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梭,眨眼青春就會逝去。轉眼半生已過,總會有些彷徨失措。
走到五十歲,仿佛什麼成就都沒有,還有很多事情未完成,就這樣老去,心不甘情不愿。
蕭伯納說:「一個嘗試錯誤的人生比無所事事的人生更榮耀,并且有意義。」
到了五十歲,別怕衰老,別因為自己的年齡去恐慌,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雖然年紀比較大了,仍然可以做出非凡的業績,整個人的狀態如年輕人一般。
到了五十歲,還很年輕的男人,喜歡做以下事。
竇文濤說:「老不是一個年齡問題,也不是一個生理問題,而是一個認知問題。」
人到五十歲,一些人,認為自己只是年紀大一些,閱歷多了一點而已。
雖身體、精神方面有所衰減,但心中有目標,依然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計劃。讓自己依然可以發揮余熱,在舞台上展示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從心底,從不會覺得自己老了,人生就失去了意義。還是會繼續奮斗拼搏,努力奮發向上。
有事情做,有夢可追,有人合作。不管紅顏還是白發,只要自己想到的事情,就努力去做。
從不問前程,努力向前,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活得年輕的人,到了五十歲,干勁十足,活得瀟灑從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心態很年輕,依然會保持熱情,為了更好的明天而奮斗。
很多人,年齡大了后,就開始不愿接受新事物,一是覺得沒接觸過的東西很復雜,不相信自己可以駕馭。
二是,怕自己在嘗試的過程中出錯。年紀大一些,不愿在年輕人面前丟臉。
培根說:「世界上有許多做事有成的人,并不一定是因為他比你會做,而僅僅是因為他比你敢做。」
活得年輕的人,對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愿意接納,會不斷地去學習,熟練,讓自己不掉隊,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哪怕到了五十歲,也會保持活到老,學到老,這樣的胸襟和氣度。
活得年輕的人,覺得年齡不代表什麼,不會忽視自身的成長。
在前行的路上,不會有太多的顧慮,而是會學習接受新事物,不斷學習。
愿意嘗試新的事物,不拘泥固有模式的人,會不斷打敗過去的自己,讓自己與社會不斷接軌,活得很年輕。
我認識一個朋友,五十多歲,是做短視訊帶貨的。
從前在工廠上班,連智慧型手機都玩不好。
後來,跟十幾歲的孫子學會了使用各種手機上的軟件,還專門學了拍攝視訊的技巧,時間久了,做得像模像樣的。
一開始只是娛樂一下大家,也讓自己從中取得更多樂趣。
後來嘗試帶貨,沒想到還能有意外的收入。在他不斷和自己孫子的交流與學習中,他做得越來越好。如今,干脆辭職,專業做這一行。
他的穿著越來越年輕化,性格開朗,特別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聊天,整個人也越來越時髦。
人到五十歲,要知道,年齡只是一個符號,不要給自己設限。
別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做不好。嘗試著學習,一次不行,就多學幾次,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慢慢地會發現,年輕人做的事情,自己未必不能做。或許認真起來,比他們做得更好。
活得年輕的人,喜歡聽年輕人講現在的發展與創新,愿意和他們聊一些自己并不懂的東西。喜歡和他們探討未知領域的一些知識,保持謙遜、好學的態度。
人到五十歲,過好自己的生活。只要你不認為自己老了,那就依然年輕。
身體狀態好,有比較好的精力,就不要有那麼大的顧慮,更不要心中總是恐懼。
別太在意自己的年齡,按照心中所想,大膽往前走。
人生無限精彩,等待著你去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