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車已經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種交通工具,也是很多人朝夕相處的「伙伴」,所以,開車時的一些行為習慣,自然也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以下就從識人術的角度,分享四個通過開車習慣來識人的技巧,很準!
一、一個人堵車時的行為表現,能看出他的抗壓能力
開車的時候,遇到堵車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人一遇到堵車,就心煩氣躁,埋怨個不停,明知道前面的車一下子走不了,還偏偏要按喇叭催促,嘴里面還臟話不斷,更有甚至,會冒著危險去加塞、插隊、走應急車道乃至掉頭逆行,這種人的抗壓能力往往是很差的,不僅開車不安全,生活中遇到較大的壓力,心態也容易崩。
相反,有的人遇到堵車時,能保持平常心,默默等待,等再長時間,也不會著急,這種人抗壓能力就比較強,遇事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投機取巧,而是腳踏實地,通過默默努力來解決難題。
二、一個人是否遵守交通規則,能看出他的底線
開車遵守交通規則,是每一個司機的基本操守,也是底線所在,如果說是無意中違反了交通規則,那即便不應該,也是情有可原,多年的老司機也難以避免,與做人沒有什麼關系,也不能以此去識人,可如果是有意、故意違反交通規則,只是為了自己的方便,那這個人的性格就有問題了。
古人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一個人開車的時候,總是有意甚至故意去違反交通規則,覺得很可能僥幸過關,即便被發現、抓住也無非懲罰而已,沒什麼大不了,那這種人的心里面對社會規則就是蔑視的,做人做事就是沒有什麼底線的,是不擇手段,不僅容易傷己,也容易傷人,很多給雙方家庭造成巨大傷害的交通事故不就是因為不遵守交通規則嗎?
三、看一個人是否禮讓行人,能看出他的教養
文明駕車,禮讓行人,這是一個司機的基本修養,不禮讓行人,和行人搶速度的司機,不僅非常危險,也是沒有修養的表現。事實上,很多司機在有攝像頭或者人多的地方,都會禮讓行人,這很難看出其修養,關鍵還是要看沒有攝像頭、行人也不多甚至只有一個行人時,開車是否會禮讓,是否會鳴笛強行通過。還有,開車經過有水的地方,行人在一旁走的時候,能否減速通過,也能體現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其實,作為開車的人,遇到行人的時候,多換位思考一下,禮讓行人就并不難。
四、看一個人如何給他人安排座位,能看出他的情商
開車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需要載人的情況,這個時候,如何安排座位,就能體現出一個人情商的高低。比如,開車搭載女同事,讓她坐副駕還是后排?和領導一起出行,給領導開車的時候,讓領導坐哪個位置?領導和客戶在一起的時候,又如何安排客戶的位置……這些都是很考驗情商的學問,座位安排好了,讓坐的人舒服了,自然對你有很好的印象,安排不好,有時候很可能會壞事,也是不尊重人的低情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