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寄語》寫道:「教養不是輕易地從別處買來,貼在身上的調性,而是你本人的生命里側,皮膚底層,滲透出來的光彩奪目的情操。」
一個人是否有學識,有教養,其實都已經刻在了骨子里。
在這世間,我們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其實都如試金石。選擇如何應對,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平庸還是不凡。
遭遇危機,聰明的人,從不抱怨,不氣餒,會靜下心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一個人在三種處境下,能保持心境平和,很不簡單。
《長相思》中的相柳,讓玟小六幫他向涂山璟要一批藥物。
涂山璟答應了,但哥哥與他作對,讓他在市面上買不到一點藥材。
他的屬下面露焦急之色,不知該如何是好。
涂山璟的表情沒有一點變化,只是停頓數秒,就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說世家貴族,都有儲備藥材的習慣,以備不時之需。可以高價向他們收購,自然能湊齊這批藥材。
屬下大喜,立刻離開,去按涂山璟的方法執行,很快便完成了任務。
聰明的人,面對風雨,面對挫折,懂得控制情緒。榮辱不驚,面不改色,心中自有城府。
有能力的人,不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有太大的情緒起伏,而是迅速接受現實,想出對應的策略。
或是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對事情的成敗做了預測。
不管發生什麼樣的狀況,都在可控的范圍內,不會讓事情的發展被負面情緒影響。
人這一輩子,會遇到非常多的突發事件。
很多人的心理素質不好,一旦出現突發事件,大腦就會變得空白,手腳不知所措。其實,這都是因為情緒過于緊張,錯過了反敗為勝的最佳時機。
如果,處理不好情緒,精神過度緊張,本來十成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就有可能導致連兩分都發揮不出來。
不簡單的人,在遭遇到意外后,會在很短的時間里穩定情緒。
先止損,穩定軍心,不要讓情況變得更糟,然后快速整合資源,回到正軌上來。
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事情,都可以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
聰明的人,會不斷反復練習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給自己制造一些考驗,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不斷思考自己在哪一方面還有不足,不斷提升自己遇挫的能力,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批評和嘲笑,甚至會遇到謾罵、斥責,受到極其不公平的待遇。
若為此情緒波動起伏,過于激動,在沖動之下,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對自己和別人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寫道:「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越是能力強的人,內心強大,對自我認識也更輕松。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情,懂得批評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溝通。
面對別人指責他身上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若是有什麼誤會,也可等對方情緒平靜下來之后,再妥善解決。
不會被他人的話語影響到思緒,堅持對的,改正錯的,堅定信念和方向,有主見,有魄力。
這樣的人,大多很不簡單。
人生路上,保持心靜如水的態度,不僅有助于解決問題,還能讓人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壓力。
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意,不過是一關又一卡,不斷地挑戰而已。
控制不好情緒,就是敗給了自己。再大的困難,只要不放棄,努力提升自己,都有可能超越。
或是換一種思維方式,就能完美地解決問題。
穩定心態,才能超常發揮,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擁有最完美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