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父母跟孩子,終究漸行漸遠,活成了陌路人的模樣。
父母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對孩子有生育和養育之恩,理應說這兩代人血濃于水,關系親近,為什麼他們會成為陌生人呢,這不是矛盾嗎?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凡事都有兩面性,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就跟硬幣一樣,既有字的一面,也有花的一面。
道理是一樣的,父母跟孩子的關系,既有親近的一面,也有陌生的一面。親近,是因為血脈親情,不可分割。陌生,是因為現實殘酷,讓他們漸行漸遠。
有一個詞,相信我們都聽到過,隔閡。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彼此情意溝通的障礙或是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彼此之間有間隔。父母跟孩子,也會有隔閡。
02
一位老人的心聲:養子女多年,依舊需要孤獨終老。
楊叔今年已經63歲了,跟老伴在一起過日子。他的三個子女都到了外省生活,一年到頭才回一次家。
大兒子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深圳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所以他沒有時間回老家。更重要的是,為了老婆孩子,他只能忙碌打拼賺錢,沒有任何的選擇。
二兒子讀完了研究生,就留在長三角打工,由于那邊的互聯網行業發達,所以他沒有回家的打算,只希望多賺錢,未來有更多的選擇。
三女兒大專畢業后,就嫁給了一個外省的男人,很快也生了兩個孩子。要帶兩個娃的她,既需要為了錢財發愁,也需要為了孩子發愁,哪有時間、精力去照顧父母呢?
對于這三個孩子,楊叔夫妻倆也沒有說過什麼。在他們看來,孩子長大了,就跟展翅高飛的雄鷹一般,終究要奔向更廣闊的天地,不可能時時陪伴在他們的身邊。
父母有自己的家庭,孩子長大后,也有了他們的小家。這兩代人,早已不是一家人了,而是兩家人。
03
古時候,孩子不會遠離父母,跟父母永遠都是一家人,為什麼在今時今日,情況改變了呢?先從現實的變化來分析。
以前是小農社會,家家戶戶都會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沒有什麼選擇,孩子除了耕田,就是讀書考科舉,大部分時間只能留在父母的身邊。
而且,小農社會的
交通不發達,人口流動太少,絕大多數人都有著「安土重遷」的觀念,在某個地方一扎根,就是一輩子的時間。如今是信息時代,行業多種多樣,人們的選擇更多了,可以去進修,可以去打工,可以去經商,可以去考公考編,到處出差,那人們就會遠離父母。
再加上,當下交通發達,人口流動量特別大,農村人很有可能進城務工,那留守農村的老年人,十有八九只能孤獨終老了。
以往,是「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如今,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父母,不可能將孩子綁在身邊,只能放手,讓他們獨自去打拼。
04
談完了巨觀層面的變化,我們再來談談微觀層面的變化。
無數老人都有一個心愿,養兒防老。發展到今天,養兒防老的傳統消失了,出現了養老防兒,或者養兒啃老的情況。
如何才能做到養兒防老呢?子女有錢、有時間、離家近、有孝順之心,自然就能夠幫老人養老了。只是,能做到這四點的人,又有多少呢?
單單是「有錢」這一點,就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正是因為年輕人賺不到錢,所以他們只能找父母啃老。
隨著年輕的子女逐漸長大,那他們就需要考慮一個問題,買房買車,結婚生子。這些事兒,他們自己無法解決,只能掏空父母的錢包。
父母沒錢了,孩子也成家立業,搬出去住了,那父母的老家庭,跟孩子的新家庭,不就分隔開來了嗎?這兩代人,就是兩個家庭的陌生人。
當代的父母,不僅要跟子女處成陌生人的樣子,還會被掏空錢包,養老艱難。
05
寫到最后
古人有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子女后代自有他們的選擇和福氣,父母又何必操心那麼多呢?一代人只能管一代人的事,而管不了兩代人。
孩子要做什麼,能夠混得如何,都要看他們的造化了。至于他們是否孝順父母,也要看他們的心意和本事。
他們孝順父母,我們會很高興。他們一年到頭在外,也不回家,那也是他們的選擇。現代人,選擇多了,生活的壓力也大了,就不要相互為難了。
是親人也好,是陌生人也罷,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在相聚的日子里,好好珍惜團圓的時間。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