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集韻增廣,多見多聞」,作為一部集思廣益的國學經典,囊括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從看似平易淺顯的文字中滲透出獨到精深的思想光輝,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研讀。今天精選《增廣賢文》10句,讀后更懂人心。
01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山中的溪水時漲時退,卑鄙的人經常反復無常。
小人之心是能夠被看穿和掌握的,因為小人的心里就像溪水一樣易漲易退、反反復復,而君子則是「言必信,行必果」。只要看透了這一點,就可以了解周圍的人哪一個是偽君子、真小人,對其敬而遠之,盡量避免與之共事。
02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畫虎的形態很容易,但畫出骨骼卻很難;熟悉人的面貌很容易,但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很難。
人心隔肚皮,別人心里在想什麼不是誰都能猜得到的,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與人相處固然應該以誠相待,但是也不能毫無戒備心理。
03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走的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氣力大小,經過的事情多了才能知曉人心的好壞。
人心需要長時間的考驗才能現出其本來面目。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現象所蒙蔽,一個人的好壞并不會總能通過外表和一時的行為傳遞出來。就如同只有路途的遙遠才能看出馬的優劣一樣,人也只有在日常的交往中通過各種事件的檢驗才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看清對方的真面目。
04
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
白水變酒賣,還嫌豬無糟。
山再高也不能算高,因為人心比天還高,將白水當成酒賣給別人,還埋怨自家豬沒有酒糟吃。
人心不足蛇吞象,處心積慮的結果不過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05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
山里有長得筆直的樹,世上卻罕見真正的正直之人。
世上的事難以預料,世上的人心更加難以看透。人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不能強求千人一面,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要求自身保持一種穩定不變的性格。「世上無直人」的言論雖然偏頗,但與人交往之時多一顆玲瓏之心,如此似乎有益無害。
06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老虎間不認識的還可以相互靠近(交往),而人即使很熟悉也不能真正親近;前來對你議論別人是非的人,其實他就是一個制造是非的人。
「人熟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要人們警惕那些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人。這種人將大家的生活搞得烏煙瘴氣,使人心難得一刻安寧。只不過,有時自己也會不自覺地擔任這種角色。本來一個善良的人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成了罪惡的傳聲筒,所以莫道是非、守口如瓶,是一個人的一種道德修養,人人都應努力為之。
07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當你有茶有酒的時候,很多兄弟朋友圍著你,可是當你遇到緊急危難的時候,卻連一個人也看不到了。人的情意像紙一樣,都是很薄的,世上的事像棋局一樣,每一局都不同。
人情薄如紙,來自于世人冷漠的內心,人們往往更關注自身,而以自我為中心,值得自己付出真心的人,是那些能在我們最難的時候主動幫助之人。
08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交朋友最好交在各方面都勝過自己的人,與其交和自己差不多的朋友還不如沒有。往往同友人交往三五天后,見面的印象就沒有剛見到時那麼好了。人的情意像水一樣有高有下,不必去計較;世上的事像云一樣,任憑它變化多端。
選擇朋友、分辨人的高下是涉世和提升自我所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人之間的交往有如美酒,只有懂得儲藏的人才能獲得陳年佳釀。
09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里。
用嘴去支使別人不如自己去做,求別人辦事不如自己去努力。小時候是親密的兄弟,長大后各住他鄉,互不往來。
選擇朋友、分辨人的高下是涉世和提升自我所必須掌握的一門學問,人之間的交往有如美酒,只有懂得儲藏的人才能獲得陳年佳釀。
10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太善良容易被人欺負,馬太溫順了就會被人來騎。
做人應該善良一些,還是邪惡一些?善良與邪惡到底哪一個才更適合人類的生存?如果是善良,那麼為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如果是邪惡,又為何「惡有惡報」?其實,答案是肯定的,做人還是善良一些的好,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要想在這個好人居多的世界中生活得好一些,自然需要先做一個好人。做人本來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點一滴的善行都會成為時來運轉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