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這部經典,兩千年來,一直是古代讀書人的必讀之書,是經典中的經典,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經典之一,值得我們反復閱讀學習。
一、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點評:君子為人,恭敬謙讓,不會與人爭強好勝。君子光明磊落,沒有私心,所以雖然與人合群,但不會結黨營私。
二、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點評:君子有品德,有學問,但不一定有錢。君子雖然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但不同于小人,君子還會堅守原則,但小人就會不顧一切,胡作非為了。
三、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第十四》
點評:為人處世,應該安守本分,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而不是天天去關注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還未必做好,又怎麼會管好別人的事情呢?
四、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論語.憲問第十四》
點評:如果所有說過的話,都是真實不虛,不會令自己心生慚愧,那做起來就很難了。
五、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第十四》
點評:如果生活富裕,能夠做到不驕傲,這比較容易;但如果生活貧困,還能做到沒有一點怨恨之心,那就很難了。所以越是在貧困的時候,就越要勉為其難,不怨天尤人。
六、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第九》
點評:好色,是人的一大通病,一個人如果喜好德行,能夠像好色一樣,那就厲害了。
七、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第八》
點評:作為一個讀書人,應該以宣揚仁道為己任,并且這種責任要一直負下去,到死為止。當然,讀書人也有窮困不得志的時候,那也要獨善其身,盡力宣傳仁道;如果有通達的時候,那就要以仁來治國平天下。
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第七》
點評:孔子這個人,從遠處看起來,非常嚴厲,但接觸起來,又非常溫良;雖然看著很有威儀,但卻不兇猛;待人恭敬有禮,但又不顯得拘束,給人安詳舒適的感覺。
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第七》
點評:君子淡泊寡欲,不為名牽,不為利役,無愧于心,所以坦蕩自得。小人為名利所牽,不是患得,就是患失,所以常常心懷憂懼,惴惴不安。
十、子食于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論語.述而第七》
點評:孔子在幫助別人家辦理喪事,或者鄰居就有喪事的時候,飯都不會吃飽,是因為他有惻隱之心,同情逝者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