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號飛熊,人稱姜太公,是中國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是周朝的開國元勛,古代兵學奠基人。
《六韜》,是我國古代重要的軍事著作,受到歷代兵家武將的重視,通篇都是周文王、周武王與姜太公的問答之辯,講的都是治國、治軍以及戰爭中的策略。
一、君子樂得其志,小人樂得其事。——《六韜.文師》
簡析:君子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志向為樂,普通人以做好自己的事情為樂。
二、利而無害,成而勿敗,生而勿殺,與而勿奪,樂而勿苦,喜而勿怒。——《六韜.國務》
簡析:治國要務,在于愛民,要給人們帶來利益而不是損害;要成全他們而不是搞破壞;要讓百姓生存而不是殺害他們;要給予他們而不是向他們掠奪;要使他們快樂而不是痛苦;要讓他們歡喜而不是憤怒。
三、故善為國者,馭民如父母愛子,如兄之愛弟。——《六韜.國務》
簡析:善于治理國家的人,駕馭百姓,就好像父母愛護自己的子女,就好像哥哥愛護自己的弟弟。
四、見其饑寒則為之憂,見其勞苦則為之悲。——《六韜.國務》
簡析:看到老百姓饑寒交迫,就會為他們感到憂愁、擔心;看到百姓勞累辛苦,就會為他們感到悲傷難過。
五、賞罰如加于身,賦斂如取己物。——《六韜.國務》
簡析:賞罰老百姓的時候,就如同加在自己身上一樣;向百姓征收賦稅的時候,就好像拿走自己的財物一樣。
六、無妄而許,勿逆而拒。許之則失守,拒之則閉塞。——《六韜.大禮》
簡析:作為一個君主,不可以輕易許諾別人,也不可以輕易拒絕別人的不同意見。輕易許諾,就容易失信于人,隨便拒絕別人,就容易造成自己視聽閉塞。
七、義勝欲則昌,欲勝義則亡;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六韜.明傳》
簡析:作為君主,如果道義能夠戰勝欲望,國家就會興旺,如果欲望戰勝道義,國家就會衰亡;如果恭敬能夠戰勝懈怠,國家就會吉祥,如果怠慢戰勝恭敬,國家就會覆滅。
八、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六韜.發啟》
簡析:如果能夠利益人民,就會得到人民的擁護;如果有害于人民,就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
九、勝負之征,精神先見。名將察之,其敗在人。——《六韜.兵征》
簡析:戰勝勝敗的征兆,可以從士兵的精神狀態上預見。明智的將領,可以提前察覺到士氣的盛衰,戰爭的成敗,皆在于人,而不在于其他外在條件。
十、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寒暑必同。如此,則士眾必盡死力。——《六韜.立將》
簡析:士兵沒有坐下,將軍就不能坐下;士兵還沒有吃飯,將軍就不能吃飯;無論是寒暑冷暖,都要與士兵同甘共苦,共同進退。能夠做到這樣,到了戰場之上,士兵就必定會不計私利,拼死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