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一場愛到極致的悲劇,一場最深沉的告白
2023/08/14

前言:該片是根據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電影,由蘇有朋執導,王凱、張魯一、葉祖新、鄧恩熙等主演 ,林心如特別主演。該片于2017年3月31日全國上映 。林心如憑借《嫌疑人X的獻身》獲得第23屆華鼎獎中國最佳女主角獎。

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講述的是在刑警學院任職的物理教授唐川(王凱飾)與中學數學教師石泓(張魯一飾),年少時因對數學感興趣而惺惺相惜,多年后唐川在協助警方調查一樁案件時,石泓的鄰居陳婧(林心如飾)被警方列入嫌疑人之中,而唐川在調查此案件中發現了更大的秘密,被迫站在對立面的唐川和石泓展開了一場高智商對決,一步步推動故事走向既震撼人心又令人扼腕結局。

石泓為了幫助鄰居陳婧掩蓋行兇的真相,設計了一個堪稱完美的洗白計劃。

即便最后唐川發現真相,也沒有證據可以指證陳婧。可千算萬算,石泓忽略了陳婧的感情因素。他以為自己的設計會讓陳婧母女過上安定的生活。沒想到最終陳婧良心發現,主動自首,一切真相大白。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完美再現了小說中的原版場景,看似描述的是極端的詭計,而實際講述的是極致的情感,最終回歸到人性的角度上。讓邏輯與情感從對立到融為一體。影片中的石泓雖然犯下種種罪行,但卻讓人看的恨不起來,甚至為石泓這樣一個深情的男子而惋惜。

那麼今天我就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分析石泓的心理。他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入了悲哀的人生?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會講一講這部電影對我的現實意義及思考。該如何建立自我認同,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01.石泓孤僻的性格導致他缺乏組建社會關系的能力。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的負面能量無處釋放,積壓在內心。

首先,石泓少年時期就孤僻內向,不愿與人相處。只有唐川一位惺惺相惜的好友。

影片中,石泓與唐川因為一道數學題而相識。交流中越發惺惺相惜。石泓不愛和其他的同學玩兒,總是愛一個人呆著,把自己關進數學的世界里,埋頭計算。而唐川陽光自信,侃侃而談。兩人時常一起討論數學題的解法,相互切磋。

可隨著年齡增長,人生漸漸走上分岔路。唯一的朋友也漸行漸遠。曾經的快樂時光也埋藏在記憶深處的角落中。

在我看來,石泓的性格因素注定了他的一生會過的壓抑孤獨。他活在理想的世界里,不愿意和外界交流。是典型的抑郁質人格。這一類型的人多疑多慮、極端內向、敏感、孤僻。別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到,很難被什麼事情打動,喜歡獨處,不愛交往,但是做事認真仔細,防御反應明顯。失去了和唯一好友的聯絡以后,生活只會把石泓更加推向一個沉默的角落。

其次,石泓成年后,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只能做一名普通的中學老師。

石泓住在破敗的公寓樓里,沒人管理。墻壁、門上都貼滿了小廣告。他只是一名中學的數學老師,靠微薄的工資維持著生活。而他上下班都是一個人孤零零的走在路上。班上的同學在課堂上嬉戲玩鬧看閑書,根本不把石泓這個老師放在眼里。在學校里石泓無法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也無法融入同事之間。

原本憑借石泓的才華可以在數學領域有一定成就。但孤僻的性格讓他處處碰壁,最后安于做一名中學教師。日復一日的沉浸在數學的世界里,直到連自己心愛的數學都解不出一個答案的時候,石泓覺得無比壓抑,生無可戀,有了了結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覺得,石泓聰明,極端,犯案帶有一種清晰的挑釁感,不把法理倫常當回事,把自己看作群體之外的人,種種跡象都可以看出石泓不僅僅是簡單的內向,而是出現了一定的人格障礙。沒人愿意親近理解石泓的內心世界,導致石泓想依靠死亡脫離現實世界。

02.陳婧走進石泓的生活之后,石泓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覺得陳婧是美好的存在,并愿意付出一切守護這份美好。

首先,陳婧和女兒無意間的拜訪救下了石泓的命,而開門那一剎那陳婧的微笑更如陽關一般穿透層層的烏云,照射進石泓冰冷孤獨的內心世界。

影片的最后,唐川大聲質問石泓「她到底為什麼值得你這麼做?」石泓在內心默默的回答「她救過我的命。」

回憶最初,原來石泓內心一片死灰,把繩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那一刻,門鈴響了。石泓打開門是一張溫柔而且溫暖的笑容迎接她。原來是新鄰居陳婧帶著女兒來拜訪,順便幫孩子完成收集閑置書籍的任務。石泓拿了一本書給曉欣之后,曉欣給了石泓一張卡片,寫著「謝謝你的愛心」。這一刻讓石泓覺得自己還有價值。

愛情讓石泓有了短暫的幸福,陳婧教他挑橙子,送他新衣服,套餐里夾著叮囑石泓按時吃完,注意身體的紙條,甚至陳婧的一個微笑,對石泓來說都是莫大的幸福。

在我看來,對于石泓這種敏感,極端性格的人來說溫柔而無意的介入是十分有效的療愈方式。你不能讓他有一絲察覺你是同情他主動幫助他,因為此時他對外界充滿了攻擊式的防御。 但是無意識的溫柔介入,卻能讓他覺得世界沒有拋棄他。對無助和無能的恐懼在那張小卡片中瞬間釋放。于是情緒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對己的恐懼焦慮緩解,理智就回歸了。石泓才回到正常的生活。

其次,石泓幫助處理傅堅尸體,甚至不惜再殺一個人來掩蓋陳婧殺人的事實,只是為了保護心中唯一的美好。

石泓幫助陳婧處理前夫的尸體,指導陳婧巧妙的回應警察的審訊。每一句要怎樣回答,不在場的證據不能主動拿出來,要讓警察自己去發現。

石泓甚至為了幫助陳婧擺脫嫌疑,在第二天殺了一個無辜的流浪漢。通過讓流浪漢住進傅堅的出租屋,用傅堅的租車卡租車,燒指紋,砸毀面部。把死者的牙齒和上頜骨都砸碎,只是看似無意的留下了傅堅的衣服,誤導警方視線。

在唐川參與破案之后,石泓改變了計劃。他故意跟蹤陳婧和她的追求者坤哥,拍下照片。給陳婧寄恐嚇信,威脅她不能跟坤哥在一起。在曉欣外出表演的時候告訴陳婧要去殺她女兒。讓陳婧誤以為石泓是一個企圖操控她人生的變態。只有陳婧恨石泓,她才不會去自首為石泓洗脫罪名。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的身份認同往往依賴于他人。幫助陳婧掩蓋罪行的過程,也是石泓重新構建自我認同的過程。讓石泓認識到自己還是有價值的,自己可以保護別人。但陳婧的自首最終還是讓石泓尋找自我身份的計劃失敗了。石泓依舊還是那個自卑而失意的石泓。

03.那麼如何才能避免像石泓一樣走入心理誤區,建立自我價值感,塑造健康的心理環境?

電影中,從多角度展現了石泓這個人物的內心,自卑、敏感、極端。只要符合邏輯可以罔顧倫常。殺人就好像只是剔除了一個無用的齒輪。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有自卑敏感的情緒。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擺脫陰霾重塑自我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①積極的行為幫助建立積極的心理:微笑,眼神交流,走路挺直腰背。

心理學家的研究顯示,性格里約百分之五十是基因決定的,而另外的就是在環境的影響下,可以隨著自己的成長而塑造和完善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舉動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極大的自信心。即使你內心感到恐懼和緊張,但只要保持微笑、挺拔自己的身軀并用眼神與對方積極交流,你會發現你的心理也會隨之變發生積極的變化。即使最開始是假裝的,但習慣之后也會自然而然的真實發生,從而達到建立積極心理的目的。

②合理發泄情緒,不要把所有的壞情緒都放在心里。

石泓總是壓抑自己,不與人交流,當面對一道數學題帶來的壓力時,他無處訴說,甚至選擇自盡。

不要把負面情緒壓抑在心底,長時間的壓抑最開始只是心理方面的難受,時間長了會影響到身體健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愛生氣的人身體都不太好。

天津衛視著名的調解節目《愛情保衛戰》中曾經來過這樣一對小夫妻

男人跟著女人去外地創業。過了一段時間,男方的媽媽來探望小兩口,婆婆隨口說了一句「兒子受苦了。」女方便放在心上,覺得婆婆是在說她讓自己兒子受苦了。婆婆催生就覺得男方家里人對她不好,一年只有過年的幾天回家,但是女方卻會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都無數次想起這短短幾天的不愉快。

夫妻兩人因為生意上的事絆了一句嘴,婆婆對兒子說了一句「你認命吧。」女方就氣的三天躺在床上吃不下飯。像這樣不懂的管理情緒,不懂開導自己,除了讓自己身體垮掉還會影響夫妻關系,讓身邊的人也永遠處在矛盾當中。試問,這樣的人怎麼能開心的生活呢?

當我們被負面情緒綁架的時候,首先要冷靜,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看看電影,聽聽歌,出去散步或者做運動等等。等情緒平復以后再理智的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

③自我審視,自我療愈,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不開心的事,當矛盾發生的時候,我們不能想當然的從自己的角度想問題。有時候我們從路人的角度去回顧整個事件,也是能夠理解對立一方的想法和態度的。自我審視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說,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不斷地重新認識自己,是每次較量的開始。

在一個你控制不了的世界里,過得幸福,獲得解脫的真正方式,是和自己和解。我們要知道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指的不是別人眼中的你,而是在自己的內心里你相信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治愈自己,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結語:《嫌疑人x的獻身》通過一場極端的詭計來講述一個極致的情感。

讓我在感受驚心動魄的同時也讓我產生了對人性的思考。要過哪種人生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我希望最終都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