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米蘭·昆德拉《布拉格的春天》:人生怎麼選,都是痛苦的
2023/09/06

2023年7月11日,《布拉格的春天》的作者米蘭·昆德拉去世,享年94歲。

他走了,這個無趣的世界,又少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他走了,這個善于媚俗的世界,又少了一個不肯媚俗的人。

在《生活在別處》里,他說: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而今,他對這個世界進行了最后一次告別,此后,這世間再無米蘭·昆德拉,可是,他給我們留下的書籍,會讓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1984年,《布拉格的春天》出版,這是昆德拉最出名的小說,也是他最為讀者熟知的一本小說。

在書中,昆德拉講述了很多種生活,有有意義的,有無意義的,有充滿愛的,有無愛的,但對于每個人來說,我們在某段時間,都只能經歷一種。

每個人都想追求一種有意義的人生,但那樣的人生,又是沉重的,因為那意味責任,意味著在荊棘叢生中尋找出路。

那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

事實上,任何一種有意義的人生,都意味著要付出很多,就連那無意義的人生里,也需要我們用生命為大家去換取。

01

昆德拉說: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每個人都想選擇一種最好的人生,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任何人的選擇,都是一場賭博,勝敗猶未可知。

托馬斯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維持了不到兩年,生了一個兒子,失婚時,孩子被判給了妻子。

失婚后,每個月他都要將三分之一的薪水給孩子做撫養費,以此換得他每月看孩子兩次的機會,但妻子總是找各種理由,不讓他見孩子。

對前妻的這種做法,托馬斯深惡痛絕,所以他決定,再也不要見到他,事實上,他也不知道他和孩子之間,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系。

這段不成功的婚姻,給托馬斯留下的,是對女人的恐懼。

此后,他有很多情人,但他從不和她們產生感情,他讓所有關系都維持在肉體的關系上,他堅信,唯有這種沒有感情投入、不干涉對方自由的關系,才能給雙方帶來快樂。

在他的很多情人里,讓他印象比較深刻的,只有薩比娜,因為她最理解他。

後來,他在波希米亞的一個小鎮上認識了女招待特蕾莎,在一起差不多待了一個小時,十幾天后,特蕾莎找到托馬斯,他們當天就發生了關系。

托馬斯一向不喜歡留情人在家里過夜,他會找各種理由將她們送走,但剛見到特蕾莎的那個晚上,她因為得了流感而發燒,在托馬斯家住了整整一個星期。

對于這個幾乎不相識的姑娘,托馬斯感到一種無法釋懷的愛,她就像一個順水漂來的孩子,那麼可憐,而他在床榻之岸收留了他。

一開始,他也像對待其他情人那樣對待特蕾莎,只把她當成眾多情人之中的一個,可漸漸的,他愛上了她,甚至想躺在她的身邊,和她一起死。

但他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到底是和特蕾莎在一起好?還是一個人更好?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更好,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經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所以,當特蕾莎再次來到他的身邊,他就做出了決定,重新投入愛里,重新投入沉重里,去尋找意義。

02

遇見特蕾莎之前,托馬斯很討厭在另一個人身邊醒來,因此也就不愿意跟情人一起入眠,但現在,他渴望和特蕾莎一起入睡。

他覺得,這是愛的體現。

愛很美好,讓人期待,但讓托馬斯感到不安的事情也發生了,特蕾莎開始窺探他的隱私,她會翻看他的信件。

這讓他很惱火。

更讓他感到痛苦的是,一切好像都在和他作對,特蕾莎每天都能對他隱秘的艷史了解到一點新的東西。

他感覺到了愛情的束縛,他不能再無所顧忌地去情人家里過夜,因為他怕她為此感到痛苦。

他給特蕾莎找了新的工作,讓她從一個女招待變成一個女記者。

然而,特蕾莎卻感到痛苦,做各種奇怪的夢,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托馬斯的不忠,她害怕失去他。

為了減輕特蕾莎的痛苦,托馬斯跟她結了婚,還給她弄了一只小狗。

可托馬斯很快就明白了,即便有小狗的幫助,他還是沒法讓特蕾莎幸福。

在戰亂中,蘇黎世的一家醫院給托馬斯打電話,愿意給他一份工作,幫助他脫離危險的環境,但托馬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因為他發現,戰爭中的特蕾莎,比平時更幸福,她忙碌于拍攝,絲毫沒有想離開的樣子。

可是沒過多久,特蕾莎就提出要離開,因為她在這里一直生活得很痛苦,她以為只要托馬斯離開了他的情人們,她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昆德拉說:

誰要是想要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那他準是不快活。

特蕾莎活得不痛苦,所以她想離開。

然而,此時的托馬斯,已經拒絕了蘇黎世的工作,但他還是像接受判決一樣接受了特蕾莎的愿望,帶著特蕾莎和狗,一起去了蘇黎世。

他采購各種生活物品,一點點往新家里搬,像蝸牛馱著整個家,走到哪兒馱到哪兒,他馱著自己的幸福,沉重,卻甘愿。

奇怪的是,特蕾莎依舊痛苦,依舊做著她那些奇怪的噩夢,因為托馬斯還是托馬斯,他身上的某些東西,就像一種疾病,不可根除。

我們是為了幸福才來到這個世界的,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卻不得不經歷痛苦。

一個人無法忍受無意義的生活,但最后他會明白,尋找意義,尋找美好,有時候就是給自己一副重擔,必要負重前行,方能窺得意義之沉重,而最后人們也會發現,那些看似無意義的日子,卻總是輕松。

03

托馬斯之所以去國外,本來就是為了特蕾莎,他帶著愛情的重擔,放棄了原來的工作,背井離鄉來到蘇黎世。

然而,六七個月后,特蕾莎卻不告而別,留下一封信就回國了,將托馬斯一個人留在國外。

她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在國外生活下去,她覺得自己成了托馬斯的負擔。

她原以為,在那些山河淪陷的日子里,她已經變得不再平庸,已經長大、懂事,變得勇敢,但她還是高估了自己。

特蕾莎離開后,托馬斯又開始追問自己,到底要不要和她在一起?到底值不值得?

當他獨自走在蘇黎世的街上,感受著自由的氣息,特蕾莎不再能束縛他,他又成了單身漢,在他看來,未來再次成了一個謎。

到此為止,他已經和特蕾莎一起生活了七年,那些生活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那時候,特蕾莎跟在他身后,窺探著他身上的一切,重重地壓著他。

而今,她離開了,他身上的重擔消失了,他再次感受到生命之輕。

但才過了五天,他就因思念特蕾莎,而選擇回到特蕾莎身邊,再一次扛起生命之重,扛起命運。

人的偉大,就在于他扛起命運之重。

重回布拉格,重新睡在特蕾莎身邊,感受著她的呼吸,好像是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將他拉回這樣的生活里。

昆德拉說:

肉體是個囚籠,里面有個東西在看、在聽,在害怕,在思索,在驚奇,這東西在肉體消失之后還在,還殘存,它就是靈魂。

特蕾莎曾經對著鏡子尋找自己的靈魂,可是看見的,只是一個軀體,她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她獨自去找托馬斯,因為她知道,托馬斯是大城市的大醫生,有不錯的名望和地位。

她曾經覺得,世界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肉體集中營,一具具肉體彼此相像,而靈魂是根本看不見的。

她想逃離這個世界,于是就找到了托馬斯。

多年之后,托馬斯也覺得,他跟特蕾莎在一起,完全就是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巧合。

這些巧合織成的命運之網,將所有人籠罩其中。

這就是命運,命運用一個又一個巧合去構成人的一生,包括那些重要無比的選擇,只只是無數巧合促成的。

04

對于特蕾莎來說,她希望通過托馬斯改變自己的命運,離開那肉體相似的環境,她做到了。

但另一種痛苦也隨之而來,那就是托馬斯的不忠。

當她凌晨回來,看著熟睡的托馬斯,想吻吻他,卻痛苦地發現,他的頭髮上有女人下體的氣味。

這讓她痛苦。

托馬斯的工作時間是早上七點到下午四點,而特蕾莎的工作時間是下午四點到午夜,如果早上不一起吃早飯,他們就只有星期天可以說說話。

有天她走在街上,奇怪地發現,世界再次變成了一個集中營,人沒有隱私可言。

回到家里,她對著鏡子仔仔細細審視自己,鏡子里的身體原本很美,可此時卻讓她感到失望,因為她沒能成為托馬斯的唯一。

她再也沒法沉默了,于是她說:

托馬斯,我受不了了,我知道,我沒有權利抱怨,自從你為了我回到布拉格,我就不讓自己再嫉妒,但我實在忍不住。

但托馬斯幫不了了她,于是,她和工程師上了床。

然而,這并沒有讓她感到輕松,反而讓她更加痛苦,她感到靈魂在赤裸的、被拋棄的身體里顫抖。

生活依舊在繼續,不可阻擋地彌漫進未來。

托馬斯是醫院最好的外科醫生,但戰爭期間,他發表了一些正當、自由卻不符合統治者要求的文章,院長要求他刪除這篇文章,并發表聲明說那不是他的本意,托馬斯拒絕了,他不愿違背自己的良心。

然而,所有人都希望他反悔,希望他變得懦弱,他開始討厭這些人。

有關反悔的聲明,他一個字也不會寫。

可代價是,托馬斯失去了工作,因為那些言論,他在哪里都不受待見,最后,他成了一個玻璃窗擦洗工,他割舍了有關醫生的一切,身份地位一落千丈。

可事情并沒有過去,他還沒有反悔,還沒有聲明自己反悔,所以人們就希望他悔過,并對此孜孜不倦,好像是在拯救一個墮落的靈魂。

人家寫好了反悔書,但他拒絕簽名。

他說:

善與惡的界限極其模糊,我不要任何人受到懲罰,這不是我的初衷,懲罰一個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的人,是野蠻行徑。

舉世皆濁,個人跟著濁,這是媚俗,是隨波逐流,舉世皆濁,托馬斯不愿同流合污,這是堅持。

05

一個人要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就要承受相應的重量。

相比之下,隨波逐流永遠都會比較輕松,因為他不必自己去選擇,就能隨著水一起前進。

這種隨波逐流,就是「媚俗」。

昆德拉說:

人們總想以自己的生活制造媚俗,要擺脫它,得付出許多艱辛,令人絕望。

托馬斯拒絕簽字,就是企圖擺脫媚俗,薩比娜追求自由,也是在試圖擺脫媚俗。

在薩比娜看來,媚俗就是自己一生的敵人。

然而,她或許從來就沒有擺脫過媚俗。

人人都是俗人,但有些人在努力脫俗。

脫俗,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也是生命之重。

托馬斯不愿媚俗,所以他在醫院的工作丟了。

最后,托馬斯和特蕾莎賣了汽車、電視、收音機,用這筆錢在農村買了一個房子,這是他們逃避現實的唯一途徑。

鄉下的生活雖然比較艱苦,但是特蕾莎卻感到幸福,因為托馬斯終于徹底離開了他那些情人,這里只有他們兩,還有一條狗,沒有他人。

平靜的生活,慢慢地過著,後來,狗長了腫瘤,動了手術,但還是命不久矣。

他們兩人都知道這個結果,為此,特蕾莎傷心欲絕。

自從狗狗生病后,他兩就花更多的時間陪著它,他們看著它,然后說它笑了,

只要笑了,就還有活著的理由,即使得了不治之癥。

他們給它照相,想要留住這些美好的瞬間。

狗狗還是走了,這個世界留不住它,但它的死,反而教會了特蕾莎和托馬斯更加珍惜時光。

她那麼害怕失去他。

生命只有一次,誰也沒有機會重來,只要我們能明白這點,我們就不會浪費生命。

06

去到鄉村,托馬斯成了一個卡車司機。

他確實老了,頭髮灰白,干起活來動作笨拙,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壞了。

過去,特蕾莎總是責備托馬斯不夠愛她,她用各種方式考驗托馬斯,她當初獨自回國,就是因為她知道托馬斯會回去找她。

她讓托馬斯來到鄉下,讓他失去了行醫的工作,成了一個粗鄙的貨車司機,她不斷向他展示自己的痛苦,讓自己的痛苦壓倒他,讓他屈服于她的痛苦,使他不得不退步。

她開始感到羞愧,感到痛苦。

她對托馬斯說:

我是造成你一生不幸的人,你是因為我才來到這兒,是我讓你到了這麼低的地步。

托馬斯問她,這是什麼意思?

她說:

你可以留在蘇黎世,繼續為病人治病。對你來說,你的工作比世界上的一切都重要,我什麼也沒失去,你卻失去了一切。

但托馬斯覺得,他現在過得挺幸福。

特蕾莎說:

可你的使命是做手術啊!

托馬斯反對說:

我沒有使命,任何人都沒有使命,當你發現自己是自由的,沒有任何使命時,便是一種極大的解脫。

他們的生活還在繼續,生命的輕與重還在繼續,我們的生命一舉一動都可能承受著責任重負,最沉重的重負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于它,把我們壓到地上。

然而,最沉重的也成了生命力旺盛的體現,沒有重負的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請,就會飄起來。

選擇輕還是選擇重?

這不是一個問題,因為輕和重,有意義和無意義,在這人世間其實沒那麼明確的分界,他們常常交織在一起,互相纏繞。

07

無論我們選擇生命之重,還是活出了生命之輕,對我們來說,都是唯一的一次,我們不可重來,甚至也不可拒絕。

生命就是一場經歷,我們要做的,就是忍受,并為此付出代價,然后竭盡所能去把握我們所能把握的一切。

無論如何,都要記住,生命只有一次,無論選擇什麼,我們都要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

就像托馬斯,在遇見特蕾莎之前,他流連與情人之間,看似活得輕松,實際上也存在很多問題,他沒有歸宿。

遇見特蕾莎之后,他如同背負重擔,艱難行走,但也讓他的生命更加充實。

所以最后他才會說,自己是幸福的。

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到底哪種生活才是最好的,因為無論怎麼樣,我們都只能選擇一種人生,沒有機會經歷其他人生。

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去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人生路,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當你被什麼困住的時候,你要反復告訴自己,生命只有一次,人都是要死的,沒有什麼比活得快樂自由更重要。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