[兩.性]之愛的極致快感,但她卻寧愿守護和木月的純情之愛。因為和木月的關系里沒有性的饑渴,也就是不會有人進到她那里面來擾亂她。

這當然只能是一種愛的理想。木月之死本就是一種拒絕長大的隱喻。木月死后,直子也曾經想努力想長大,進入外界,通過渡邊進入成人世界,但是由于恐懼,最后還是選擇死亡,選擇木月,選擇維護和木月的純凈之愛。

所以,直子和渡邊最后一次見面時,一再叮囑他:希望你記住我,記住我這樣生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待過,永遠都不要把我忘掉。

人不可能永遠活在記憶中,必須要在現實中有新的創造。

而直子愛的理想只能只能存在于記憶中,只有死亡能安放這種理想,只有木月符合這個條件。因此渡邊20年后忽然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活生活的男人,從來沒有被直子愛過,直子所愛的只是她的愛的理想,而且是空幻的理想。

直子在決定自盡的當天,把自己的日記、信件,包括她平時十分珍視的渡邊的信件統統燒掉,就是在和這個世界告別,也是在和這個世界的愛告別。

可以說,渡邊和直子兩人愛情的方向往前是相反的,一個是面向真實生活和未來的, 一個是面向過去和死亡的。只不過,這兩人恰巧在人生的某一個點上相遇了。

渡邊從木月的死中領悟到一個道理: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直子的死,讓渡邊進一步悟到:即使懂得了所有的道理,也沒法排遣所愛之人死去的悲哀。

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直子的形象如同洶涌而來的潮水向我聯翩襲來,將我的身體沖往奇妙的地帶。在這奇妙地帶里,我同死者共同生活。直子也在這里活著,同我交談,同我擁抱。在這個地方,所謂死,并非是使生完結的決定性因素,而僅僅是構成生的眾多因素之一。

但潮水退去之后,這種哲理在現實中、在巨大的悲哀面前是那麼軟弱無力。惟一能夠拯救這種悲哀的,只有生命本身,以及代表這種生命活力的綠子。

03綠子:迎著春光,蹦跳到世界的一頭小鹿

直子死后,渡邊意識到,直子死了,綠子剩下。直子已化為白色的骨灰,綠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存留下來。

綠子全身迸發出無限火力和蓬勃生機,簡直就像剛剛迎著春光蹦跳到世界上來的一只小動物,眸子宛如獨立的生命體那樣快活地轉動不已,或笑或惱,或驚訝或氣餒。 

活潑、灑脫、野性、充滿生機的綠子一出現就吸引了渡邊的視線。這是一種完全植根于生命活力之上的愛情。

這個假期,很多學生罷課,高喊解散大學,後來學校請了機動隊干預,學校終于復課。這一幫高喊口號的人又開始忙碌著掙學分了。由此渡邊得出了大學無意義的結論,他打定主意,把上大學作為集訓:訓練自己對無聊的忍耐力。因此,老師點名時,不應聲。

他決定從此一個人看書學習聽課做筆記,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去圖書館。

戲劇史班的同學綠子十分欣賞渡邊的這種性格,于是她主動過來找渡邊打招呼。

綠子剪了四五厘米的短發,像個男孩子,活力十足,具有生動豐富的表情,渡邊不禁出神地在她臉上注視了許久。他說:我是喜歡你現在這樣。

和直子相比,綠子的生活全是煙火氣,她每天有滋有味地享受著自己忙碌勞累的生活,一邊要上課,一邊要照顧自己生病住院的父親,還要經營父親的書店,一邊還要趕緊和自己的心上人談戀愛,忙著在現男友和渡邊之間做出選擇。

綠子在認識渡邊之前有一個男朋友,可是,被渡邊吸引后,便毫不猶豫地與前男友一刀兩斷了。

兩人之間曾有過這樣的對話:

渡邊說:我不情愿被某種東西束縛住。而綠子說:我所求的只是容許我任性,百分之百的任性。

跟渡邊在一起,綠子要求的并不多,允許我任性后,然后就是死心塌地,再無二心。綠子要求不多,給予關注,給予贊美。然后,我就一心一意對你好。

渡邊說:最最喜歡你,綠子。綠子:什麼程度?渡邊:像喜歡春天的熊一眼。然后渡邊解釋說:春天的原野里,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只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對你說:你好,小姐姐,和我一塊打滾玩好嗎?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 

綠子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女孩,也許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她出身平凡,胸無大志,喜歡耍小脾氣,但是這就是生活的模樣,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能看出綠子的活力和美。

渡邊給玲子的信中這樣寫道:我愛過直子,如今仍愛。但我同綠子之間存在的東西帶有某種決定性,在她面前我感到一股難以抗拒的力量,并且恍惚覺得自己勢必隨波逐流,被迅速沖往遙遠的前方。在直子身上,我感到的是嫻靜典雅而澄澈瑩潔的愛,而綠子方面則截然相反——那是站立著的,在行走在呼吸在跳動,在搖撼我的身心。

渡邊并非主動追求綠子,他是被動地受到吸引,綠子是主動的。

綠子這樣說:你蜷縮在你的世界里,而我一直砰砰敲門。  

而渡邊終于有所回應,因為他意識到綠子是上天賜給他的福星,是把他從對直子那種絕望的愛里拯救出來的唯一機會。渡邊對綠子說,見到你,我覺得多少適應了這個世界。

因為現實生活充滿了未知,也充滿了冒險,而綠子身上恰好具有那種勇于開拓生活的勇氣。在綠子的影響下,渡邊更快的成長起來,勇敢走向現實生活,還有未知的未來。

就是因為喜歡綠子,所以,渡邊不能對綠子越過最后一道防線。

渡邊這樣說:我喜歡你,但現在毫無辦法,我身上有責任,我對另一位有責任,不能放棄責任。我需要時間。對此,綠子凄然一笑:我等你。因為我相信你。 

在渡邊心亂如麻,因為愛著直子,又愛上了綠子,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是玲子的開解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多種可能。

03玲子:架起了直子和綠子之間的橋梁

玲子離過婚,臉上有很多皺紋,卻并未因此顯得蒼老,反倒是一種超越年齡的青春氣息通過皺紋被強調出來,不僅給人印象良好,還似乎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

這是渡邊第一次見到玲子時的印象,第一眼便對她產生了好感,這個比自己大19歲的中年女性。

玲子充當了直子和渡邊之間的橋梁,三人重新組織了一個小集團。就像當年木月活著那樣。

渡邊在直子和綠子間猶豫不決時,他并不隱瞞玲子,對她和盤托出。渡邊像信賴大姐姐一樣信賴玲子。

對此,玲子的回答是: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蕩舟于美麗的湖面,我們會既覺得藍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嬌——二者同一道理。不必那麼苦惱。縱令聽其自然,世事的長河也還是要流往其應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盡人力,該受傷害的人也無由幸免。所謂人生便是如此。

在渡邊和玲子的關系中,玲子一直試圖把兩人的愛情提升到能夠適應現實生活的程度。後來渡邊為自己愛上綠子而內疚時,玲子勸他不必緊張,順其自然。可以看出,玲子十分老道,充滿人生智慧。

直子死后,玲子決定離開「阿美寮」,前往北海道生活,途徑東京來看望渡邊。兩人一起吃火鍋,為直子舉行音樂葬禮。

葬禮結束后,兩個人不約而同渴求對方的身體,于是,兩人一起睡了。送別玲子時,兩人不顧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在車站吻別。

長期以來,玲子早已成為直子的傳話人和知心朋友,早已和直子合為一體。可以說,玲子不僅繼承了直子的衣服,還繼承了直子的精神。

所以有人說,玲子是代表直子來和渡邊發生關系的。

當然玲子在渡邊人生中的作用遠不止于此,她實際上是一頭拉起直子,一頭牽起綠子,最終把渡邊推向了生機盎然的綠子,但又沒有完全拋棄直子那種對純真愛情的理想,而是把兩者結合在一起,讓渡邊長成一個結結實實的男子漢。讓他在愛和責任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從此勇敢無畏,迎接人生的諸多挑戰。

04寫在最后

喂,木月!我和你不同,我決心活下去,而且要力所能及地好好活下去。你想必很痛苦,但我也不輕松,不騙你。這也是你留下直子死去造成的!但我絕不拋棄她,因為我喜歡她,我比她頑強,并將變得更加頑強,變得成熟,變成大人—此外我別無選擇。這以前我本想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永遠十七、十八,但現在我不那樣想。

我已不是十幾歲的少年,我已感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喂,木月,我已不再是同你在一起時的我,我已經二十歲了!我必須為我的繼續生存付出相應的代價。

這是渡邊在耐心等待直子康復過程中鼓勵自己的一段話。可以看出渡邊在長期的掙扎中的某種頓悟、某種升華。而直子最終的死亡促成了渡邊的蛻變,再加上玲子和綠子的幫助,渡邊最終長大成人。

和直子的愛情雖理想,卻是朝向死地的;和綠子的愛情很庸俗,卻是面向現實和未來的。小說結尾這樣寫道:

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場所的正中,不斷呼喚著綠子。

渡邊這時失去了任何外在的參照物,只能憑借自己給自己定位。不論他在哪里,他對綠子的呼喚就是他的中心,其他事物都要以這個中心為坐標來定位,因為呼喚綠子就是呼喚生命。

渡邊的生命已經戰勝了死亡,他已經真正長大成人了。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他失去了很多,但他得到的更多。

勇敢地活下去,除此以外別無他法。生活本身就是冒險,所謂前路漫漫,結局未定。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