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桓玄,逆襲坐上皇位,不過是一場「烏龍事件」
2023/05/10

推翻司馬氏的東晉王朝的,雖說是逆襲上位的劉裕,

但他要感謝一個人—— 桓玄

其實是先有桓玄篡權,后有劉裕崛起。

在這個過程中,桓玄建立了楚王朝,史稱 「桓楚」

但這個存在不過80多天的短命王朝, 一度被后世翻一翻白眼忽略掉了......

5歲繼承爵位

桓玄,出身于東晉四大家族之一的 譙國桓氏,其父是東晉赫赫有名的大司馬 桓溫

作為一名抱著「蜜罐兒」長大的世家公子,即使桓玄從小錦衣玉食,但幼年喪父讓他的童年仍舊有了些許黯然,

好在,他還有個寵愛他的叔父 桓沖,并將 年僅5歲且為庶子的桓玄推上了南郡公的爵位。

桓溫有 六個兒子,桓熙、桓濟、桓歆、桓祎、桓偉、桓玄,

要說這爵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桓玄來繼承,

每個世家大族內部少有太平的, 桓家也不例外

桓溫的長子桓熙本為世子,但是桓溫對這個平庸的兒子不那麼喜歡,

他更倚重自己的弟弟桓沖,等到桓溫病重時,

對桓沖這個叔父心懷不滿已久的 桓熙與弟弟 桓濟,以及另一叔父 桓袐暗地里密謀,

想要殺掉桓沖,奪回桓家的主宰權,

沒想到事情敗露,桓沖一怒之下 將桓熙、桓濟兄弟遷往長沙

桓濟的妻子新安公主司馬道福也為此跟他離異,

隨即便改嫁給了「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子 王獻之

這意味著 桓熙、桓濟徹底被推離了權力的中心。

桓歆、桓祎、桓偉之中,桓祎生來就愚笨,分不清小麥、大豆,桓歆和桓祎卻沒什麼過錯,

或許是因為有了 桓熙、桓濟的前車之鑒,幼小的桓玄更省心,

于是,桓沖聲稱桓溫留下了遺囑,是由小兒子桓玄來繼承爵位,

即使這件事很詭異,桓溫就是再糊涂,也 不可能把家業交給年幼的庶子

但是,這樣的結果是 皇族司馬氏以及其他三個門閥世家樂于見到的,

就這樣,年僅5歲的桓玄繼承了南郡公的爵位。

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

淝水之戰后,

陳郡謝氏的謝玄、謝安、謝石等人憑借此戰留名青史,

同時,東晉孝武帝 司馬曜借此機會收回權力,成為了東晉唯一掌握皇權的皇帝,

實際上,掌握大權的并不是司馬曜這個皇帝,而是他的親弟弟 司馬道子。

過去是皇族與世家門閥的博弈,如今卻是司馬氏內部的暗自較量。

此時的桓玄,已長成了一表人才,容貌不凡的世家公子,

同時,開始暴露「自戀狂」的本性,

他自恃門第高貴,才華出眾,又常稱自己也是一個英雄豪杰,

對于這樣恨不得四處「發光」的桓玄,更別說其他門閥開始嘀咕, 朝廷為此也有了疑慮

他們對于當年桓溫把權時的狀況仍心有余悸,

誰愿意桓氏再出個雄心壯志的少年郎?

桓玄越囂張,就越不被重用,桓氏子弟在朝廷都被安排為各種閑散的官員。

但是,桓玄真的繼承桓溫的風范了嗎?

一次,桓玄去參加瑯邪王司馬道子舉辦的宴會,當時宴會現場賓客滿座。

突然,司馬道子醉醺醺地對眾人說:「桓溫晚年想造反,是不是?」

司馬道子這突如其來的一聲質問,現場頓時鴉雀無聲,

桓玄也嚇得汗流浹背,當即拜伏在地,不敢起身

好在,謝重「救場」回答說:「桓溫廢昏立明,功過伊尹、霍光,人們的種種議論,應當有所識別。」

本就沒想問罪的司馬道子點點頭,認可了這個說法,桓玄這才爬了起來。

從此,桓玄的心中更加惴惴不安,對司馬道子恨得咬牙切齒。

後來,桓玄郁郁不得志,曾登高眺望憤懣嘆息說:「 父為九州伯,兒為五湖長!」

干脆棄官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的桓玄,還是感覺很憋屈,為此,他還特地上書孝武帝司馬曜,從先祖到父親論起,

論他們對東晉的貢獻,總之,是表達心中各種不平,

但是,司馬曜仿佛沒讀過這份奏表似的,對于桓玄的「吐槽」, 是各種「無應答」.......

其實司馬曜是真沒閑工夫搭理桓玄,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弟弟司馬道子身上,

雖說皇族很艱難地奪回了大權,但權力一直被弟弟把持,

司馬曜心中很不舒服,

他正想方設法再把權力從司馬道子手里奪回來,哪有心思跟桓玄論過去,

不幸的是,沒等兄弟倆分出個高低,

孝武帝司馬曜卻被嬪妃張貴人 用被子捂死了,死得十分憋屈.......

繼位的司馬德宗,也是個白癡皇帝。

一時之間,司馬道子成了東晉權勢滔天的人。

桓玄徹底成了個「無業游民」,整日在 荊州老家晃悠。

羽毛未豐

說起荊州,一直有「得荊州者得天下」一說,

三國時期,袁術、孫堅、曹操、孫策、劉備都要爭荊州這塊地盤,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不僅是長江中游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中原、東吳、巴蜀三塊地盤的交界處。

荊州是桓氏發跡之地,此前, 荊州刺史一職多是在桓氏家族內部流轉

桓沖死后,繼任的桓石虔也死了,原本司馬道子命王國寶弟王忱為荊州刺史,取代桓氏,掌握荊楚強兵,坐鎮上游,

但司馬曜可不樂意,于是又委派 殷仲堪作了荊州刺史。

桓氏在荊州這塊地盤,影響力有多大自是不用多說的,桓沖此前也是深受荊州父老愛戴,

為此,殷仲堪這個刺史,也是不敢隨意招惹桓氏的。

但我不惹你卻攔不住你來惹我,

閑來無事的桓玄,堂而皇之地跑到殷仲堪廳堂前跑馬挑釁,還各種比劃手勢,

擺出一副要刺殺的架勢。

當時殷仲堪身邊的一名參軍實在看不下去了,出言懟了桓玄一通。

桓玄當即就拉下了臉,看看那名參軍沒說話就走了,

殷仲堪見狀,趕緊安排這名參軍逃離荊州,幸好跑得快,才躲過了桓玄的刺殺。

朝廷那邊,大權在握的司馬道子整日沉迷酒色,不問政事,

很寵信自己的大舅哥王國寶。

這王國寶雖然是謝安的女婿,但口碑很差,一直得不到謝安的認可,他後來投靠了自己的堂妹夫司馬道子。

都說人以類聚,謝安看不上的女婿,到成了司馬道子眼前的紅人。

王國寶為了討好司馬道子, 出了個「餿主意」——削弱方鎮兵權,加強中央實力。

沒想到這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傳得人盡皆知,

手握重兵的官員將領們再也坐不住了,包括手握重兵的殷仲堪。

此時桓玄也一改紈绔子弟的面目,他覺得時機到了,

就跑去找了殷仲堪,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處境,意思是說:你沒根基沒背景,還是被先帝司馬曜推任的,

先帝已經死了,你就是王國寶的首要目標,

現在你只有秘密聯合王恭起兵,我們也會追隨你,這樣你才有生機。

在桓玄的一番勸說之下,殷仲堪答應了。

于是,王恭以討王國寶、王緒為名起兵,司馬道子沒有辦法,被迫殺掉了王國寶。

但是司馬道子也不甘心就這麼被脅迫,他啟用王國寶的兄長 王愉為江州刺史,防殷仲堪東下,牽制王恭。

這一舉動再次激怒了 王恭等人,于是再次起兵向建康進軍,桓玄、殷仲堪一齊響應,共推王恭為盟主。

同時,殷仲堪撥出五千軍馬交給桓玄,又命南郡相楊佺期與桓玄同為先鋒,自己率兵二萬殿后。

司馬道子一看,不打也不行了,命其子 司馬元顯為征討都督,率軍御敵。

司馬元顯比起其父司馬道子可強了不止一小半點,

他深知正面防御己方也占不了多少便宜,于是動心思說服了原北府兵的將領 劉牢之背叛王恭。

原本劉牢之就入不了王恭的眼,在司馬元顯高官厚祿的許諾之下,他真就做了叛徒,

王恭對此毫無防備,終究被俘,送入建康處死。

盟主死了,殷仲堪、桓玄、楊佺期等人對北府兵很忌憚,只得撤兵。

這時,桓沖之子 桓脩給司馬道子出了個主意,就是:

任命桓玄為江州刺史,楊 佺期為雍州刺史,桓脩為荊州刺史,而貶黜殷仲堪為廣州刺史。

說來說去,吃虧的只有殷仲堪一人。

殷仲堪豈能樂意,根本不聽詔令,他令桓玄和楊佺期繼續進軍,

哪知這兩人得了好處,說什麼都不出兵。

殷仲堪無奈,只得帶兵回了荊州,

還一一通知分撥給桓玄和楊佺期的荊州兵眾,若不趕緊回來就殺光他們的家人。

桓玄等人嚇得不輕,趕緊撤回荊州。

雖說桓氏根基深厚,但也架不住兵多的殷仲堪,初出茅廬的桓玄此時羽毛未豐,需要殷仲堪相助;

而殷仲堪被奪去荊州刺史一職,現在也需要桓氏的聲望。

三人重新結盟,桓玄被推為盟主,大家共同約定,不接受朝廷詔命;又聯名上書朝廷,為王恭伸冤,要求處死司馬尚之,劉牢之等人。

在這三方中,桓玄野心最大;楊佺期為人驕橫跋扈,常常自高身份。

同時,為了防備桓玄,殷仲堪與楊佺期結為姻親。

楊佺期出身于北方高門弘農楊氏,但這個他引以為傲的出身,卻時常被桓玄嘲笑,

這深深刺痛了楊佺期的自尊心,他暗地里有了想法,終有一天他要除掉桓玄。

而楊佺期的心思,同樣也被桓玄察覺,他在暗中也有了吞并他的打算。

朝廷沒辦法,只得重新任命殷仲堪為荊州刺史。

吞并殷、楊

但是,沒過多久,原本就不牢固的三人聯盟,在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的挑撥下,時刻走在瀕臨崩潰的邊緣。

朝廷先是將楊佺期管理的地盤,分出了一部分給桓玄和桓偉,

這讓楊佺期頓時火冒三丈,

雖說司馬道子父子的詭計實屬老調重彈,但是,事實證明這一招很管用,

楊 佺期頓時開始調集人馬,打算聯合殷仲堪去攻打桓玄。

殷仲堪這時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比起兩人的關系,三角關系似乎更牢固一些,

若是桓玄失勢了,自己也沒能力抵御楊佺期,所以,他不僅沒支持楊佺期,反而勸阻他不要動武。

楊佺期也畏懼桓玄的勢力,沒有殷仲堪加入,他孤掌難鳴,只好忍氣吞聲,偃旗息鼓。

奈何,天不遂人愿,

沒多久荊州遭受了很大的自然災害,殷仲堪把糧倉內的糧食全都發放給了饑民。

這仿佛給桓玄創造了難得的機會,

他趁著這場災難,率兵攻打殷、楊,

這里沒有所謂實力的比拼,此刻拼的就是糧草, 最終殷、楊二人因為糧草奇缺,兵敗被殺。

80天的皇帝

後來發生孫恩叛亂,被北府兵鎮壓,

矛頭又指向了桓玄。

對于朝廷所謂的「罪行」,桓玄概不接受,并且反訴司馬元顯 的罪行,舉兵聲討。

而北府兵的將領劉牢之,因為在朝廷屢受排擠,再次做了叛徒,投靠了桓玄。

有了劉牢之的加入,桓玄實力大增,不僅攻進了建康城,還將 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及其黨羽貶黜殺戮

元興二年八月,桓玄自稱相國、楚王,加九錫。

十二月,逼晉安帝司馬德宗讓位于己,將他遷往潯陽,自立為皇帝,改元永始,以楚為國號。

順利奪得政權后,桓玄「過河拆橋」,打算除掉北府兵這一威脅。

桓玄解除劉牢之的兵權,用為會稽內史。

劉牢之長嘆道:才剛剛開始而已,便削奪我的兵權,不久以后,大禍將會降臨了!

當時,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在此之前返回京口轉移家室,逾期未還。

劉牢之以為他被殺害,便心灰意冷,上吊而死。

不久,劉敬宣返回,來不及吊哭安葬劉牢之,便急忙投奔高雅之,

而桓玄再次出人意料地做了件沒水準的事:下令開棺,將劉牢之斬首,還將尸體暴露在街市上示眾。

桓玄的注意力放在了劉牢之身上,他卻忽略了平定孫恩叛亂的劉裕。

桓玄稱帝建楚后,劉裕認為反擊桓玄的時機成熟,于是以擁戴司馬氏相號召,糾合原北府兵百余人于京口起兵

同時,另一批北府兵劉毅、孟昶及劉裕弟劉道規等也同時在廣陵起事,

桓修以及桓弘皆被殺害。

桓玄根本就打不過北府兵,只得帶著晉安帝逃往桓氏老巢江陵。

逃亡之路有多艱辛,經常要忍饑挨餓,從小就沒受過這種苦的桓玄,悲哀不止。

但是,他并沒想過如何抵抗劉裕,反而盯上了 「起居注」

他自己記載說,自己是 算無遺策,只因諸將違背節度,以致造成敗局,并非用兵的過錯云云。

歷經萬難的桓玄,終于逃回了老巢,

仿佛深陷皇帝夢不愿醒來,現在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御敵吧,

桓玄卻匆忙重新署置百官,意圖在荊州搭建小朝廷,什麼御敵方案,他是一概沒想過。

但是,沒多久,劉裕的追兵趕到,桓玄自然又吃了敗仗,

此時他已走投無路了,想來想起,還可以逃到梁州投奔桓希,

這天深夜,桓玄剛剛出城,便被身邊人砍中,這個剛剛打起精神要出逃的隊伍頓時亂作一團,

桓玄心驚膽顫,勉強逃到船上。

一路躲避各種追殺的桓玄,怎麼也沒料到,自己到底是被身邊的馮遷殺害了,

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話便是: 你是什麼人?敢殺天子!

他聽到的最后一句回答是:我殺天子的賊罷了!

桓玄死后,桓氏一族幾乎都砍殺殆盡。

桓玄的成功有相當大的偶然性,并不是桓玄自己有多強,而是 「天時、地利、人和」三樣都占了。

司馬氏昏庸無能,世家門閥也再無滔天權勢,區區一個世家公子桓玄,并沒有什麼出眾的才能,

他游走在各種矛盾的夾縫之中,僥幸篡位奪了權。

但是他的能力卻配不上他的野心,

即使短短80天的皇帝生活,他都不遺余力地縱身于玩樂,

遇到叛亂根本無力應對,

所以,桓玄篡位不過是史上很烏龍的一件事罷了。

女領導突然提拔你,無非兩個原因,能力強只是其中一方面!
2024/04/22
面對裁員,別傻傻聽安排,聰明人都這樣做
2024/04/22
職場中,領導愿意提拔的員工,從來不是工作表現最好的那些人?
2024/04/22
與領導搞好關系,沒那麼復雜,做好這三點就行
2024/04/22
領導不提拔你,還讓你負責重要工作,三點看透
2024/04/22
當上領導就變了個人,這三個原因太過真實
2024/04/22
西方「金瓶梅」《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靈與肉之間,忽略誰都不行
2024/04/22
《簡愛》:一個跪著的靈魂,撐不起一種燦爛的生活
2024/04/22
《白鹿原》: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傳統里,沒有例外
2024/04/22
《悲慘世界》:最悲慘的是,大多數人不是缺錢,就是缺愛
2024/04/22
《名人傳》之托爾斯泰:生命是一場虛妄,死亡是唯一的結局
2024/04/22
叔本華《人生的智慧》:「內心不幸」的人,再多的物質都拯救不了
2024/04/22
領導安排這3件事,老實人爭先完成,聰明人卻避之不及
2024/04/21
領導拿捏下屬的5種手段,讓你不得不服
2024/04/21
被領導針對和排擠,別著急離職,三招教你應對
2024/04/21
出現這4種跡象,領導絕不會重用你,別抱幻想了
2024/04/21
公司逼你離職的5個招數,讓你啞巴吃黃連
2024/04/21
同事想要害你,會悄悄做這四件事,看透強勢反擊
2024/04/21
領導喜歡你卻不重用你,一般都是因為這3個原因
2024/04/21
職場逍遙游:19條非主流職場生存法則
2024/04/21