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人生領悟
職場語錄集
語錄精選
名言佳句
    
《道德經》:真正的高情商,不評價任何人
2023/05/05

一位哲人說過:「人類的最高智慧,是不帶評論的和任何人相處。」

深以為然,經歷越多,便越是懂得:位置不同,風景不同;角度不同,觀點不同。人生這條道路,各有各的修行,各有各的功課。

智者不評人,愚者常妄言。

生活中,無論何種處境,都能做到知人不評人,明事不論事,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智慧,最高級的情商。

得意時,不論人非

《道德經.第二章》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活得通透的人,懂得世間之物,我們從未真正持有。有得有失,才是人生的常態。所以,他們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即使在得意時,也始終謹慎低調,謙虛平和。

不抬高自己,也不貶低他人;不誇耀自己,也不挑剔別人。從而始終穩步前行,積攢好運。

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古時候,有位秀才,幼時,家境貧困。鄉人避之不及,還常惡語相待。

後來,在京城裡做了大官。

一日,回老家時,當地的官員紛紛來拜訪,說起往事,他說:「鄉人們待我很好,還請多關照他們。」

夜裡,妻子不解的說:「為何不說實情呢?」。

秀才說:「多說無益,別人的好要多說,別人的壞要忘記。」

後來,大家聽說了這件事,都慚愧不已,也更敬佩起他了。

人在逆境時,保持沉默是本能;在順境時,仍能不論人非,心存善意,才是本事。

《弟子規》中有雲:「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人生在世,事事難料,人心更是難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若是總關注他人的缺點,只會讓自己寸步難行。

人這一生,遇到什麼人,經歷什麼事,大多數都是命中註定的,都是成就我們的機緣,鍛煉我們的心性,關注自身,常懷感激之情,才能活得自在坦然。

失意時,不念人過

《道德經.第十六章》中說:「知常容,容乃公。」

意思是:知道自然規律的人,便會理解別人,寬容別人,放下他人的錯,才能解脫自己的心,這是為人的善意,也是處事的公理。

蘇軾就是這樣一個豁達的人。因立場不同,王安石變法過程中,蘇軾受到牽連,被貶他鄉。

生活環境發生巨大改變,而這時朋友遠去,親人也相繼離世。

身處困境,但他從不怨恨別人,念人過錯。

有人問起王安石,他總是稱讚其為人坦蕩,學識淵博。

正因如此,皇帝問起他時,王安石也對他稱讚有加,後來,才有了被調回京城的機會。

孔子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命運往往很難預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如果總是把錯誤歸咎于他人,就只能讓自己越陷越深。

調整好心態,坦然的接受生命中的每一次風雨,才會穿過暴雨,走向陽光。唯有不抱怨的人,腳下才有路。

閒談時,不評人事

《道德經·第五章》中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言多必失,人生最忌諱的就是談論別人的事。

真正厲害的人,都能守住自己的嘴。道人長短,談論他人的事,于人無利,于己無益,最終只會讓自己深陷困局。

相傳,和珅的府上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和珅家裡有一個僕人,很愛打聽別人私事。

一日,他無意間聽到了和珅和妻子的對話。

于是,在一次酒醉後,便對其他的僕人說:「你們知道嗎?和大人,年輕的時候家裡特別貧窮,還當過侍衛呢。」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傳到和珅那裡,就全變了味。

結果可想而知,最終這名僕人被趕出了京城。

《醒世恒言》裡講:「事不關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多言。」

閑言說多了就成了是非,閒事管多了就變成了麻煩。

閒聊時,不評價他人的事,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大智慧。

智者說:「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他人事,勿多言;自己事,多關注。從而能夠免去災禍,提升修為。

走過半生,見的越多,越是理解別人,也更懂得自己。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取悅別人,而是善待自己。不評價別人,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負責。

得意時,不評論人非,是一種格局;

失意時,不責怪人過,是一份豁達;

閒談時,不談論別人,是一種修為。

餘生,願我們都有不評人的善良,同時也能收穫他人的善意。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