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出生的我,很小的時候,聽大人們講風水的故事。
后山有一塊空地,面朝大山,背靠山脈,左右有小山包,是公認的風水寶地。
村里的阿牛,變成了萬元戶。村民去他家看,說房子背后有竹林,難怪要富起來,這不是綠水青山的征兆嗎。
後來才明白,阿牛家的錢,靠一輛拖拉機;后山的空地,也變成了墳地,膽小的人,都不敢路過了。
越來越相信,家和萬事興。
風水,是一家人相處的模樣:小屋一間,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筆一硯一壺茶,一碗一勺一頓飯。
好風水,還是養出來的,不是天生就有了。正所謂,三分靠麗質,七分靠打扮。
一個家庭風水好不好,看房間就知道。
01
房間溫馨,夫妻和睦。
北宋時的司馬光,和妻子張夫人相伴多年,住房非常簡陋,和大臣王拱辰家對比,有天壤之別。
人們戲稱:「王家鉆天,司馬入地。」
王家有三層的樓房,頂樓叫「朝天閣」。司家需要開一家地下室,解決居住問題。
即便生活很難,但是司馬光和妻子堅守家庭,不離不棄。
有一年元宵節,夫妻倆把家里裝扮一番,還點上了燈。
妻子說:「我們去外面看燈展吧。好多人......」
司馬光說:「家里有燈;我不是人?」
夫妻相視一笑,這個元宵節,特別美好。
哲學家康德說過:「家庭關系建立在婚姻之上,婚姻則植根于[兩.性]間天然的相輔相成或互相聯系之上。」
房間好不好,其實是符合「境由心生」的道理的。
如果夫妻吵吵鬧鬧,那麼住在豪宅里,也會寒心。背靠青山,前有綠水,也顯得烏煙瘴氣。要是夫妻失婚了,一個人獨居在豪宅,說不定會很害怕,孤獨的滋味,太難受了。
當我們走進一個家庭,看到溫馨的房間,就會想到,這里的男女主人,都很會過日子,他們常常一起打扮房間。
心靈手巧的妻子,用上了繡花和插花;丈夫可以寫字繪畫,或者刷一刷墻壁,裝一盞溫暖的燈。
02
房有書香,人才輩出。
并不是所有的家,都很大。很多家庭,沒有條件設立書房,但是想要進步的家庭,會有書桌。
司馬光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
有時候,早上起不來,睡過頭了,他很自責。
為了讓自己能起得來,他做了一個木頭枕頭,圓溜溜的。睡著之后,一翻身,枕頭就會滾走,頭會磕到床上,從而驚醒。接著,他爬起來讀書。
在洛陽做官時,司馬光建立了「讀書堂」,買了喜歡的書,五千余卷,有得到了宋神宗賞賜的書,兩千多卷。
為了保護書,他常常曬書,成為了洛陽城里特別的景色。
伏爾泰說:「一個家庭中沒有書籍,等于一間房子沒有窗子。」
窗戶是可以看到的,是用來吸引陽光的。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但是房間里,僅僅有窗戶,卻沒有書香,那麼窗戶只是擺設。
可以想象,一個家庭,有陽光擁擠房間,卻沒有看到心靈的陽光,自然就不會興旺了。
多讀書,就可以把陽光引入到心房了。這就是家庭持續興旺的道理。
唐朝末年的錢镠,雖然讀書不多,但是他也做了一個圓溜溜的枕頭,如果夜里翻身,就會因為枕頭溜走而醒來。
夜深人靜的時候,最適合思考。他把想到的道理,寫在粉盤里;對守城的士兵,發出信號,讓大家打起精神。
「錢武肅王用警枕,司馬溫公亦用警枕。興王賢相,勤勞正相同也。」
不管多大年紀,家里需要兩種書:寫滿文字的書;把社會和生活當成書。多讀這兩種書,不一定會成為宰相或者大王,但是可以砥礪前行。
走進一個家庭,聞到了書香,又聽到了大家討論書里的智慧,那麼你就會獲益匪淺,也會感受到這個家庭欣欣向榮的一面。
03
房間干凈,蓬蓽生輝。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個好的家庭,一定是干干凈凈的,不管是廚房,還是衛生間,還是臥室。
但凡了解劉禹錫的人,都知道,他在被貶的時候,住房條件非常差,但是他天性樂觀,還很講究,因此寫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悟。
現在,很多人,住在城里的高樓里,但是樓道上放著垃圾,屋里有亂丟的衣服褲子,餐桌也很冷清。這樣的環境,要是工作一整天的人走進去,估計會很難受,一整夜都休息不好。
作家巴爾扎克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就是那麼回事,跟廚房一樣腥臭。要撈油水不能怕弄臟手,只消事后干凈,今日所謂道德,不過是這麼一點。」
愛干凈,不僅是健康生活的標準,還是道德素質的體現。
那個隨時都會整理房間的人,出門旅行,也會帶走垃圾,這是令人社會欣慰的,讓大家欣賞的。
一個人居住的房間,折射了心靈的干凈程度。心靈里沒有垃圾,那麼心就會溫暖,和周圍的人相處就會很容易。
家人坦誠地交流,哪有是矛盾呢?到處窗明幾凈,你怎麼好意思批評家里的人呢?你就像一個貴客進門一樣,感激家人都來不及呢。
04
房間的狀況如何,折射了家庭的經營模式,反應了每個人對家庭的態度。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一顆煩惱的心。唯有舒舒服服地住在房間里,才能消除煩惱,驅除雜念。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莫過于夫妻相愛,書香常在,干凈相隨。
家風養人,人養風水,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