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貴也。」
意思是說,事物并非多多益善,有時少反而是福氣。
然而人在年輕時總以為,擁有的越多,人生越富足;
行至中年才明白,背負得越少,步履越輕松,一味貪多,反而會壓垮身心。
所以,人到中年,要想活得清簡從容,就要謹防這三「多」。
01
言多必失
古人說:「口業禍之根。」
的確,舌頭雖軟,威力卻大,一言不慎,往往滿盤皆輸。
網友@沉默的羔羊 曾分享過她自己的一個故事:
她剛工作的時候,因為口才不錯受到老闆器重,每次出去談業務都帶著她。
一次談判會上甲方代表恰巧是她大學校友,因為這層關系的加持,談判格外順利。
老闆興高采烈地設宴款待甲方,只等飯后簽下訂單,完美收官。
飯桌上,校友隨口問她是否還記得大學時的某某教授。
這一問,讓她從緊張的工作氛圍中松弛下來,滔滔不絕地吐槽這位教授。
等她覺察到氣氛不對,才后知后覺地問了一句:「怎麼,你們認識?」
校友面無表情地答:「他是我爸爸。」
后面的結果可想而知,她灰溜溜地跟著老闆無功而返。
後來她總結過這次事故的教訓:
年輕時她也愛嘲笑那些言語謹慎的中年人,認為語不驚人死不休才是最酷的。
人到中年才逐漸明白,那些言語不多、看上去很木訥的人,其實最會審時度勢、洞察人心。
正所謂「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真正的高手,從不考慮如何說話,而是懂得何時閉嘴。
生活中的我們也要謹言慎行,這樣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口舌之爭和無妄之災。
02
慮多必憂
小說《鏡花緣》里有一個伯慮國,這個國家的人都有一個特點:長年累月的不睡覺。
原因是他們擔心一閉眼就再也醒不過來,于是他們哪怕哈欠連天,也強忍著不睡。
因為過于憂慮,長期得不到休息,導致這個國家的人均壽命只有二十多歲。
小說雖然荒誕,卻也折射出憂心忡忡的眾生相。
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整天在做無謂的擔憂:
擔憂職場競爭激烈,自己會被裁員;
擔憂孩子成績不好,將來沒有好的前程……
未來沒來,卻已經透支了當下的快樂。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個人如果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更何況,我們擔憂的事,99%都不會發生。
慮多則煩惱生,煩惱生則事難成。
人唯有卸下憂慮,清空雜念,才能給好運騰出空間。
03
欲多必敗
蘇格拉底說:「知足是天然的財富,欲望是人為的貧窮。」
然而人的天性都是得隴又望蜀、得寸想進尺,做到知足并非易事。
親戚小周大學畢業后就獨自到南方一城市闖蕩,幾年打拼,終于由一名公司小職員熬到部門經理,然后用幾年積蓄買下一個90平的小三居,接下來就是娶妻生子。
這樣的日子雖不富裕,卻足夠安寧。
但隨著工作需要,小周接觸到了許多生意場上的大老闆,看著別人開名車、住豪宅,他平靜的心湖起了漣漪。
他不顧家人勸阻一意孤行的辭了職單干,賭上全部身家招兵買馬,注冊了一家公司,以期有一天也能功成名就,賺大錢。
然而,他辭職前并沒有經商經驗,也沒有看到其他大老闆光鮮背后的付出,一番折騰后,僅半年公司就關門歇業了。
而此時的小周已是負債累累……
小周守著好好的日子不過,折騰得家徒四壁,究其原因,就是沒能克制自己不切實際的欲望。
鬼谷子有言:「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
一個人欲望過多,就會亂了心神,動搖志向,蒙昧心智,容易做出錯誤決斷,從而葬送掉自己的幸福人生。
因此,人只有學會克制欲望,才能守得一份清歡 。
04
老子云:「大道至簡,繁在人心。」
生活的真諦從來都是貴精不貴多,所以要學會刪繁就簡,給生活做減法。
減少話語,方能減少禍端;
減少思慮,方能減少煩惱;
減少欲望,方能減少風險。
人生漫漫,關隘重重,要想輕松地爬坡過坎,就要減去負累,以輕盈的步伐,去抵達人生的康莊大道。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